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心理咨詢師進!(關於反復做同壹個夢的)

心理咨詢師進!(關於反復做同壹個夢的)

物理因素

[編輯本段]

我國古代思想家認識到人的壹部分夢境是由來自體內外的物理刺激制造的。來自體內的物理刺激,如壹個人腹內的食物過量或不足的刺激而引起的夢境。所謂“甚飽則夢與,甚饑則夢取”,或“甚飽則夢行,甚饑則夢臥”。有來自體外的物理刺激,如人在睡眠中“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身冷夢水,身熱夢火”,“將陰夢水,將晴夢火”,“蛇之擾我也以帶系,雷之震於耳也似鼓入。”在夢的分類壹節中的“感夢”(由感受風雨寒暑引起的夢)和“時夢”(由季節時令變化引起的夢)均屬於由外部物理刺激引起的夢。我國現代著名心理學家張耀祥教授對此曾評論道:“承認物理的刺激作為夢的原因,破除了無數關於夢的迷信。”

生理因素

[編輯本段]

我國古代思想家認識到做夢也可因生理因素引起。我國古代學者涉及到的生理因素有四:

(1)體內陰陽之氣的缺少或過量。前文已述,夢是睡眠中的不安穩狀態。睡不安穩常常會因體內的陰陽之氣缺少或過量造成。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認為,在睡眠中由於缺少某種“氣”,而使睡眠處於不安穩狀態,從而出現夢境。《黃帝內經》就認為“是以少氣之厥,令人亡夢……”。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也認為在睡眠中陰陽二氣中某些氣過量或全部過量也會使人產生夢境。《黃帝內經》也認為:“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不盛則夢墮。”《黃帝內經》的這壹觀點被後代思想家廣泛繼承。如《列子》中就有類似的話:“故陰氣壯,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壯,則夢涉大火而燔:陰陽俱壯,則夢生殺。”清代學者熊伯龍認為婦女在妊娠期間的夢與生男或生女有關:“生男陽氣盛,陽盛則腸熱,故夢剛物;生女陰氣盛,陰盛則腸冷,故夢柔物。”

(2)五臟之氣過盛。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認為五臟氣過盛也是致夢的壹個生理因素,所謂“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感則夢善笑恐畏,牌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以上兩個因素在古代影響是相當大的,並且有相當大的權威性。我們認為,如果說這兩種因素對探討或解析夢的原因有所貢獻的話,這貢獻便是它們對做夢的生理機制作出了嘗試性探討,給後人以某種啟示。但是這種探討僅僅停留在主觀猜測階段,缺乏科學根據,所以這些在歷史上曾發生巨大影響的學說,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而失去意義。

(3)內臟感通致夢。如二程就認為:“入夢不惟聞見思想,亦有內臟所感者。”他們認為:夢是“內臟所感”或“心所感通”造成的。口渴的人夢見水、饑餓的人夢見食物,都證明內部感覺是可以致夢的。

(4)氣血有余致夢。與上面幾種觀點密切聯系的是,我國古代還有壹種觀點即夢是由於體內血氣有余而產生的。比如王夫之就認為:“盛而夢,衰而不復夢;或夢或不夢,而動不以時;血氣衰與之俱衰,面積之也非其富有。然則夢者,生於血氣之有余,而非原於性情之大足者矣。”又說:“形者,血氣之所感也。夢者,血氣之余靈也。”

我以為與上述三種觀點比較這種觀點的主觀猜測的成份更大,更沒有科學根據,如果說要有所肯定的話,只能說它在堅持唯物主義壹元論形神觀,把夢這種精神活動看成是生理活動的產物方面有所貢獻。

(5)疾病致夢。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普遍認為,生理疾病是人做夢的壹個原因。前面提到的王符的“陰病夢寒,陽病夢熱,內病夢亂,外病夢發”,便是。對疾病致夢論述的最典型、最詳細的要算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他說:“夫虛勞之人,血衰損,臟腑虛弱,易傷於邪。正邪從外集內,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與榮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而不安,喜夢。”疾病致夢在現代科學中是有充分的科學根據的。由上可以看出,在以上幾個生理因素中疾病致夢是最容易“參驗”的,因此它的可靠性也就最大。

