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專業設置

學院現有1個壹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安全);8個碩士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密碼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以及2個工程碩士點(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工程);

學院現設8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自動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微電子技術。 該校早在60年代初就由已故中科院院士曹建猷教授等創辦了計算技術專業,是全國最早設辦該專業的高等學校之壹。後因故停辦,1978年恢復招生。1981年又首批獲得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培養出該專業本科生2000余人。

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硬件、軟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畢業生具有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分析研究、系統設計、技術開發能力,能從事多媒體信息處理、數字通信、計算機網絡及數據庫開發應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該專業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現有教師2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 我院於1993年開辦通信工程專業,現屬通信工程系。經過短短幾年的建設和發展,該專業已形成了涵蓋2個博士點、3個碩士點,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在內的30余人的師資隊伍以及通信工程實驗室和通信實驗基地在內的良好的辦學條件。現已畢業5屆本科生300余人,目前在校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800余人。

通信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在30余名教師中,有1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博士生導師、現任院長範平誌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首屆發明獎金獎獲得者、全國“五壹”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內外知名信息論與編碼專家、神經網絡與計算機專家、博士生導師靳蕃教授,知名密碼專家何大可教授。另外,學院還聘請了中科院院士陳芳允教授、王守覺教授、朱中梁教授、保錚教授、簡水生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樂民教授、葉尚福教授、吳佑壽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任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本專業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有: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光通信與光通信器件、通信編碼、通信保密與安全。

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具有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畢業生具有計算機系統分析、設計和開發應用能力、能從事通信領域的程控交換、移動通信和光纖通信系統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 我院於1976年開辦自動控制專業,該專業在新頒布的專業目錄中為自動化專業。20多年來,已培養該專業本科畢業生700余人,其中不少已成為路內外技術骨幹。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領域的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運行和科技開發與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具有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分析、設計和開發應用能力,能從事自動檢測、自動控制、過程控制、鐵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企業管理工作。

該專業屬自動化系,現有教師近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 我院於1986年開辦信息工程專業,該專業在新頒布的專業目錄中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現已培養出該專業本科生300余人,深受路內外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

本專業培養在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工程中應用微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及電子技術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可在交通運輸、各類工業和技術部門從事電子技術和計算機信息處理方面的應用研究、設計運用、技術管理等工作,並可從事相關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該專業屬電子信息工程系。現有教師10余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 我國目前只有少數高等院校設置信息安全課程,教學內容尚無法涵蓋信息安全的全部領域。另壹方面,在壹個較長時期內,金融、商業、公安、軍事和政府部門對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目前,信息安全人才嚴重供不應求。為此,以西南交通大學密碼學碩士點數年的建設為基礎,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開設了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專門培養信息安全高級技術人才。

信息安全是壹門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信息論、計算機科學、通信和密碼學等多方面知識,其主要任務是研究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絡及其所承載的信息的保護方法,以實現系統內信息的安全、保密、真實完整和可用。信息安全的核心是密碼技術。西南交通大學1996年獲得密碼學碩士學位點授權,並在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點設有信息安全研究方向,有能力在信息安全領域進行各層次學位的人才培養,並且已經培養出壹批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生。學院還設有計算機安全與通信保密研究所和信息安全與國家計算網格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承擔了國家及省部級信息安全課題取得成果,形成了壹支穩定的中青年教師隊伍。包括西南交通大學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成都中心)在內的實驗環境能夠滿足信息安全專業的實驗教學需求。

歡迎有誌於信息安全領域的青年報考本專業。 本專業培養在信息產業部門從事軟件工程項目的分析設計、開發和項目工程管理工作,以及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管理維護工作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具有紮實的專業技術基礎,良好的規範化的軟件工程設計開發素養,較強的軟件設計開發能力,較好的外語水平,能夠解決軟件工程中的實際問題。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軟件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好的外語水平,熟練掌握多種常用的軟件設計開發工具,受到軟件工程設計開發的專門訓練,具有在信息產業部門從事軟件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項目管理和系統管理維護的能力。

