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唐太宗有個燕妃嗎

唐太宗有個燕妃嗎

燕德妃(609年-671年7月27日),涿郡昌平縣人,中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越王李貞、江王李囂之生母。初唐後宮制度,壹品夫人有:貴、淑、德、賢,同為正壹品。所以簡稱燕妃。

燕氏為隋朝幽州總管燕榮的孫女,父燕寶壽與隋觀王楊雄第三女楊氏的女兒。

燕氏年甫十三香名過振,武德四年李世民聘請燕氏,命召入後庭,首封貴人。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於貞觀元年(627年)立燕氏為賢妃。同年,燕氏生下第八子李貞。其後又生下第十壹子李囂,在貞觀六年(632年)李囂夭折。 貞觀末後十八年(644年),再次冊封德妃。燕氏與唐太宗的另三位妃嬪武則天、楊婕妤、巢王妃楊氏俱為表親〔武則天外祖父楊達為楊雄之弟〕。

永徽元年唐高宗即位(650年),立燕氏為越國太妃〔高宗朝,尊冊先皇後官的遺孀們,為藩國太夫人***有三位:壹.紀國太妃(韋貴妃)、二.越國太妃(燕德妃)、三.趙國太妃(楊妃)。〕。遵照遺命,依其兒子越王貞出外遷居藩國封地。

乾封元年,高宗皇帝和武皇後登泰山封禪,燕太妃壹起擔任終獻。

鹹亨二年(671年),不久燕太妃逝世於鄭州(位於河南省)外鄉,同年12月27日葬於唐昭陵墓,享年六十三歲。

另有百度百科資料:

其曾祖父燕侃,仕魏為車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左衛大將軍、楚州刺史、上柱國、陽平郡開國公。

其祖父燕榮,仕周為開府儀同三司、晉州刺史、隋蒲州刺史、揚州總管、邢瀛恒定營幽平檀滄易媯貝壹十二州大總管、左武候大將軍、上柱國、洛業郡公;然燕榮為人嚴苛殘酷,多行欺壓淩虐之事,被隋文帝賜死。

其父燕寶壽,年輕時有神童之美譽,但未有官職的記錄,似受燕榮之累,未從官途。其母隋太尉、觀王楊雄的第三女,德高孟母,學冠曹妻。

墓誌這樣描述她的品性:“寵豐慈膝而弱不好弄(深受雙親寵愛而幼年不好玩耍),訓關師氏而幼有成德(受到良好教育而年少成就品德)。沈靜以幽閑縱體(體態沈靜、舉止幽閑),峻節與簡毅通方(節操高尚、處事變通)。纂組繢其妍心(擅長女紅),詩書文起婉袖(詩文俱加)。”

幼時,其兄燕敬嗣讓其讀《上林賦》,燕氏匆匆瀏覽,隨即便背誦出來。其母親常言:「性理明惠、藝文該博,向使為男,當成國器。」。十三歲時因“香名逾振”,武德四年,禮聘入秦王後庭,封號“貴人”。

貞觀元年,燕氏正式拜冊賢妃,貞觀十八年遷封德妃。(聯系由於齊王李佑於貞觀十七年謀反,而燕賢妃恰巧在壹年之後冊德妃,推測陰德妃因受子株連左遷為嬪,使得四妃有壹空缺,因此燕妃才可以再次冊立德妃。 )

永徽元年,依朝例冊拜燕德妃為越國太妃。燕太妃從子赴藩,治家得法且不肅而成,堪稱典範。

墓誌曰:自臨藩閫,無遺嚴誨。不肅而成,自家形國。每以忠孝為其區域,廢興存其名理。

鹹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後之母榮國夫人去世,太妃趕赴洛陽致哀,病逝於鄭州傳舍,享年63歲,十二月陪葬昭陵。武後對她的病逝極為哀痛,”緬懷平昔,姻好特隆;今古忽殊,追愴何極”。高宗令工部尚書楊昉負責葬儀、許敬宗為其神道碑撰文;武後令寺觀為她度二十七良人,更為她造佛陀繡像二尊,親筆制銘繡於座下,給予了這位表姐極其隆重的飾終之典。

值得壹提的是,燕氏的母親與武後的母親(楊達之女)乃是堂姐妹,故而燕氏、巢王妃楊氏(即李元吉之妻,楊師道從侄女)、武後俱為表親,可能在武則天貞觀十壹年進入李世民後宮成為五品才人這件事上,頗有淵源,關系親近。燕太妃平常行為處世謙和溫恭,因此在高宗朝武後關系良好。高宗與武後對她非常尊敬,在京時常請她入宮聚會,平時其子越王李貞所受恩禮也在諸王之上;麟德三年,高宗泰山封禪,太妃次於武後而主持終獻,同武後壹起以女性的身份參與了國家最高級別的祭祀大典,可謂榮寵已極。不僅如此,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李貞起兵反武,失敗自殺,武則天並未因此而牽連燕妃墓葬。

具體史料出處:

※《舊唐書卷七十六. 》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後生高宗大帝、恒山王承幹、濮王泰,楊妃生吳王恪、蜀王愔,陰妃生庶人佑,燕妃生越王貞、江王囂,韋妃生紀王慎,楊妃生趙王福,楊氏生曹王明,王氏生蔣王惲,後宮生楚王寬、代王簡。

※《新唐書卷八十. 》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後生承幹,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後宮生寬,楊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陰妃生佑,王氏生惲,燕妃生貞,又生第十壹子囂,韋妃生慎,後宮生簡,楊妃生福,楊氏生明。※《唐會要卷二十》

永徽六年正月壹日。親謁昭陵。文武百官。宗室子孫並陪位。上降輦易服。行哭就位。再拜擗踴。禮畢。又改服。奉謁寢宮。其崇聖宮妃嬪。大長公主以下。及越趙紀三國太妃等。先於神座左右侍列。如平生。上入寢。哭踴。絕於地。進至東階。西面再拜。號慟久之。乃進太牢之饌。加珍羞具品。引太尉無忌。司空績。越王貞。趙王福。曹王明。及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並入執爵進俎。上至神座前。拜哭奠饌。閱先帝先後衣服。拜辭訖。行哭出寢北門。乃禦小輦還宮。

※《資治通鑒卷二十壹. 》

麟德二年,冬,十月,癸醜,皇後表稱『封禪舊儀,祭皇地示氏,太後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禮有未發,至日,妾請帥內外命婦奠獻。』

詔:『禪社首以皇後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壬戌,詔:『封禪壇所設上帝、後土位,先用蒿稭、陶匏等,並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諸郊祀亦宜準此。』又詔:『自今郊廟享宴,文舞用《功成慶善之樂》,武舞用《神功破陳之樂》。』

※《舊唐書本紀第五. 》

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車駕至泰山頓。是日親祀昊天上帝於封祀壇,以高祖、太宗配饗。己巳,帝升山行封禪之禮。庚午,禪於社首,祭皇地祇,以太穆太皇太後、文德皇太後配饗;皇後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辛未,禦降禪壇。

※《舊唐書 誌第三 禮儀三. 》

三年正月,帝親享昊天上帝於山下,封禮之壇,如圓丘之儀。祭訖,親封玉策,置石□感,聚五色土封之。圓徑壹丈二尺,高九尺。其日,帝率侍臣已下升泰山。翌日,就山上登封之壇封玉策訖,復還山下之齋宮。其明日,親祀皇地祇於社首山上,降禪之壇,如方丘之儀。皇後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翌日,上禦朝覲壇以朝群臣,如元日之儀。禮畢,宴文武百僚,大赦改元。初,上親享於降禪之壇,行初獻之禮畢,執

事者皆趨而下。宦者執帷,皇後率六宮以升,行禮。帷帟皆以錦繡為之。百僚在位瞻望,或竊議焉。於是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各於壇所。又詔名封祀壇為舞鶴臺,介丘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以紀當時所見之瑞焉。

※《新唐書誌第四.禮樂四. 》

是歲正月,天子祀昊天上帝於山下之封祀壇,以高祖、太宗配,如圓丘之禮。親封玉冊,置石?感,聚五色土封之,逕壹丈二尺,高尺。已事,升山。明日,又封玉冊於登封壇。又明日,祀皇地祇於社首山之降禪壇,如方丘之禮,以太穆皇後、文德皇後配,而以皇後武氏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率六宮以登,其帷帟皆錦繡。群臣瞻望,多竊笑之。又明日,禦朝覲壇以朝群臣,如元日之禮。乃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名封祀壇曰舞鶴臺,登封壇曰萬歲臺,降禪壇曰景雲臺,以紀瑞焉。其後將封嵩嶽,以吐蕃、突厥寇邊而止。

※《大唐越國故太妃燕氏墓誌》

《封貴人燕氏為賢妃制 》(貞觀初年 ,太宗封)

軒曜垂象,閨廷列位,助宣陰教,取則上玄,爰從古昔,寔惟通典。貴人燕氏識悟開朗,性履清暢,譽流笄翟,義彰蘋藻。擅美公宮,移芳椒掖,情深惟舊,宜正恒序。可賢妃。

《封賢妃燕氏為德妃制》(貞觀十八年,太宗封)

二南垂範,王風之所基;六宮分職,陰教之所系。故能清眺 側於九霄,弘禮樂於八表。賢妃燕氏器懷明淑,誌識詔令,地惟軒冕之華,德備言容之美。夙陪巾櫛,早侍宮闈。幽閑之譽,播蘭芳於彤管;婉嫕之風,流玉潤於紫殿。授以徽命,寔允茂典。可德妃。

《封德妃燕氏為越國太妃制》 (永徽元年,高宗封)

德妃燕氏操履貞正,婉順騰芳,德範椒宮,聲華桂殿。宜加徽命,以申朝獎。可越國太妃。

磐龍纏爐 復制整理,歡迎追問

  • 上一篇:數字田字格寫法1到10圖片
  • 下一篇:山東省菏澤市解元集農村信用社怎麽改成農商銀行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