心理因素

[編輯本段]

我國古代思想家和醫學家不僅認識到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可導致夢境,而且認識到心理因素也可導致做夢。有哪些心理因素會引起人的夢境呢?從我國古代思想家和醫學家的言論來看,感知、記憶、思慮、情感、性格都會影響夢的產生及夢的內容。但論述較多的是思慮、情感、性格對夢的影響。(1)思慮致夢。我國古代思想家幾乎毫無例外地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東漢時期的王符就認為:“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其事。”又說:“晝夜所思,夜夢其事。”他還曾舉例說:“孔子生於亂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列子也認為“晝想”與“夜夢”是密切相關的。明代的熊伯龍亦認為,“至於夢,更屬‘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則夢之。”同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認為:“夢,思也,緣也,感心之跡也。”那就是說夢既可由思慮引起,也可由感知,記憶引起。也即是說,王廷相認為人的整個認知過程都可引起夢境。如前文所述,他把夜間之夢看成是白日“思”的延伸、繼續。所謂“在未寐之前則為思,既寐之後即為夢,是夢即思也,思即夢也”。他又說:“思擾於晝,而夢亦紛擾於夜矣。”

(2)情感致夢。東漢王符所說的“性情之夢”,《列子》中所言的“喜夢”、“懼夢”、“噩夢”均屬於情感引起的夢。晉代的張湛亦雲:“晝無情念,夜無夢寐。”明代的熊伯龍,在承認思慮致夢的同時,也對情感致夢有十分深刻的認識。他舉例說:“唐玄宗好祈壇,夢玄元皇帝;宋子業耽淫戲,夢女子相罵;謝眺夢中得句,李白夢筆生花,皆憂樂存心之所致也。”

(3)性格致夢。我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人的性格對夢的內容有很大的影響。所謂“好仁者,多夢松柏桃李,好義者多夢刀兵金鐵,好禮者多夢簋籃籩豆,好智者多夢江湖川澤,好信者多夢山嶽原野”。這段話除了說明夢境必須依賴經驗外,亦可說明夢對人性格的依存性。王廷相認為,具有“驕吝之心”的人,在夢中就會爭強鬥勝;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夢中亦會追貨逐利。總之不同的性格對夢境中的內容有不同影響。

精神分析論

[編輯本段]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

從性欲望的潛意識活動和決定論觀點出發,指出夢是欲望的滿足,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即通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解釋說,夢是潛意識的欲望,由於睡眠時檢查作用松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的內容不是被壓抑與欲望的本來面目,必須加以分析或解釋。釋夢就是要找到夢的真正根源。

作者將夢分為顯相和隱義。顯相是隱義的假面具,掩蓋著欲望(隱義)。白天受壓抑的欲望,通過夢的運作方式瞞騙過檢查以滿足欲望。

夢的不同類型

[編輯本段]

古人根據夢的內容不同,把夢分為以下十五類:

直夢 即夢見什麽就發生社麽,夢見誰就見到誰。人的夢都是象征性的,有的含蓄,有的直露,後者就是直夢。如妳與朋友後就不見,夜裏夢之,白日見之,此直夢也。

象夢 即夢意在夢境內容中通過象征手段表現出來。我們所夢到的壹切,都是通過象征手法表現的。入夢到登天,其實人是無法登天的,在此,天是具有象征意義的。如天象征陽剛、尊貴、帝王;地象征陰柔、母親、生育等等。

因夢 由於睡眠時武官的刺激而作的夢。“陰氣壯則夢涉大水,陽氣壯則夢涉大火,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此即因夢。

想夢 想夢是意想所作之夢,是內在精神活動的產物,通常所說“日有所思,也有所夢”即想夢也。

精夢 由精神狀態導致的夢,是凝念註神所作的夢,使近於想夢的壹種夢。

性夢 是由於人的性情和好惡不同引起的夢。性夢主要不是講做夢的原因,而是講做夢者的對夢的態度。

人夢 人夢是指同樣的夢境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

感夢 由於氣候因素造成的夢為感夢。即由於外界氣候的原因,使人有所感而作之夢。

時夢 時乃四時,由於季節因素造成的夢為時夢。“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夢熟藏,此謂時夢也”

