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知識 - 宣武門教堂的歷史演變

宣武門教堂的歷史演變

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父親利瑪竇在這裏修建了第壹座經堂,但規模很小。後來,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神父於1650年在北京建造了第壹座大教堂。新建的大教堂“以器物裝飾,如其國制,內建亭臺池塘,仿西洋。這是非常巧妙的。大教堂前有壹座大理古牌坊,司賜金字‘欽宗天道’。”順治皇帝非常重視湯若望和宣武門天主教堂。24次到訪南塘,被賜禦匾“通渭良田”,可見南塘當時的政治地位。建於湯若望的南館設施完備,有天文臺、圖書館、儀器室等科學設施,對近代西方科學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壹定的促進作用。

康熙四十二年,宣武門天主教堂重建工程開始。十年後,壹座高大的歐式建築落成,這是繼蠶池天主教堂之後,北京第二座歐式建築。

康熙五十九年,北京發生地震,南塘的建築在地震中受損。次年,葡萄牙國王費迪南三世出資重建宣武門天主教堂。重建後的南塘采用了當時歐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建築平面呈十字形,長80英尺,寬45英尺,教堂的屋頂是圓頂形的。

  • 上一篇: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答案
  • 下一篇:中考歷史地理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