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先秦諸子選讀 有無相生全文翻譯

先秦諸子選讀 有無相生全文翻譯

出處《老子》

第1則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譯:天下都知道什麽是美,就知道什麽是醜了;都知道什麽是善,就知道什麽是不善了。有和無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無,有無就有有),難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的(沒有長也就無所謂短,反過來也壹樣),高和下是互相補足的,樂器的音響和人的聲音是互相應和的,前和後是互相跟隨的,這道理是永恒的。

第2則

原文:三十輻,***壹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三十根輻條,聚集到車轂上,只有車轂中間是空的(就是說只有有了它中間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車子的作用。和陶土來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間是空的,才具備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來建造房屋,只有門窗四壁中間是空的,才具備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車子、器皿、房屋等是壹種便利,但恰恰是“無”使它們發揮了作用。

第3則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踮著腳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遠,(就好像)自逞己見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顯,自我炫耀功勞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體上的肉瘤,就連有的畜生都厭惡這些東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於“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第4則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了解別人的人聰明,了解自己的人聖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戰勝別人的人有勁兒,戰勝自己的人剛強(即戰勝自己更重要)。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富人。確定不移、竭力實行的人有意誌。不喪失合適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勝的人)能夠長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長壽的。

第5則

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以“無為”的態度作為,以無所事事的態度做事,以恬淡無味為滋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用恩德來報答怨恨,從難事的容易處入手來解決它,從大事的細小處入手來完成它。

天底下的難事壹定產生於壹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壹定產生於壹件件細小的事(解決了壹件件容易的事,最終也就解決了難事;完成了壹件件細小的事,最終也就完成了大事)。

所以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終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偉大。輕易向人許諾壹定缺少誠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壹定會遭遇很多困難。因此達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難,因此他始終沒有困難。

第6則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譯:事物安穩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小的時候容易散失。要在還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要在還沒有陷入混亂的時候治理混亂。張開兩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極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

很高很高的臺子,是從壹筐土開始建起來的。很遙遠很遙遠的行程,是從腳下那壹小步走出來的。人們做事,常常是在將要成功的時候讓它失敗了。如果在將要完成的時候像開始的時候壹樣謹慎,就不會敗壞事情了。

第7則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他死後身體是僵硬的。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易斷的,它死後是幹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堅強跟死亡是同類的,柔弱跟生命是同類的。因此軍隊逞強就會被消滅,樹木剛強就容易被折斷。逞強逞大的人落入下風,持守柔弱的人占據上風。

擴展資料:

源出於《道德經》,道家哲學,事物的有中生無,無中生有的哲學思想。有可以轉化成無,無也可以轉化成有。指有和無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其涵義也是指矛盾雙方的對立與轉化,陰陽相生的關系。即事物的有無是在時間流程中相互轉化的。

現在存在的具體事物,過去必然曾不存在;現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對其過去曾經存在過而言。“故今有之忽無,非昔無之未有;今無之忽有,非昔有之未無者,異乎時也。”即揭示了時間與物質運動的內在聯系。

提出了很多富有科學因素的哲學命題,是研究中國哲學史、天文學史及其道教思想史極有價值的著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有無相生

  • 上一篇:英文翻譯“食堂”?
  • 下一篇:重慶市開縣屬於哪個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