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

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

 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替孩子承擔壹切。我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希望大家喜歡。

  案例壹:被強迫的交往

 女兒桐桐2歲時,我通過看書認識到她應該多交朋友,所以總是特別熱情地拉著她跟小朋友打招呼。可桐桐偏偏不愛說話,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說,不想玩遊戲我就替她參加,桐桐總是默默地跟在後面。後來,我發現桐桐壹個人的時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麽,而且特別在乎別人是否把她當朋友。上幼兒園之後,她經常說不想去幼兒園,因為沒有好朋友。我開始意識到我強迫孩子交往已經給她帶來了深深的焦慮和不安。

 我再也不強迫桐桐了,開始帶她出去慢慢引導她自己玩。我的轉變也帶來了孩子的轉變,她變得越來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漸多起來。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到:每個孩子有他獨特的個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父母只要適宜呵護就好,而不是去幹涉甚至包辦他的人生。

  案例二:為什麽不給爺爺奶奶吃?

 侄子有什麽好東西總願意和我分享,老爸對此“頗有微詞”:“什麽東西都要給姑姑吃,爺爺奶奶要嘗嘗都不給,這孩子白疼了。”其實,侄子原來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願意和爺爺奶奶分享。但爺爺奶奶卻經常逗他:“好吃的也給爺爺奶奶分點啊!”孩子的手馬上遞了過去,他們趕緊又說:“爺爺、奶奶不吃,妳自己吃吧!”幾次之後,孩子就不再當回事兒了。而當侄子與我分享時,我會道謝並真的與他分吃,還誇他的東西好吃,侄子也樂得與我分享。老爸甚至還責怪我說:“大人怎麽還吃孩子的東西!”

  案例三:“揠苗助長”的孩子能幸福嗎?

 對於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很多家長卻過於重視知識和技能。“老師,今天妳們學習了7的分解吧?怎麽孩子回來就只會兩種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學到13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學跟不上怎麽辦?今天教她認識鐘表,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認識,我還拍了壹個視頻,您看看她的表現怎麽是這個樣子?!”視頻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勁地哭泣。聯想到平時,這個小女孩在班裏壹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老師,這個太難了,我不想參加。”我終於明白,生活在這樣急迫、焦慮和否定的環境中,孩子能自信起來嗎?

  案例四:“蝸牛”帶我去散步

 早晨,我像往常壹樣催促兒子快點起床去幼兒園,然後好去練車,第二天要考試了。我心急火燎,卻發現兒子把牙刷咬在嘴裏,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我氣壞了,大聲喊他的名字,並狠狠打了他屁股壹巴掌。兒子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傻傻地站在那兒,眼裏充滿了恐懼,手裏還拿著沒拼好的磁力棒。等我批評完,兒子怯怯地說:“媽媽,我想拼壹個太陽花,妳對著太陽花許願,明天考試就壹定會通過。”我楞住了,壹把把他擁在懷中,說不出話來。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常常讓我身心俱疲、浮躁焦慮,難免遷怒於兒子。可我的“小蝸牛”卻用他的愛和善良把我浮躁的心熨平了。

  案例五:還給孩子壹個快樂的童年

 女兒朵朵還沒出生,我就開始規劃她的未來。7個月起開始識字,把所有的家具都貼上漢字標簽;從《三字經》、《千字文》到唐詩,壹字壹句地教她背誦。朵朵的記憶力非常好,背得又快又準。這令我驕傲不已。可等她3歲,問題卻來了:她太安靜了,同齡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卻壹個人在角落裏看書。這讓我開始反思:我的操之過急會不會毀掉她本該快樂的童年?我小時候和小夥伴快樂無憂地玩耍,和神奇的大自然親密接觸……哪有什麽早教?哪認得什麽字?現在我不是也很好嗎?

 我決定改變,不再強迫朵朵額外學太多知識,而朵朵的成績卻壹直名列前茅。每天看著朵朵自由、開心的笑臉,我感到無比知足。

  案例六:別讓強制的學習奪走童年的快樂

 在“望子成龍”的心態驅使下,我曾給過孩子很多強制的“愛”。比如周末,我給他安排了壹整天的課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稍有退步我便會大發雷霆,甚至動用家庭暴力,我常常能看到孩子眼中的怨恨與不滿。每當孩子厭煩的時候,我又是好言相勸,又是物質獎勵,把我以為的“特殊的愛”強加在他身上。直到有壹天,我發現,物質已不再有吸引力,而且他開始極力地避開我。“學習”,無情地拉開了我和孩子的距離。

 我也想當“慈母”,可事實上,我卻是個“暴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是不是太自私、太功利了?!

 去年我參加了教育心理學的培訓,我懂得了很多,重新找到了愛的方向。作為母親要讓孩子在興趣的促使下主動學習,而不應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在焦慮與緊張的氛圍下生活。我要改變,先從放下自己的期望開始,尊重孩子的興趣。

  案例七:別讓過度贊美麻木了孩子

 明明很喜歡畫畫。可是有壹次展覽作品的時候,他撅著嘴說:“不論我畫成什麽樣子,老師都會說畫得真不錯。小海(班上的小朋友)胡亂塗上顏色老師也會誇她,還給她和我壹樣的獎品,真沒意思!”

