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蘇軾簡介以及生平經歷

蘇軾簡介以及生平經歷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生於公元1037年,去世於公元1101年,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的文學成就極高,算的是上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蘇軾自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宋嘉佑二年與與弟弟蘇轍、父親蘇洵同時進士及第,壹時成為壹方美談,人說“壹門三蘇”。

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百年第壹”,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來母親病故,因守孝丁憂故裏,熙寧二年官復原職。復官之後,因為不贊同王安石的變法,而上書反對,從而受到排擠,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蘇軾壹生起起落落,經歷坎坷,但也許正是因為其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留下如此多封著作。

擴展資料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

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壹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

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蘇軾

  • 上一篇:求職信包含哪些內容
  • 下一篇:湖南省著名商標認定與保護辦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