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知識 - 誰能說說“死有余辜”的歷史典故?

誰能說說“死有余辜”的歷史典故?

西漢時期,有壹個叫魯文書的人,從小酷愛學習法律,刻苦鉆研,掌握了豐富的歷史知識,熟悉當時的各種法律法規。而且因為他曾經當過警衛和獄卒,所以知道監獄的黑暗。宣帝登上皇位後不久,魯文書給宣帝皇帝上了壹堂關於尚德的緩刑書的課。在朗誦中,他引經據典,贊揚德政,抨擊獄官的罪惡,希望宣帝提倡仁政,減輕刑罰。其中有幾句話:“犯人受不了酷刑,編造口供,但審訊人員不但相信壹切假口供,還誘供。當他們報告時,他們試圖讓他們的上級相信他們有罪。這樣,即使是余(yóu)這樣公正的人,也會認為死刑無法補償他的罪過(原文‘余雖聽,猶以為死有余辜’)。希望陛下發聲,實行道德政策,減輕刑罰,使國家富強,世界和平。”漢高祖宣帝稱贊了魯文書的表現,很快就提拔了他。

“我死有余辜”描述的是十惡不赦的罪行,即使我被處死,也無法補償他的罪過。

  • 上一篇:初中歷史工業革命時間記憶公式的發明
  • 下一篇:(2012?如圖,寶山區的二模是壹根粗細均勻的直玻璃管,壹端開口,另壹端封閉,長度為1m。當開口垂直向上時,壹個玻璃管是封閉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