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太行八陘之南三陘與崤函古道

太行八陘之南三陘與崤函古道

筆者於近期在河南新鄉境內開展配合基建考古工作,對於南太行壹帶的古道、沿黃東西向古道及防禦體系略做關註,現摘錄於下:

? 壹、太行八陘之南三陘:軹關陘、太行陘、白陘

? “太行八陘”,從南往北分別是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其中南三陘位於河南境內。

? (1)軹關陘:軹,是戰國時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的軹城鎮。軹關陘在濟源市西十壹華裏處,關當孔道,因曰軹關。形勢險峻,自古為用兵出入之地,太行八陘,以此陘為第壹陘。軹者,車軸之端也。軹關者,通道僅當壹軹(車)之險關也。縱橫家蘇秦論天下形勢時,曾有“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的說法,語中的軹道就是軹關陘。

軹關陘所穿越的是太行山脈最南端的“尾稍”。晉文公時期曾因軍事拓寬、加固,其大軍正是通過這條道路深入中原。如今有壹條現代公路亦取此道。附近經過的景區,還有五龍口獼猴自然保護區、王屋山森林公園、黃河小浪底水庫和濟瀆廟等。

出濟源沿王屋山方向前行,走312省道,汽車從豫北平原過了李八莊,約83公裏處即到達封門口村。沿封門口村路牌上行20米右拐約2公裏即是軹關陘的壹處重要關口,進村的道路上還可以看到通往古道的古石橋,封門口村口可見古封門關遺址,土墻邊的封門關石墩依稀可辨。《戰國策》中蘇秦說趙王“秦下軹道則南陽動”,所指的軹道,就是軹關陘,也就是這條現代公路途經之處。

過封門口後,軹關陘通往王屋山風景區,過王屋山後,直達黃河小浪底水庫北岸古城鎮。考古隊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在這裏發掘商代古城。這座古城不大,位於背倚太行、三面環水的高臺之上,位置險要,防禦堅固,正鎖在沿亳清河北上侯馬的軹關陘之上,很可能是軍事要塞。軹關陘進入山西垣曲,直達黃河小浪底水庫北岸古城鎮。過了垣曲,是絳縣、曲沃和侯馬。春秋時代晉國國都就在這幾個相鄰的城市間移動。

在從絳縣往曲沃去的途中,公路邊壹個叫下村的小村旁的小山包上有晉文公重耳墓,墓是村民集資重修的,還有壹座他的石雕像。曲沃的曲村鎮趙北村有最早的晉都遺址。在侯馬,有晉國最後的都城新田平望宮遺址,軹關陘的最後壹個關隘——鐵剎關,它高居於侯馬市區南約8公裏處公路邊、太行余脈的紫金山上,南同蒲鐵路穿關而過。地圖上標為“隘口”,但當地人仍叫其老名“厄口”,取其扼守之意。

唐王朝曾於貞觀年間修建此關,由大將尉遲恭鎮守。現鐵剎關只剩壹些殘墻和城門土墩了。站在被當地人稱為“堡子疙瘩”的城門土墩旁四下看去,關城坐落在左高山右深溝的隘口古道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以說,至此,貫穿豫西北晉東南的軹關陘已算是走到頭了。

? (2) 太行陘:太行道南起河南省沁陽市山王莊馬鞍山,北至晉城澤州縣。崇山峻嶺間,孔道如絲,蜿蜒盤繞,“北達京師,南通河洛”,是我國古代壹條軍事、商貿和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據史書記載,此起今晉城市澤州縣天井關,南至河南省沁陽常平村之間的太行道,山路盤繞似羊腸,關隘林立若星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別是天井關,更是天下名關。古人稱““形勝名天下,危關壓太行”。

? 太行陘壹帶的關隘***包括羊腸阪、盤石長城、碗子城、古長城、孟良寨、焦贊營、大口、小口、關爺嶺、斑鳩嶺、攬車村、天井關等多處要塞。但由於各種資料相互抵牾或語言不詳,難以認證。

星軺驛和天井關有著密切的聯系,並與古道***存亡。星軺驛以南的橫望隘、小口隘、碗子城,則是天井關所轄的重要關隘,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這裏幹戈叠起,硝煙不散,為歷朝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橫望隘和小口隘,位於天井關村以南12公裏處的太行絕頂,為晉豫古道上的重要關口。橫望隘也叫大口隘。

