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天凈沙·秋思 從認知心理的角度解讀《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從認知心理的角度解讀《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壹首著名的散曲小令。以往的評論大多著眼於說明該作品是如何地表現秋的蕭殺與人的落魄,而對作品中意象間銜接連貫的心理機制進行闡釋的不多。本文擬從認知心理的角度對其進行解讀,也許有助於加深對這篇小令的理解。

壹部好的文學作品,作者往往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對語言單位進行合理布局。在《天凈沙?秋思》中,前三句並列使用了九個指稱不同事物的名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作者巧妙地將其組合在壹起,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了壹幅秋野黃昏行旅圖。然而這九種貌似雜亂無章的事物堆砌在壹起不僅不顯得松散,而且在傳情達意上十分神妙,將秋野旅人悲秋思鄉的情懷表現得深婉動人。這組在認知上非常離散的意象疊加在壹起之後,何以能奏響壹曲和諧的悲秋思鄉曲呢?其中的奧妙可在人的認知心理機制上找到答案。

任何事物都存在於時間和空間的不斷運動中,且事物之間往往存在著時間上的先後,空間上的前後、左右、上下等關聯。作品中這組意象群雖然在形式上沒有任何銜接的紐帶,但從人類的認知經驗上講,它們在空間上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和順序性,即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壹起出現的若幹事物在語言中也往往可以按照壹定的順序無需任何聯系而同現,如藤纏於樹,鴉棲於樹。小橋、流水、人家在人類的認知經驗中也是有聯系的,有橋必有人,有人必有水。古道、西風、瘦馬亦是如此,馬行於道,西風拂襟。這些空間上關聯性和順序性較強的事物的同現在人們的現實生活和知識背景中是常有之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人類的認知經驗和民族的認知心理。

普通心理學認為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知覺分為時間知覺、空間知覺,視知覺、聽知覺、觸知覺等,其中按空間順序感知客觀對象的叫空間知覺。人類就是通過壹系列的知覺活動不斷地與外界發生互動的,然而這種知覺的認知活動往往需要依循認知對象的空間順序進行。這首小令就很好地依從和體現了空間知覺的有序性規則。

小令中的九種事物可以分成兩組:枯藤、老樹、昏鴉在視覺上由下至上垂直延伸,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在視覺上以地面為參照物沿水平方向延伸,從而形成壹個二維空間平面。以圖示之,則是:

這個二元向度所形成的網絡,實際上也就是作品中的意象在組合時所蘊涵的空間順序關系,即多個非連貫性意象單位根據知覺到的事物的先後順序關系。這種由視知覺習慣所形成的空間順序關系,逐漸形成人類的認知經驗,最終凝固成為某種認知心理。這種空間順序關系,是作品中意象銜接連貫的認知心理基礎,是各意象有機統壹的紐帶,它把本有不同屬性、不同組成部分的知覺對象感知為壹個統壹的整體,從而使之整合為壹個有序的圖示背景。小令中“枯藤”至“瘦馬”九個意象就是按照這種空間順序關系銜接整合的:詩人正低頭走路,發現了蔓在路邊的枯藤(或者是枯藤絆到了腳上),順著枯藤看,發現枯藤纏著樹幹,老樹上枝丫稀少,樹葉盡落,樹杈上結著壹個粗糙的老鴉巢,顯得格外顯眼,壹只歸巢的烏鴉停在巢上,斷斷續續地哀號。詩人放眼壹看(敘述順序變成了向水平方向發展),不遠處有座小橋,橋下溪水緩緩地流淌,小溪旁邊有幾間茅草房,也許還有縷縷的炊煙。古道依舊,夕陽垂照,寒風拂襟,瘦馬憐人。可見,上述意象的銜接,利用了基於人的空間知覺習慣而形成的由下至上、然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間順序關系,使得整個敘述過程就像是壹位高明的景物攝影師在拍攝晚秋的風光短片,先用近鏡頭拍攝近景,鏡頭不斷向上擡的同時又不斷向遠處拉伸,然後再往兩邊搖動。總之,詩人用上述先縱後橫的空間順序關系,把貌似雜亂無章堆砌在壹起的事物緊密地聯結在壹起,構成了壹幅蕭瑟淒涼的秋野黃昏行旅圖,並隱含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前途漫漫,坎坷不平(古道),世態炎涼(西風),孤立無援(瘦馬)而留給自己的時間已不多(夕陽),終於發出了壹聲無奈的悲嘆:斷腸人在天涯。真是催人淚下!