 薇薇也是從小被爸爸媽媽誇大的,偶露微笑,大家就贊賞:“寶寶笑得真好看!”剛咿呀學語,大家就誇獎她:“寶寶真聰明!”甚至連發脾氣耍性子的時候也不忘賞識:“薇薇真有個性!”可隨著她慢慢長大,家長和老師漸漸發現壹個嚴重的問題:薇薇只願聽好話,不能聽任何批評,而且經受不起壹點點挫折。

 在我帶過的班中,有不少孩子在盲目的表揚和肯定中極易自以為是,甚至出現沮喪、憤激、退避或敵對的行為,家長卻渾然不覺。

  案例八:打碎的是碗還是心?

 有壹次女兒不小心打碎了壹個碗,碗裏的小料濺了我壹身,我不禁大喊壹聲,女兒看看被驚嚇的'我,看看被打碎的碗,驚慌失措起來,怯怯地對我說:“媽媽,妳打我壹下吧!”她的表情與話語告訴我她已經知道錯了,我為什麽還要再責備她?於是我微笑著對她說:“媽媽原諒妳了,下次可要小心喲!”女兒嘴角重又露出了笑容,感激地對我說“嗯,媽媽,我記住了!”於是又開心地玩了起來。

 事後回想她的那句話,我還是頗為吃驚。為什麽她讓我打她?是不是我平時對她傷害太多了?多少次,我在幹家務,女兒無意“添亂”,我會不耐煩地呵斥她;多少次,下班回家壹身疲憊,女兒找我讀書,我頭也不擡地拒絕她;又有多少次,女兒磨磨蹭蹭,我會壹邊責備壹邊“拎”著她下樓……女兒怕自己做不好惹媽媽生氣,更害怕媽媽的責備和懲罰。

 打碎了碗可以再買壹個,但打碎了孩子的心卻無法再挽回;作為父母,多壹些寬容與耐心,就能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內心。

  案例九:“填鴨”彌補不了愛的空白

 我曾經在上班路上遇到過這樣壹位媽媽,媽媽看上去很博學,壹直在不失時機地給孩子講各種知識,而這些知識壹聽顯然超出了孩子的理解範圍,結果孩子很少回應,連壹點表情都沒有,誰知道孩子聽進去多少呢?

 還有壹次在圖書館,我看到有壹個媽媽壹直在給四五歲的孩子讀書講故事,壹本接壹本,壹個接壹個都不停息,嗓子都快說不出話來了。從孩子呆滯的目光能看出,他早就聽煩了。

 我不禁感慨,這些媽媽忘我地付出,似乎想傾自己所有灌註到孩子的世界裏,恨不能孩子能馬上全部吸收,快快長大成才。然而事實呢,孩子被填鴨,沒有透氣的機會,最後變得麻木厭倦,成了媽媽手中的傀儡。

  案例十:我要畫不壹樣的牛

 今天,孩子們要畫牛。我讓孩子們觀察了關於牛的圖片和範畫,然後便開始畫了。

 “快來看呀,笑笑的牛身上長刺了。”孩子們都湊過去。“她畫的牛棚好亂!”“妳畫的小孩手裏怎麽就拿壹根草來餵牛呀?……”“妳畫的和老師的不壹樣!”孩子們七嘴八舌,我也走過去。笑笑顯得有點尷尬。我鼓勵笑笑講講她的畫。“這是牛毛,我姥姥家的牛身上就長了好多牛毛。”“這是草欄子,是裝草的地方,姥姥家的牛草就裝在那裏。”“我姥爺每天中午都會趕牛去小河喝水,我畫的小孩是我。”

 每個孩子都是壹個獨壹無二、富有創造力的、有思想的個體。笑笑的畫讓我反思美術活動不應用範畫束縛孩子的思維。

 經驗來源於生活,真實體驗遠比圖片和範畫更能激發孩子創作的熱情。我要多為孩子們創造條件,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讓他們有更精彩的表現!

  案例十壹:妳也有壹雙自由的翅膀

 偉偉身患殘疾,單眼失明,且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入園前幾個月剛剛動過壹次大手術,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弱。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出於同情與愛心,對他格外關註和照顧,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麽意外。可這壹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悄悄掙脫,並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

 我心裏咯噔壹下,是不是我對他的特別呵護已經形成了對他的束縛,甚至正在傷害他的自尊?“受傷的小鳥”也有自己小小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小夥伴壹樣去玩耍、想象和飛翔。我應該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和小朋友壹起健康成長;我還應該啟發別的孩子學會幫助有需要的小夥伴,營造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愉快氛圍。

  案例十二:別急!聽聽孩子怎麽說

 壹天晚上,我從廚房裏走出來,看見3歲多的女兒把壹條大浴巾鋪在地板上,自己踩在上面跳來跳去。這條浴巾可是我今天剛洗好收回來的,她竟然……我又急又氣,就要呵斥女兒。她卻壹臉興奮地對我說:“媽媽,妳看,我正在雲朵上面跳舞呢!”看著她興奮得發紅的小臉,我壹楞,再也呵斥不出來。我按捺住內心的震動,坐下來欣賞女兒跳舞。她壹會兒跳躍,壹會兒轉圈,壹會兒躺到大浴巾上打滾。那壹臉陶醉的樣子,仿佛自己真的置身雲朵之上,在美麗的天空中自由揮灑。跳了好壹會兒,她才停下來,爬到我懷裏。我不禁感嘆,感謝女兒及時表達了自己,讓我今晚能夠欣賞到美麗的雲端之舞。

  • 上一篇:下雪的作文
  • 下一篇:散文心有沈香何懼浮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