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媒體妖魔化風水對誰都沒有好處

媒體妖魔化風水對誰都沒有好處

媒體不要妖魔化風水,甚至許多和風水完全無關的牛鬼蛇神的爛事都算到風水頭上,特別是電視臺經常曝光此類事件,如那位和黑心美容店勾結忽悠人花天價紋眉就可以改風水解災的風水大師,如那位發功產生核磁***振就可以影響天氣下雨的風水大師,如那些頻頻曝光的貪官庸官昏官和風水相聯系的醜聞。媒體記者應該把批判的目標對準“腐敗”和“愚昧”,不要把矛頭指向“風水”,真正的風水和眉毛雙眼皮這些完全無關,真正的風水和核磁***振呼風喚雨這些完全無關,真正的風水和貪腐昏庸愚昧這些完全無關,建議記者朋友多了解壹些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信仰和風水命理信仰,多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風水不是科學,是迷信”,——這種非此即彼的簡單思維方式實不可取。科學與非科學是人類社會兩大知識系統,文化、藝術、哲學都屬非科學,是迷信嗎?顯然,批評者們混淆了非科學與偽科學的概念。風水中包含了科學知識、傳統文化、信仰三部分內容,絕不能以偏概全。而這三部分內容中占比重較大的風水信仰這部分內容被很多人忽視,很多風水從業者企圖神話易經風水預測或者誇大風水中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因而與風水迷信論者陷入爭論的泥潭。筆者通過風水信仰的研究,揭示中國人的自然觀、人生命運觀、家族家庭觀等等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今後還將在這些方面作更深入壹步的研究。

近日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風水不能成為官員的信仰》——

前天,幾名遊客來到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大峽谷景區內的懸棺谷,在壹座懸棺前燒紙跪拜。被景區人員制止,他們坦承其實是想在仕途上“再上壹步”,因為這些懸棺“升”在半空,是“升官”諧音,希望通過拜謁能使自己官運亨通。這不是愚人節的調侃,而是真實發生的又壹官員雷人記。想升官,不從自身努力,反而寄希望於飄渺的所謂風水,這不止體現出官員信仰的普遍缺失,更給了我們壹個透視官場規則的視角。官員不信科學,改信風水,說明信仰的缺失,因為無信,所以迷信。寺廟、道觀甚至野廟裏,總能看到官員跪拜時虔誠的眼神;給人看相的和尚道士、指導風水的得道“大仙”永遠不缺座上客。比如山西省靈石縣縣委書記楊洪為了高升把著名的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河南宜陽國土局建“風水樓”,在地板內鑲嵌巨大八卦。官員與風水的聯系,不壹而足。官員迷信,實際上只是把牛鬼蛇神們看成是壹種可以被賄賂的超自然力量。只要自己大把的銀子撒出去,對方就會給自己辦事,讓自己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仕途壹片平坦。官員迷信,也意味著他們相信可以通過壹些奇特的技術操作,預知和改變命運。)

這些拜懸棺與真正的風水無關,就算燒香拜神求升遷也無可厚非,如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大官的官員不是好官員,正統風水中的文昌信仰就是尊崇文化教育祈求學業順利考取功名進而仕途順利,不要總是把風水與貪腐愚昧這些概念混為壹談,這個世界不是除了科學就是迷信,科學也不是萬能的,對宗教信仰壹無所知,缺失信仰的恰恰就是此文作者劉艷秋這樣的人。

時下人們研究風水往往是停留在表面的熱鬧,盛行用風水占蔔吉兇,風水界從業人員素質不壹,反映了風水從業者的淺薄和急功近利。有的人壹個心眼掉進錢孔裏,忘掉了自己為人趨吉避兇、消災祈福的使命,只把看風水當作謀取錢財的手段,加深了人們認為風水就是迷信的誤解。