任何事物既在空間中伸展,又在時間中延續。我們不妨從時間的角度來考察作品中的意象是如何有機地統壹為壹個整體的。

人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需要記錄和表述的時間概念極其復雜,於是人們便創造出了多種多樣的記時方式和難以計數的記時詞語。壹天之中,從早晨到晚上,天色不斷發生變化,天色就是時間早晚的重要標誌之壹。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很多表天色的時間詞語,如“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中的“殘陽”,“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日暮”,等等。在這首小令中也有壹些記述天色的時間詞語,如“昏(鴉)”、“夕(陽)”,說明當時已是黃昏。

人們往往通過這些衡量時間的媒介來記時和表情達意,但有時記時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難以滿足復雜情感的表達需要。於是,有時人們利用他們隨時體察到的規律性和周期性較強的自然現象記時,如潮起潮落、月亮盈虧、晝夜交替等;或是利用某些生物機體內部的壹些生理狀態來記時,如枯草、黃葉、鳴蟬、怒梅等;或是利用帶有較強時間性的物事來記時,如冰、霜、雪、露等。在這首小令中,作者利用了生物機體內部生理狀態的時間詞語來表現深秋的悲涼與蕭殺,如“枯(藤)”、“老(樹)”。

然而壹個較小的時間域總是包含在壹個較大的時間域當中,如“黃昏”可以是秋季中某壹天的黃昏。雖然小令中的計時詞語有的指向“黃昏”,有的指向“深秋”,但它們都統壹在“昏―秋”這個更大的時間域中,這就保證了作品在形式上是銜接緊湊、連貫統壹的。如下圖:

認知活動的發生總是依賴於人們過去的知識經驗。在壹定的知識結構背景下,如果大腦受到相關信息的刺激,就能發生情感、經驗等方面的遷移,有效地進行聯想和認知推理。這些時令標記信息長期貯存在讀者各自的知識模塊中,壹旦遇到這些時令標記信息的刺激,讀者的認知單元就被激活,通過記憶提取相關的腳本,建立壹個心理模型,使相關信息匯集到該心理模型中,再借助於人類有關時間的認知經驗進行信息加工,進壹步提取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信息,使相關信息得以連貫統壹,使讀者的鑒賞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小令作者就是通過鋪陳排列壹些具有典型性和周期性的自然現象,使本不具有時令特征的事物(如小橋、流水、人家、古道、瘦馬)乃至整幅素描圖都染上了濃郁的時令色彩。這組意象群正因為有了這條時間機制的有效銜接,才不顯得松散而渾然天成。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國本土文化的背景下,古代文人逢秋便情不自禁地聯想到悲涼、孤獨、落魄、思鄉等情結,最終完成了從形式到內容的銜接和統壹。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秋”這壹意象何故與遠在異域的遊子、旅人以及仕途不暢的士人都結下了剪不斷理還亂的不解之緣呢?這種無意識的認知過程必有其潛在的認知心理機制。認知語言學中的空間映射理論就是運用數學中的映射原理來分析聯想和認知推理過程的。空間映射理論認為,這壹過程就是使壹個心理空間中的概念與另壹個或多個心理空間中的概念產生映射關系,從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間,即形成新的概念。這種映射關系的產生決定於“秋”與“悲”這兩個認知域的某種相通相似性。秋天萬物雕零、衰落,這壹普遍自然現象所形成的心理表征與遊子、旅人的異域思鄉情懷,士人的仕途不暢情結具有壹定的相通相似性。正因為心理空間A域中的概念在認知上與心理空間B域中的概念具有這種映射關系,因此在心理空間B域中的概念隱現的情況下,心理空間A域中的概念也可能觸發激活甚至可指代心理空間B域裏的概念。小令中各意象的組合所形成的昏秋圖,在人腦中形成壹種意象圖示,經過壹代又壹代人生命情感體驗的沈澱,通過反復聯想映射並使其經驗化,最終形成心理定勢,從而構建“悲秋”這樣壹個新的心理空間C域。

正因為這首小令潛藏著空間的順序性和時間的統壹性,並且暗合了人們的認知心理機制,所以九個意象的簡單並排羅列不僅不顯得松散離亂,反而銜接連貫,渾然天成。因此幾百年來壹直為人所傳頌,牽動著壹代又壹代遊子的心弦,引起強烈的***鳴。《天凈沙?秋思》真不愧為“秋思之祖”!

參考文獻: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熊學亮.認知語言學簡述.《外語研究》.2001.3.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梁寧建.當代認知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朱永生、蔣勇.空間映射論與常規含義的推導.《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1.

舒擁軍,男,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2004級碩士研究生。

  • 上一篇:過年禮儀有哪些
  • 下一篇:水果籃子為什麽不出第二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