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恨”在古诗中的含义

“恨”在古诗中的含义

古文中“恨”的意思有:不满意,遗憾;怨恨,仇恨。

1、不满意;遗憾。

(1)西汉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辍抄耕之陇上,忧愁恨久之。”(有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惆忧忧恨了很久。

(2)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这三件事,是我的百个遗憾。

2、怨恨;仇恨。

(1)唐代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然而,怨恨铭心刻宋骨,还有什么能愧疚的躲避?

(2)代欧阳修《秋声》赋》:“念谁度为这戕贼,亦恨乎秋声。”思念谁是这伤害,又为什么要怨恨那秋声呢。

下面我们看一个标有“恨”字的古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

译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宇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宜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福德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

译文

译文

译文

p>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第二天直到早上,喝到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习。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这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主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尊相隔千里,也能***享受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习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 p>

归: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

琼楼玉宇:美玉去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外形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人们。

烦恼: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婵娟:只希望彼此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作品解析赏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践踏踏实,自具雅量高致。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代表现在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了,不知道今晚在月宫里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下,于是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于是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于是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样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

词人运用形象绘画手法,勾勒出一个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壁画,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货,渗入内在的哲学含义,可以说是一件将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汪。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故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 上一篇:趣味問答遊戲題目及答案大全
  • 下一篇:科立捷對講機質量怎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