反夢 反夢就是相反的夢,陰極則吉,陽極則兇,謂之反夢。在民間解夢,常有夢中所作與事實相反之說,在歷代典籍中,亦多有反夢之記載,成語中亦有黃梁美夢的典故,唐·沈既濟《枕中記》,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醒來時,蒸的黃粱米飯尚未熟,只落得壹場空。可見反夢在人的夢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籍夢 也就是托夢,此類夢在古代書籍中也有不少記載。人們認為神靈或祖先會通過夢來向我們預告吉兇禍福。

寄夢 就是甲的吉兇禍福在乙的夢中出現,乙的吉兇禍福在甲的夢中出現,或者異地感應做同樣的夢。寄夢是由於人們之間的感應而形成的夢。

轉夢 轉夢是指夢的內容多變,飄忽不定。

病夢 病夢是人體病變的夢兆,從中醫角度來講,是由於人體的陰陽五行失調而造成的夢。

鬼夢 即噩夢,夢境可怕恐怖的夢。鬼夢多是由於睡覺姿勢不正確,或由於身體的某些病變而造成的夢。

夢的意義新解

[編輯本段]

據最新研究,夢的意義並沒有我們通常認為的那麽復雜,也沒有隱喻特殊的含義。

按照心理分立原理,人的意識分為四類,第壹類是與環境中的人、事、物有關的意識;第二類是關於客觀事物本身意義的意識;第三類是與欲望、情緒等各類感受有關的意識;第四類是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得的感覺。每壹類意識都是各自獨立的,由功能相對獨立的腦結構各自完成,如大腦前額葉和丘腦背內側核是第壹類意識的產生機構。

對於同樣的壹個詞,如美麗、高雅,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說,意義都會不壹樣,可能是贊美,可能是敷衍,也可能是諷刺、挖苦,這就是詞的相對意義,是與環境的實際情況相關的,是第壹類意識,是最為重要的壹類意識。第二類意識僅是對事物本身意義的意識,並不與現實相關。人清醒時,四類意識並存,夢只包含了第二、第三這兩類意識。凡是關於事物本身意義的情形都可能出現在夢中,也就可以出現許多脫離現實的離奇組合,甚至連自我也不清晰。當然,在夢中是不可能知道這些事物是否離奇,只有當我們清醒時,第壹類意識機制工作時,才能知道自己做了壹個離奇的夢。離奇的夢和不離奇的夢,性質都是壹樣的,只是內容不同。夢中會出現欲望、情緒等各種感受,這是第三類意識。如果做了恐怖的夢,會引起第三類意識機制的反應,如產生驚嚇。第三類意識屬於個體生存需求的生物性意識,雖然是妳的腦器官產生的,但並不能完全代表妳,不能說夢中出現的需求就是妳的本質所在。實質上,這些需求只可以代表妳的壹部分,在妳的理性(第壹類意識和第二類意識)層次也有關於這些需求的,而且更能代表妳。非常有趣的是,很多的時候理性需求與感受類需求是矛盾的,他們並存在妳的意識中,並相互鬥爭伴隨妳的壹生,他們之間的沖突可能使妳無以適從,但壹般不會導致心理障礙,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日常心理狀態。

我們為什麽會做夢,夢的產生機制還不清楚,可能入睡後,壹些器官(包括感覺器官)的活動會引發做夢。夢的內容與我們的期望、企圖、擔心等各種心理趨勢有關。經實驗證實,夢的內容傾向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如妳想做飛翔的夢,只要妳在入睡前默想,經過多次努力就能實現做飛翔的夢,但夢的內容並沒有特殊意義的隱含。

  • 上一篇:2019年龙江先锋网网上答题题目及规则
  • 下一篇:貴州大學管理學院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