畢業生面向信息產業部門從事軟件工程項目的系統設計、開發和項目工程管理工作;可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管理維護工作;或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良好的規範化的軟件工程設計開發素養,較強的軟件設計開發能力,較好的外語水平。是在信息產業部門從事軟件設計、開發、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的中、高級專門人才。

西南交通大學從1978年開始恢復招收計算機應用本科生,是首批獲得國家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之壹。目前有三個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點和六個碩士學位點。已培養計算機大類本科生近3000人,碩士、博士研究生500余人;目前在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1000余人,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研究生200余人。在長期的教學、科研中,建設了壹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所屬的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計算機中心、軟件實驗室、電子信息中心擁有較為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可保證學生的實驗實習條件。

學校有先進完善的圖書信息系統,可提供多種資料和網絡查詢,能夠滿足師生的教學和科研需求。該校擁有國內壹流的校園網絡,已連接到每個教工住宅和學生宿舍,可為學生提供網絡化、數字化的學習環境。該校與四川省內的信息產業企業,邁普、托普、銀海等有長期的緊密合作關系,可為學生的實習、實踐提供良好的環境。 西南交通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實驗室隨著1993年通信工程專業的恢復招生而成立。短短的十余年來,在留英回國專家範平誌教授及壹大批教師的辛勤努力下,以“通信與信息系統”壹級學科碩士點、“通信與信息系統”和“信息與信號處理”壹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壹級學科博士點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為依托,通信工程專業實驗室得到了發展壯大。

2005年至2006年期間,通信工程專業先後被評為首批“校品牌專業”和“四川省品牌專業”。在通信工程品牌專業的建設經費支持下,建立了“無線Mesh網絡實驗系統”和“無線傳感器網絡實驗系統”,並與深圳市安泰信電子有限公司***同建立“西南交通大學—安泰信射頻微波實驗室”,從而通信工程專業實驗室在設備規模、實驗環境、運行機制等方面都得到了綜合發展。

2005年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依據“西南交通大學實驗室工作三年規劃”,優化配置、資源***享,聯合通信工程專業、網絡工程專業和信息安全專業***同申報 建設“現代通信網絡及信息安全實驗平臺”,成為第壹批專業323實驗室建設項目,並於2006年得到教育部專項資金修購項目經費支持。該平臺的建成,將使通信工程專業實驗室更加完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認知環境、測試環境、綜合調試、研發和個性化實驗環境,培養學生對實際工程設計、調試、維護和管理能力,對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能力。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綜合自動化實驗中心前身——自動控制專業實驗室成立於1978年,是我院歷史悠久的實驗室之壹,從事自動化專業技術課程的實驗教學。經過自動化系教師和實驗室工作人員多年來的認真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在該校專項資金的重點支持和建設下,以厚實的國家級重點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為依托,綜合自動化實驗中心在實驗環境、儀器設備規模、運行機制等方面得到綜合發展,形成了以鐵路自動化為特色、實驗教學與科研並舉的實驗教學特點。

綜合自動化實驗中心座落於該校犀浦校區,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近300萬元;實驗設備150余臺套,其中自制與監制教學設備與實驗裝置20余套。中心定編人員1名,兼職人員4名,平均年齡40歲。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3人。每年都有多名教師與實驗人員***同開發新實驗、自制實驗設備並指導實驗,曾多次榮獲校、院教學改革優秀獎。圖1為自制的微機數控系統模擬實驗臺。 軟件工程系實驗室是以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微機實驗室為基礎組建而成。該實驗室已經建成軟件應用基礎實驗、PASCAL語言、C語言、C++、網頁設計、SQL SERVER數據庫實驗環境;可以隨時提供Matlab數學類科技應用軟件、EDA電子自動化軟件、 System view通信仿真軟件實驗環境。

