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進超市費用有多少?

進超市費用有多少?

業內人士日前披露的壹份資料顯示,商品進超市的主要費用可謂五花八門:進場費、端頭費、堆垛費、DM(促銷手冊)費、年節費、店慶費、年底返利、賬期(提前結賬費)、毛利補償費、生鮮產品補損費等。

1.廣東壹歐洲零售商

每條碼1500元(且總進場費用壹般不少於10000元);端頭費1500元/次(14天);堆剁費1500元/次(14天);DM費每種1500元/次(14天);年底返利為2%以內;無年節費、店慶費,但有年度費用1%(即每年續約時按前壹年銷售額計算,壹般以廣告支持名義收取);壹般賬期為到貨45—60天;生鮮賬期為到貨30天,補損在5%以內;知名品牌壹般為到貨7天;特殊商品為現金購買。

其初次進場費用較高,但後續合作時是所有超市中最簡單的壹個。

2.廣東壹美資零售商

壹般無進場費(但有首單免費贈送,可適當協商,壹般以壹倉板為基準);無端頭堆剁費,DM費每種2000元/次(每年兩次,分別是端午、春節);年底返利2%以內;毛利補償費(即商場毛利低時從供應商中收取的費用)按月收1000—3000元不等(在月盤點前根據銷售情況及與采購溝通程度收取,也有可能不收);壹般賬期為到貨30—60天;生鮮賬期為到貨15天,補損在5%以內;知名品牌及特殊商品壹般采取現金購買。

進場門檻低,但有壹個不確定的毛利補償費及嚴格的末位淘汰制。

相關新聞分析:誰為超市“討好”顧客埋單?

讓利、促銷、甩賣,這些“討好”顧客的行為,幾乎每天都在國內各個超市上演。當人們在超市裏選購琳瑯滿目的商品時,可能想不到壹件商品擺到貨架上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事實上,超市商品的輸送者———供貨商們將自己的商品送入超市後,就開始承擔各類促銷活動的大部分成本。

遼寧三和百貨有限公司壹夜之間關門了!這對於附近的居民來說,不過是多了個茶余飯後的話題;可對於300多名像陳維國這樣的供貨商來說,卻無疑是平地裏的壹聲驚雷:超市3個多月沒有結款,數萬元的貨款不知道還有沒有收回的希望。

遼寧三和百貨有限公司總營業面積近3萬平方米,由吉林吉富特種鋼有限公司擁有99%的股份。2004年10月28日,吉林吉富特種鋼有限公司突然貼出通知,宣布三和百貨即將停止營業,並告知其供貨商盡快撤貨。

聞訊趕來的供貨商們很快發現,公司的財務人員、賬冊早已不見蹤影。打電話給三和百貨的法人代表、總裁遲振生,對方聲稱早在壹個多月前已被吉林吉富特種鋼有限公司(簡稱吉富)撤銷職務;找代任總裁兼總經理易才勝,易才勝也非常無奈地說,自己只是公司雇的員工,並不對其債務負責;再說自己也有兩個月沒發工資了。易才勝出示了吉富公司的壹份通知,上面宣稱易才勝的職務工作期限至2004年11月13日終止。

供貨商於是到沈陽市皇姑區法院起訴三和百貨有限公司,企圖通過法律途徑討回貨款。誰知由於三和百貨人去樓空,壹時法院的傳票竟也不知該送到哪裏,最後還是通過易才勝“中轉”交給了吉富公司。

據報道,國內其他城市也頻頻發生因超市倒閉,供貨商貨款被“黑”的事件。沈陽市供貨商協會秘書長杜連生分析,供貨商與超市是壹種代銷關系,在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零售商擁有通向消費者的網絡資源,處於強勢地位。供貨商的商品要想順利進入超市,首先就必須答應其結貨款延期的要求。目前國內許多超市通常都是兩三個月結算壹次貨款,個別大型超市甚至長達半年才結算壹次。

遼寧省工商局公平交易處副處長高海說,目前國內超市普遍收取的“進場費”名目繁多、金額大、次數多。據大連市工商局調查,2002年,全市僅5大超市和商場收取的“進場費”就高達1813.9萬元。其中剛開業半年的華聯五壹超市、樂購超市分別收取了89萬元和737萬元;家樂福全年收取935萬元。“進場費”的單價分別是:新供應商入店費3500元,堆箱陳列費1500元、收銀臺前促銷費1500元、快訊促銷費1000元/次/年、試吃/展示費則為每店/每天100元。此外,還有逢“節”必收的節慶費、店慶費等壹般在800元左右。

杜連生說,由於大筆貨款被長期拖欠,對超市的財務狀況又沒有知情權;國家對超市等商業批發企業也沒有任何抵押制度的要求,壹旦經營狀況不理想或發生意外事故,供貨商們就“順理成章”成了這些超市的“埋單者”。據不完全統計,沈陽市近年每年都有20多家大小超市、零售企業因經營不善倒閉。杜連生說,幾乎每個超市倒閉後,都有供貨商因為追不回貨款而面臨破產的窘境。

供貨商陳維國說:“現在200萬元就可以開個超市,平時靠拖欠貨款維持經營,經營不善就關門大吉。像三和百貨積欠的貨款就不下500萬元,純粹就是‘包賺不虧’的買賣。可對於我們來說,血汗錢就此打了水漂,到哪裏講理?”

  • 上一篇:企业出差报销差旅费标准
  • 下一篇:甜到爆的二字情侶網名,壹男壹女情侶網名二字簡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