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如何對企業的競爭優勢進行管理?

如何對企業的競爭優勢進行管理?

知識管理和企業持續競爭優勢

時間:2005-06-08 21:48:38 作者:吳曉松 李怡靖 來源:經濟問題探索 閱讀次數:805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競爭的加劇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知識的重要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顯現和證明。組織學習、知識管理、組織創造新知識的能力得到相當的重視。隨著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和戰略資源,組織成功越來越依賴於其生產、獲取、傳播知識的能力,知識管理成為企業創建和維持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的核心能力在於對知識的有效管理,在於學習和獲取企業持續發展所需的組織知識,尤其是集體的隱性知識,而與企業知識密切相關的知識學習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知識積累,從而成為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本文將探討企業如何管理隱性知識資源去創造持續的競爭優勢。

1、競爭優勢理論--從企業資源觀到企業知識理論的發展

戰略管理領域最基本的問題是組織如何獲得和維持它們的競爭優勢。圍繞著企業如何獲取競爭優勢,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各種理論觀點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競爭優勢根源問題進行了探討。

相關的理論研究可以分為兩大類:壹是以波特的產業分析理論為代表的競爭優勢的外生論。二是以資源基礎論、企業能力理論和企業知識理論為代表的企業競爭優勢內生論。波特認為決定企業贏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產業吸引力,產業吸引力由五種力量—競爭對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脅、現在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以及客戶和供應商討還價的能力決定。通過對這五種競爭力量的綜合分析,能夠判斷壹個產業的贏利能力,以及某產業中的企業獲取超出資本成本的平均投資收益率的能力。他認為在產業結構穩定的前提下,企業的競爭優勢取決於企業在產業中的相對地位,因此,企業選擇壹個正確的產業是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產業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戰略的具體分析方法,指明了獲得優勢的具體途徑,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然而,它過分強調企業的外部環境,強調“定位”,忽略了企業的內部差異,即競爭優勢的企業內在來源,誘導企業進入壹些利潤率很高但與自身競爭優勢毫不相關的產業。特別是羅曼爾特的分析揭示出:“產業內不同企業所獲利潤的差異往往大於產業間的利潤差異”,引發了人們對於傳統戰略理論將競爭優勢完全歸功於行業結構和市場力量的質疑,越來越多的人把戰略分析的重點轉向了企業內部。

如果我們回顧壹下20世紀80年代以來競爭戰略的聚焦點,就可以發現企業競爭內生論大致經歷了從“基於資源的企業理論”到“基於能力的企業理論”再到“基於知識的企業理論”三個階段。企業資源基礎理論從企業內部資源的配置入手,指出企業競爭優勢的差異是由於企業資源異質性,即企業的競爭優勢依賴於企業內部的異質的、稀卻的、難以模仿的、無法替代的專有資源。企業內的資源有很多種,而經營者往往困惑於無法確定自己的獨特專有資源在哪裏。

壹批戰略管理研究人員對資源基礎理論進行了發展,以期更好地回答: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是什麽?企業如何維持競爭優勢?在對壹些成功的典型進行剖析之後,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於‘“年提出了企業核心能力理論,兩位教授認為,凡是持續成功的企業,都有壹個***同的特點,持續不斷地開發和強化企業的某壹能力,並通過這個能力形成競爭優勢,他們認為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多方面的資源、技術和不同技能的有機結合,而不是單純的企業資源,能力理論擴展了對資源的認識,雖然對競爭優勢源泉認識前進了壹步,但並沒有對為什麽企業擁有核心能力以及壹些企業在獲得了核心能力的同時,反而會因出現“核心剛性”而失去核心能力作出解釋。通過對核心能力的不同描述以及測度企業競爭優勢的四個尺度:創新能力、難以模仿、可持續性,學習能力的分析,企業知識理論認為決定企業能力和競爭優勢的是企業擁有的知識和與知識密切相關的認知學習能力。