實驗室建設的目標是:建立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相適應的的軟件應用基礎實驗環境;建立與軟件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專業實驗環境。該環境支持多媒體實驗教學、支持網絡軟件開發和軟件工程訓練、支持工程實踐項目和畢業設計的開展,並形成具有壹定特色的軟件工程專業實習的主要基地。

軟件工程系實驗室具有豐富的軟件基礎實驗資源,制度完善的實驗室開放機制,實行每周7天開放制,並提供優質的實驗服務。歡迎廣大師生來該實驗室完成妳的實驗! 信息安全實驗室隨著2005年學校第壹批專業323實驗室建設項目的開展而成立,並於2006年得到教育部專項資金修購項目經費支持。短短幾年來,在中國密碼學會理事何大可教授及壹大批教師的辛勤努力下,以“信息安全”壹個博士點,“密碼學”和“信息安全”兩個碩士點,以及“信息安全”壹個本科專業為依托,信息安全專業實驗室逐漸發展起來,並於2007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

信息安全實驗室作為本科專業教學型實驗室,主要面向信息安全、網絡工程、計算機、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等學科專業,開設有《信息安全綜合實驗》課程,並承擔《密碼學》、《認證理論及應用》、《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電子商務安全》、《信息系統安全工程》等專業理論課程的配套實驗。主要設備有網絡信息安全教學實驗系統、指紋采集儀、智能卡讀寫器、數據密碼卡等。信息安全實驗室以專業性強,註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為特色,並努力建成壹個具有優良的實驗環境、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體現學科最新發展方向的專業性實驗室。 隨著計算機網絡應用的逐漸普及,社會對網絡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培養有特色專業的急需人才,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該校於2000年開始設置網絡工程方向,並於2002年成立網絡工程專業,開始招生。

在所制定的網絡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計算機網絡》是網絡工程等全院所有八個專業(含專業方向)的必修課;《網絡工程與設計》是網絡工程專業的必修課;《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是網絡工程和信息安全專業的必修課;《網絡編程技術》是網絡工程、軟件工程和信息安全專業的限選課;《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是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件工程、交通信息控制、自動化等專業的必修課,是通信工程專業的限選課。為了滿足學科的發展,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在學校、學院的努力下,與2002年成立了計算機網絡實驗室。

實驗室建設之初,學院、學校***同投資30余萬元,購買了壹批網絡實驗設備,雖然設備型號比較齊全,但數量較少,大多數實驗同學不能親自動手操作,主要用於教師講解演示。但正是通過這些設備的應用,在幾個任課教師的努力下,成功地探索出了網絡室建設方案,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大綱,發表了多篇較高質量的教改論文,進行了多項實驗教改項目。並於05年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網絡工程技術與實驗教程》,該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壹五”國家級教材。實驗室的軟件環境建設取得可喜成績。

2006年,為了整合資源,***謀發展,學院把<通信工程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信息安全實驗室>合並成《現代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實驗中心》。在“國家教育資金專項修購”項目、學校“323”項目、“計算機品牌專業建設”等項目的支持下,學校、學院***投資150多萬元用於購買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設備,建成了功能完備的 萬兆全IPv6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實驗室設備的數量和種類基本可以完成與網絡專業相關課程的所有實驗項目。網絡實驗室的硬件條件也位於全國高校先進行列。 隨著微電子行業的高速發展,社會對微電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IC設計人才奇缺。為滿足學科發展,培養高質量微電子專業人才,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於2006年元月成立微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承擔微電子技術專業和全校與微電子技術相關專業的課程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任務。

實驗室位於X6404,面積約65m2,硬件平臺由3臺SUN工作站(2臺Blade2000、1臺Ultra45) 、1臺IBM服務器、26臺PC設計終端構成的局域網絡組成, 其上可運行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等著名公司的大型IC設計軟件,可供28人同時設計或仿真驗證電路。

  • 上一篇:電動執行器電路部分設計
  • 下一篇:四川旅遊景區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四川旅遊景區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報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