中華傳統文化壹直是把我們今天所謂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作為壹個整體去探求的,也就是他們總是站在哲學的高度考察事物,考慮問題的。古人的“天人合壹”思想是中國風水和中醫的核心思想。何謂“天”?就是宇宙自然。古人始終認為這個天的系統和我們人(包括人的個體和人類社會)的系統,既是兩個系統,又是壹個系統,他們更願意把它們作為壹個系統去研究,去發現。風水是研究“天人合壹”的學問,風水是天人合壹理論的實踐,敬畏大自然山水草木以至延伸到對人類社會抱有愛心,這是風水信仰者的胸懷。風水不是決定人的命運的唯壹因素,但是好的風水可營造壹個天時地利的環境,給需要幫助的善良之人助壹臂之力,改變他的風水環境,提升他的生命潛能。壹般蕓蕓眾生要求壹個健康的人生,以負起正面的社會責任,就必須要正能量的幫助,也就是唯有正確的風水之術才能竟其全功。楊公風水是環境保護的先行者,為弱勢族群的救助者,又是和諧社會的實踐者。

屬於近代西歐啟蒙思想的社會思想和自然思想是被抽象化的支配思想,是人類科學認識社會和自然的法則,利用該種認識來支配社會和自然,自然界的統治權失敗了。工業化形成了富裕社會,但也造成了嚴重的公害問題,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已顯示出重復汙染和破壞自然生態的現象,這壹切是沒有完全科學地認識自然界的全部。“風水理論”與“近代西歐的自然支配思想”正是相反的思想方法,風水理論要求人們在修建住宅以至生產生活中改造利用大自然之際,必須要考慮到它們與周圍的自然形態合諧,與自然界諧調。天人合壹,人們不要去支配自然,而是要與自然***生,風水理論在現代也是行得通的思想。風水信仰是壹種具有生態環保意識的傳統,風水信仰與宗教信仰有壹定的相似,基督教等宗教是伴隨社會的產業化和都市化而發展,與此相同,風水信仰也可以隨著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而發展。換言之,風水信仰是可以與中國的現代文明相並存的。

在風水信仰的範疇裏,每壹個環節都再再的強調與自然的和諧與對等,並保持著尊敬與呵護,對待環境都能像對待自己的肢體壹般戰戰兢兢,假若風水是我們的信仰,那我們應該會有什麽的生活環境,就不難預期了。真正的風水學問是告訴我們如何善用環境及尊重環境,以利益萬物的生息,風水學是壹門崇尚自然的環境學。聯想到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為了追求政績,大拆大建,或者以招商引資為榮,卻把嚴重汙染生態環境的工業項目引進來,造成極大的環境破壞,這都是違背自然規律行事所付出的慘重代價。

“我們壹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十八大報告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改造自然、戰勝自然曾經是家喻戶曉的口號,然而發展中日益顯現的問題使我們明白了,“人定勝天”只是壹句豪邁口號,要生存,必須保護自然。我們強調,不僅要保護自然,還要尊重自然,我們更急切地希望修復遭到破壞的自然。過去,我們對自然占用太多,破壞得太重,而現在,我們需要給自然以修復、療傷的機會。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相協調。讓風水信仰在當今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風水不能成為官員的信仰》原文——而造成他們這種認知的,就是不可說破的官場潛規則。在正式的制度之外,還有壹套支配官場運行的新的規則,它不能明說,只能悄悄隱藏起來,但所有人又對它心照不宣。比如送紅包辦事,送了就辦,不送不辦,事情大小不同,紅包薄厚有異。官員“賄賂”神佛就源於此,似乎給神佛壹些好處,自己升官發財的事就好辦壹些。整個官場就像壹個“引力場”,妳不遵守這套規則,自然有願意遵守的人取代妳,只有“磁性”相同的才能留下。隨著“劣幣”驅逐“良幣”,誰又能不遵守這壹套規則,潛心研究這壹套規則。潛規則固定後,官員升官全掌握在上級手中,自己只能撒錢求人。等待升官的焦慮,似乎只有靠拜拜神仙才能暫時緩解。無怪如此多的官員熱衷於風水了。如果普通百姓能決定官員的去留,或許明天打開門,就能看見恭候在壹邊的官員噓寒問暖。因此,官員表面上是迷信風水,實際則是迷信利益。唯物主義學到他們的耳中,就只剩“唯物”了。這種落後的官場規則,只有通過改變官員任選制度才能摒除。百姓的手中實實在在握有選票,官員們才能意識到決定升官的標準是政績多少,而非拜神多少。)

此文作者劉艷秋在此處更是胡言亂語、心急火燎地批官員批風水,其實目的就是兜售鼓吹“選票民主”,此文作者劉艷秋用心極其險惡、極其反動,已經涉嫌觸犯扇動癲覆ZF的罪行。正如科學不是萬能壹樣,選票民主也不是萬能的,“百姓的手中實實在在握有選票”也會選出像陳水扁那樣真正迷信的貪官。

