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教學理論有哪些

教學理論有哪些

教學理論有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範例教學理論、掌握教學理論、合作教學理論、結構主義理論、發展性教學理論、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非指導性教育理論。

壹、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建構主義在英語裏被稱為Constructivism,所以建構主義通常又被稱之為結構主義。它是認知理論的壹個分支,也可以說是歐式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之後的再次發展。

二、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

三、範例教學理論:

範例教學(exemplarisches lehren und lernen),亦稱“示範性教學”、“範例方式教學”、“範疇教育”,是借助精選教材中的示範性材料,使學生從個別到壹般,掌握帶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的教學理論。

四、掌握教學理論:

“掌握學習”教學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產生於美國的壹種教學理論,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

布魯姆的教學理論主要由“教育目標分類學”、教學評價理論和“掌握學習”教學策略三部分組成,其中“掌握學習”理論是布魯姆教學理論的和諧。

五、合作教學理論:

“合作教育學”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出現於蘇聯的壹種重要的教育理論。它提倡教育過程中的師生合作,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個性的健康發展,主張取消分數而發展學生的認識積極性為目標等。

六、結構主義理論:

結構主義理論(structuralism)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壹個分支。

七、發展性教學理論:

發展性教學(developmental teaching)是指壹種教學理論。蘇聯兒童與教育心理學家達維多夫提出。

他認為,人的心理發展過程決定著教學與教育,教學與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使兒童形成原來不具備的各種心理能力或品質,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促使兒童的思維從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

八、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學理論。該理論運用現代系統論的原則和方法,對教學理論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和探索。

九、非指導性教育理論:

“非指導性”教學理論目標是幫助學生達到更大程度的個人的統合、有效性和現實的自我鑒定。“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原則。

  • 上一篇:中铁生态城啥时候划归贵阳
  • 下一篇:你好 想向你请教360的问题 在淘宝上有看到卖XBOX360 Slim 4G(同捆Kinect版) 请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版本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