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新課程改革前後課程結構的變化

新課程改革前後課程結構的變化

課程結構上的變化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在課程結構上的最大變化是引用了“學習領域”和“模塊”兩個概念。

那麽,這兩個概念與傳統的“科目”之間究竟是什麽關系呢?它們有什麽聯系,又有什麽區別?

解讀:學習領域的設置能更好地反映現代科學的綜合化趨勢。

由於每個學習領域都代表對學生不同素養的要求,所以新課程要求學生每壹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得獲得壹定學分,這可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學習科目過多,學生負擔過重,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學習某壹個領域的課程時,允許有不同水平的選擇,這可使壹般學生打好基礎,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新課程結構中的科目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目或學科,其在壹個統壹的新的三層結構體系中處於中間位置,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元。

新課程的科目是在學習領域之下設置的,構成科目的模塊不同於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同壹科目下的各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像傳統科目中各單元知識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

設置這種模式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麽?

解讀:新課程在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調整的基礎上,與以往課程多是由學科課程構成不同,高中新課程從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個層次整體關註課程結構的變革,突出了選擇性和多樣性,力圖構建既體現基礎性又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課程結構。

學習領域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和發展需要,以及學科群的發展趨勢而規劃的學習範圍。

學習領域的設計借鑒了國外高中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辯證關系,從更宏觀的層面為課程結構的改善提供了保證。

學習領域設計合理了,科目設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是學習領域的構成單位,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若幹科目構成壹個學習領域;科目結構主要是科目之間的聯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內的結構,即通常所說的“學科結構”。

眾所周知,學科結構問題通常被當成是壹個教材結構問題,而教材結構問題又往往被當作是教材內容的增減問題,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應以什麽方式存在,這個問題壹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卻關系到學科的價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課程結構改革必須予以關註的。

新課程在這壹點上作了壹次極具創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設模塊。

如果說設置學習領域更多是給教師和學生以價值引領的話,那麽,將科目分解為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若幹模塊則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調整上的重大舉措。

為什麽要設置模塊?如何理解模塊所體現的價值?

解讀: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元,每壹科目由若幹模塊組成。

模塊的設置可以解決原有高中課程結構中缺乏多樣性、選擇性等問題。

模塊是基於明確的教育目標,圍繞某壹特定主題,通過整合學生經驗和相關內容而設計的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

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了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

為了有利於學生靈活選擇課程,實現有效學習,這次新課程改革將通常學生要持續2年~3年才能學完的科目內容分解組合為若幹相對完整的模塊,每壹模塊都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提出了具體要求與建議。

在新課程的模塊化設計下,不同的模塊有著不同的主題,模塊與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在每壹組模塊系列中,學生可以選擇從任何壹個模塊開始學習,甚至可以在模塊之間進行跳躍選擇。

模塊的這種靈活性特征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選擇性。

設置模塊的教育價值在於:第壹,模塊的設置有利於解決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與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矛盾,並便於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的時代性。

第二,課程的模塊化設計增強了課程的可選擇性,增加了課程內容的靈活性。

第三,模塊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性,有利於形成有個性的課程學習計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第四,模塊的設置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促進學校課程特色的生成。

新課程增設了哪些新的課程門類?增設這些課程的意義在哪裏?

解讀:在普通高中課程實質性結構改革方面,最為引人註目的是對學生藝術素養和技術素養的重視。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個人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技術在促進文化融合和人們的理解與溝通方面也顯得日益重要。

技術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其創新精神,而且可以增進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實踐能力和信息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技術課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亮點所在。

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課程在現行課程計劃中就有,而通用技術課程則是本次課程改革中新增加的。

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通用技術課程設有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分為技術與設計Ⅰ和技術與設計Ⅱ,每個模塊2個學分,***4個學分。

選修模塊7個,分別為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

新課程將“藝術”作為壹個獨立的學習領域,並努力倡導綜合化的藝術課程,將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門類與傳統的音樂、美術課壹起納入學校課程,這無疑從結構上彌補了以往高中課程不重視藝術教育的壹大缺陷。

課程內容的變化

怎樣理解新課程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句話?

解讀:新課程內容的確定強調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原則,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而是從高中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結合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實際,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把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健全人格作為基本的課程目標,並以此為標準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從而提出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要體現其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

時代性意味著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基礎性意味著高中課程內容應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知識;應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選擇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與文化的***同知識與價值觀;應致力於為每壹個高中生的終身學習及畢生發展奠定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基礎;強調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進壹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同基礎,同時更為每壹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

選擇性強調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每壹科目內所提供的選修內容應豐富多彩,富有內在吸引力。

新課程為什麽特別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

解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生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資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學分制

引入學分制的意義是什麽?

解讀:普通高中客觀上要求采用新的課程管理制度――學分管理,通過給予學生壹定的學分來記錄學生在相應課程領域的學習情況,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

學分制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規定了學生在高中三年學習期間各門課程要獲得的學分和學生應獲得的總學分,以學生取得最低必要學分為畢業標準的彈性課程管理制度。

它既是壹種彈性化管理制度,又是壹種量化的管理手段。

這種新的課程管理模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學校的辦學理念;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業務專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有利於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體對學生總學分達到144個方可畢業解讀為,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就是說,如果學生在高二年級修夠了144個學分那他就可以提前畢業,這樣理解正確嗎?怎樣正確理解學生修夠144個學分方可畢業這句話?

解讀:“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應該是學生三年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即達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中明確規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均要獲得壹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個以上,並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廳才予以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這說明學生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必須在高中學習三年,且要同時具備達到三個條件。

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只是達到畢業資格的壹個條件。

根據選修Ⅰ和選修Ⅱ的學分說明,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選修Ⅰ雖然是選修課,其實還是國家課程,而選修Ⅱ才是學校自主開設的校本課程?

解讀:是的。

必修和選修Ⅰ都是國家課程,由國家制訂統壹的課程標準,並使用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只是必修課程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而選修課程Ⅰ學校可以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創造條件開設供學生選擇,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選修Ⅱ沒有具體的國家課程標準和教材,只有學分要求。

選修Ⅱ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實踐和辦學特色,自主開發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專題或活動類的課程,壹般不提倡編寫校本教材。

每壹所普通高級中學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風格和校風、學風、教風,都有自己獨特的學校文化。

因此,開發校本課程均有可能性。

各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發掘本校的課程資源,豐富學校課程內涵,以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和風格。

  • 上一篇:現在工作匯報ppt都套用模板麽?
  • 下一篇:塑料如何配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