讓我們看看真正懂風水的官員怎樣為官壹任,造福壹方。灌縣(今都江堰市)為蜀西風水寶地,西北有青城、靈巖、玉壘諸山環立如屏障,雄秀萬狀。岷江激流滔滔而下,千古不絕,東南壹帶為平疇沃野,溝渠縱橫。這裏本應是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之地,但在縣城南面,山水會合,直當風門,地勢低陷,有傷風水,所以,歷史上文風不振,文人不濟,考中科舉者寥寥。為了彌補地形缺陷,振興本地文風,明朝初年有位風水師建議在城南低窪處建壹座高塔,形似文筆,以興古城風水。老百姓按其說法,在城南修建了壹座石塔,並取名叫“奎光塔”。在古代,奎與魁音義相通,魁星是天上二十八宿中主管文昌的星宿,民間又稱他為文曲星,讀書人奉為神靈,祈求保佑高中魁首,奎光塔取意為文運昌盛,文風振興,文人倍出,奎光塔建成後果然考中進士者6人,舉人16人,秀才者更多。但在明末時,奎光塔毀於兵燹。其後清代初年百余年間,灌縣科舉考試又是文風不振,農商百姓憂心忡忡,先後在乾隆、嘉慶年間幾度倡議重建古塔都未能實施。

清道光10年,科舉進士周因培出任灌縣縣令。周因培出生名門望族,滿腹經論,居官廉正,不謀私利,為官壹任,造福壹方,並精通堪輿風水學。為了振興本縣的科舉和文風,在上任不久,便召集縣城的商家紳士,籌劃重建奎光塔,得到紳商百姓的贊同和支持,數月就籌銀八千多兩。因年代久遠,古塔舊址早已渺無遺跡,只好重新選址,周因培認為岷江出山之後,如脫韁野馬,水脈在平原上呈扇形散開,把灌縣的文運沖散了,因此必須在恰當地點修壹文筆風水塔鎮住文運。他到處識察地脈,又夜觀天象。壹天,周因培登上玉壘山,舉目向城南望去,但見遠方塔子壩那片田野平林漠漠,稻浪翻滾,有地靈之氣,他興沖沖來到塔子壩尋龍點穴確定建塔基址,命人除去荒草,刨開泥土,發現竟然與古人不謀而合,挖下去幾尺後,正是以前明代古人建塔的塔基,斷磚歷歷,石礅猶存。周因培親自主持,在原址上重建奎光塔,經過壹年多的辛勞營造,壹座十七層密檐式六角磚塔建成。遠望奎光塔如文筆挺秀,聳峙雲端,臨塔觀望,高大雄偉,氣勢磅礴,登塔環視,平原上沃野千裏,稻麥飄香,西北面青城諸峰、岷山秀水盡攬無遺。

在周因培的影響下,灌縣尊儒重教尉然成風,先後重修了文廟和書院,激勵文人,感化百姓,使文風大振,科考中舉者也層出不窮。道光16年,高溥考中了進士,並受封出任海南城邁縣,道光乙末年辭官還鄉集資興辦了青城書院,讓家境貧窮的學生到書院讀書。道光十七年,董文炳考中三甲進士。同治4年,周盛典考中進士三甲,在京城任吏部主事,翰林院編修,為官33年。光緒年間,灌縣才子羅駿聲連續兩年考中恩正兩科舉人,後在成都教書時曾任郭沫若的老師。其後又出現了著名詩人、舉子賈思徽,松遊小唱作者、拔貢董湘琴,水利專家官興文,還有很多舉子生員被委官到外省為官任職。灌縣文人輩出,人才濟濟。周因培本人壹生勤於著述,著作有《榕蔭書屋詩文集》、《榕蔭書屋摘筆偶存》等多部。老百姓為感激周因培籌資建塔,振興文風的功績,周因培深受朝庭賞識和灌縣百姓的擁戴。後人在奎光塔旁邊修建“周公祠”以紀念周因培,塔祠相映,傳承至今。

  • 上一篇:湖南省有哪些大專院校?
  • 下一篇:碩果累累的寧都互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