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职职工330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93人、科技支撑人员7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职职工330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93人、科技支撑人员7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人员1人,研究员及正工程技术人员54人 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5人。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员者14人,“西部之光”人才成员者80余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工会者(名单不全) 工会者时间专业 张国林 1997年 天然产物化学 孙健 2003年 天然产物化学 邵华武 2005年 天然产物化学 吴中柳 2006年 生物 转化姬建新 2006年药物化学 唐业忠 2007年两栖爬行动物行为与神经科学 唐卓 2009年天然产物化学 王刚刚 2011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李香真 2011年应用与环境生物研究中心资料来源:一方2014年底,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下设5个级研究机构,分别是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四川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所级研究机构:天然药物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中心、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室科研设备根据2016年3月该研究所网站显示信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建设有一级公***实验技术中心,支架并管理该研究所拥有的400兆、600兆核磁** *振谱仪、高效功能-三重四极杆飞年时间色谱高效联用仪、超功能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色谱仪、峰分光光谱仪、红外分析仪 、旋光仪、元素分析仪、主题色谱仪、生物分子快速封闭系统等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多色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几何半径系统、倒置式荧光显微镜、多功能酶标仪 仪、博物馆视觉系统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这些设备总价值约9000万元人民币,文献社会开放。 生物科技图书馆开放2009年,该研究所生物科技图书馆馆藏以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 的研究与开发为主要特色的中外文文献21万册,其中中文图书40000余册、外文图书17000余册、中文期刊1300种80000余册、外文期刊1000种80000余册;每年订阅300多种中文 期刊和50多种外文期刊,交换50多种中外文期刊,采购中外文图书1000多册;每年采购并开通专业及综合英文全文数据库近10个。图书馆实行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管理,其网站 平台***集成与生物研究相关的中外文献文献数据库70余个,满足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开展书刊借阅、电子资源利用、文献检索与原文传递、专题文献检索与分析、研究动态通报、信息 技能培训、战略情报研究、科技文献翻译等各项信息服务。 两栖爬行动物、植物标本馆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植物标本馆原由植物标本馆(建于1958年)和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组成 (建于1965年)合并建立,是集科研、标本馆藏、科普、学术交流等功能齐全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本馆,最初被命名为、四川省和成为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截至2009年,该馆拥有两栖类爬行动物标本10万号,其中两栖类标本占全国已知种类的90%,爬行类标本占全国已知种类的85%,模式标本 占中国科学家发表新品种的90%,保藏量在全国吃饭,在亚洲居第二位。

植物标本以长江省优特别是横断山区的标本为特色,保藏维管植物蜡叶标本约25万份,6300余种,其中模式标本270余份,约160种;真菌 2014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有在研项目368项(新增项目113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新增1项),参加课题4 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题项目45项(新增10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研究重点项目1项(新增课题1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8项,主持计划(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课题1项)、参加课题4项。 重大仪器标签项目2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新增1项)、普通国际合作项目18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50项(新增14项)。***发表论文264篇,其中 SCI194篇;出版专着2部;授权发明专利26件,申请专利45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获奖方面,“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自然奖 该所参与成果“小麦种质资源育种状评价与创新利用”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重要二等奖。此外,“有机污染物厌氧等发酵生产生物燃气技术装备及应用” ”荣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水生能源植物浮萍直接利用废水生产物质液体燃料”荣获2014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领先技术蓝天奖。

< 2013年,该所***有在研项目324项(包括新增项目120项)。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课题3项、子课题3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课题 课题1项,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3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 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专题项目37项(新增16项)、青年基金项目31项(新增11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 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5项(新增1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参加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新增3项),院重大仪器商标项目4项 (新增1项)。***发表科研论文246篇;其中SCI论文178篇;出版科技专着5部;申请专利39件,授权专利44件。获奖5项,含中华农业科技奖一项等奖 1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1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2年,该所***有在研 项目344项(包括新增项目129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项(新增1项),承担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承担重点项目31项(新增14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 70项(新增27项)。截至***发表科研论文270篇;其中SCI论文173篇;出版科技专着4部;申请专利27件,授权专利32件。截至***获省部 “高粘度块根类非粮原料高效乙醇转化技术”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第一完成单位),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该成果通过高压定向选育乙醇酵母、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粘酶系及相应的降粘工艺,解决了影响薯类乙醇大规模发酵效率低的关键问题和薯类 发酵黏度高不利于传质的技术瓶颈,。“芒苞草科的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原料奖一等奖。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公开发行全国性科技学术期刊。

办刊宗旨: 交流第三生物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加强生物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功能。

学科定位:生物 学及学科相关中的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整治、衰退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在农、林、牧、医、能源、轻工、食品等领域的生物学研究。

报道内容: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论文研究、研究简报和本刊征约的综述或评述。 《亚洲爬行动物学研究》 《亚洲爬行动物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2010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专辑批准,并于2010年9月25日面向中国正式出版发行。该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 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第一主办,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刊创刊4期后便正式被SCI-??E数据库收录,成为亚洲地区唯一的 两栖爬行动物学SCI英文学术期刊。

  • 上一篇:《三袋麦子》是什么故事?
  • 下一篇:12.伊索寓言ppt(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