? 從西漢設立“天井關”後,歷朝歷代這裏紛爭不斷,兵戈叠起,大小戰爭數百起,給這裏留下豐厚的文化積澱。

經有關專家初步考證,有史以來***有50余起戰爭,直接或間接利用太行陘便捷暢達的交通條件,或大或小的改寫著人類的歷史進程。

《史記》載:“(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韓)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南陽”和“野王”指得均是現在的沁陽壹帶,"太行道"就是太行陘。即是秦將白起截斷太行陘,斷絕了韓國上黨郡與國都(現河南新鄭)的聯系,使得上黨郡成為“飛地”,無奈降趙。為此秦趙兩國對壘長平,大戰爆發。在戰略相持了三年之後,決定秦勝趙負的最終因素,是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第三年),秦昭襄王率河內數十萬少壯男兒由太行道北上,經碗子城,天井關赴長平戰場,為長平之戰的最後總包圍加上了關鍵的籌碼,太行陘壹直是秦國通往長平戰場的戰略輸送線。

歷史在此摒棄了趙國而選擇秦國最終大壹統中國,太行陘成為其中壹個不可小視的“地利”因素。

碗子城是扣在羊腸阪上的壹個小小石碗,為壹座青石疊壘的圓形城池,壹畝不到,其地狹窄,形似飯碗。羊腸阪穿城而過,呈現出“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扼守之勢。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城東西兩門鑲嵌的刻有“北達京師”、“南通河洛”的兩塊石碑。

出碗子城西門,南下數十米,蒼黑的石壁上,雕鑿著清代“兩朝帝師”翁同書所題的四個大字:古羊腸阪。粗礪的山石,清俊滄桑帶著喜悅的溫暖,給人壹種蘇醒的感覺,它淹沒在荒草荊棘之中,字跡嚴重風化,已與周圍山石融為壹體。

出碗子城向北不遠,為著名的兩處驛站——橫望隘和星軺驛(現在分別叫大口村和攔車村),在我們的飛速中壹閃而過。史料上所載的“懸崖峭壁,溝深谷壑,絕難通行”之況已經完全不復存在。時過境遷,古驛站留下的印跡已經蕩然無存。

壹路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在山頂扼守太行陘的天井關,又名天門、太行關、楚雄關、平陽關、雄定關等,《戰國策》中軍事家吳起說“夫夏桀之國,左天門之陰”,可見它夏朝時就已經成為太行陘的要塞了。

(3)白陘即孟門陘,位於今河南省輝縣的太行山南關山,連接山西陵川縣馬疙當大峽谷,全程百余公裏。太行白陘是太行山南麓最深的壹條大峽谷,谷深千余米,順河床蜿蜒。此陘可南渡黃河,攻汴、鄭,東向山東菏澤、大名府,北窺安陽、邯鄲,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隘。

據1988年版《山西公路交通史》載,公元前550年齊師伐晉,“分兵兩路,壹路由太行入晉……另壹路由孟門入晉。”又見《辭海》“白陘”條目曰:“白陘,壹名孟門,太行八陘的第三陘,在河南輝縣西,為豫北、晉南之間的交通隘道。”

以上兩相對照,足以說明齊師伐晉的兩路兵馬中,壹路走的便是白陘,同時也足以證明,白陘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歷史!它東起河南輝縣市薄壁鎮的白鹿峰(壹說白甸村),故名“白陘”,西側則輻射今晉城市的高平市與陵川縣,凡三百華裏許。在漫長歷史中,白陘壹直是貫通晉豫及江南諸省的壹條咽喉要道。

二、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通的大動脈之壹。《淮南子.說林篇》:“秦通崤塞而魏築長城也”。高誘註:“魏徙都於大梁,聞秦通治崤關,知欲東來,故築城設守備也。”“崤塞”既是關中門戶,亦是中原屏障,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的天然地理要塞。

? 崤函古道遺跡位於河南省陜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裏,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

崤函古道,位於古“絲綢之路”東端中國河南境內,是古代對洛陽至潼關這段道路的統稱,具體是指位於河南陜縣硤石鄉車壕村東800米左右的壹段石壕古道,而廣義的崤函古道,是壹個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學名稱。是指先秦以來至民國時期,由西安(長安)和洛陽之間、並且主要在今三門峽境內的壹條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長安)起於潼關,過秦函谷關,經陜州,過硤石關到今新安縣東,出漢函谷關到洛陽,全長約400華裏。

? 崤函古道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鎖鑰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壹是地理地貌使然。黃河出龍門峽谷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成了這條古道北邊的壹條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嶺自華山、亞武山向東高峻崇險的余脈小秦嶺,不可逾越。在這河與山之間的三、四級臺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沖蝕,形成了壹道道陡深的沖溝。只有在黃河南岸的壹級臺地,地勢平緩,狹窄修長,是壹條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關中平原,東端是河洛平原,北邊是晉南平原。這個地區,是中華文明發源的核心地區,至少從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間的4000多年間,都是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因此,不管是豫、秦、晉三個文明核心區之間還是長安與洛陽兩京之間的壹切交流與流通,崤函古道勢必成了必經之地和唯壹通道。特別是兩周和漢、唐時期實行的“兩京制”,崤函古道成了壹條名符其實的京畿大道。

  • 上一篇:六西格瑪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中国女排全部身高排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