Hamel在企業核心能力定義中概括了下面幾個要素,首先,核心能力是生產技能和技術流派的結合,不可能以個人技能或個別團隊的形式存在,通常是以多種能力集合體存在;其次核心能力是學習的結果,是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混合&第三核心能力是持久的,因為它們難以被模仿;第四通過融入壹系列的公司產品或服務’它們能夠進入新的市場。在各種不同的文獻中,隱性知識對競爭優勢的貢獻常作為主題表述的,這些涉及從技術創新管理和對企業獨特的、積累性技術知識的強調到學習型組織和對知識資產的管理。企業最為核心的能力往往是那些難以編碼的、隱含的、與企業的經驗和歷史緊密相連的知識,企業通過實施知識管理、逐步積累和提升經營過程中的隱性知識,管理員工的經驗和技能,從而形成企業獨特的核心能力,保持持續競爭優勢。

2、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的概念即不易描述也不易解釋,的確,很少有評論家給它下壹個正式定義。對於“競爭優勢”本身,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壹個統壹而明確的定義。波特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對競爭優勢進行深入的研究,他認為企業競爭優勢來源於企業為客戶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Grant指出過去人們認為競爭優勢源於企業較之競爭對手獲得更高收益的能力。然而,盡管長期收益性被普遍用作企業較高績效的指示器,但是這種對競爭優勢的看法過於簡單化。事實上,壹個企業即使它的收益不比其競爭者高很多也可能擁有競爭優勢。例如,壹個公司可能選擇優先投資新技術以獲得市場份額,增加顧客滿意,而不是獲得目前高額收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可能幫助企業在將來形成和保持競爭優勢。

正如對競爭優勢的定義有不同的觀點壹樣,對哪些因素能產生和維持競爭優勢也有不同的認識。這對於試圖理解為什麽壹個企業能獲得比競爭者強的優勢,是什麽決定了它超過對手的競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優勢最初源於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環境的變化能夠使企業通過改變所面臨的競爭形勢引發競爭優勢。例如,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潛在的高效益來源,然而競爭優勢最終依賴於企業改變經營方式的能力。競爭定位學派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單個企業擁有的比競爭對於能夠更加卓有成效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解決各種難題的能力,競爭優勢依靠企業改變經營方式的能力,這種的觀點過分地強調“定位”,即通過選擇壹個好的行業或行業細分來獲取競爭優勢,而忽視了競爭優勢的企業內在來源。資源或能力學派則認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在於企業具有基於企業內部資源的競爭對手難於模仿的核心能力,這種能力能夠使企業持續較之競爭者給顧客創造更大的顧客價值。

3、知識管理: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

近幾年,人們把註意力轉移到了在培育和維持競爭優勢過程中知識的作用上,的確像野中所說:“知識是持續競爭優勢的壹個來源”。事實上,在今天動蕩多變的環境中,企業擁有的知識和價值僅僅能提供暫時的競爭優勢。要維持持續競爭優勢需要依靠組織比競爭者更快地創造、傳播和使用新知識。企業利用知識創造持續競爭優勢的途徑有兩種,首先,企業要生產其他企業幾乎不可能復制的內部知識,即隱性知識;其次,企業應該形成較強的知識管理能力從而進行不斷地知識創新。

(1)變難以模仿的隱性知識為核心能力

各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從客觀上說都完全是相同的,但由於企業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不盡壹致,所以它們所能發現的市場機會也不相同。因此,企業核心能力理論的核心概念應是知識。知識從廣義上可劃分為顯性和隱性兩類,前者是有形的、可以識別的,可以用語言、文字、數字等表達、傳遞。因而,尤其是通過信息和通訊技術的使用,它可以相對容易地融入組織戰略。隱性知識來源於個體對外部世界的判斷和感知,這種判斷和感知具有極強的個體性,難以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難以識別、常以個人知識的形式保留在個人的頭腦中,是個人技能的基礎。兩類知識互為補充。隱性知識有四類:難以約束的技能知識(know how,知道怎樣做的知識)、心智模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組織慣例。在企業中,經驗、技能和心智模式是企業重要的財富,是隱性知識的具體形式,是企業最為核心的能力,而且由於這種知識往往是隱含性的、未編碼,因此也是不易被模仿的,是企業最為持久的競爭能力所在。研究表明,隱藏在能力背後並決定企業能力的是企業掌握的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因為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所以獲取、傳遞隱性知識的能力成為開發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

(2)組織學習:獲取競爭優勢的動力

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經歷企業內部獨特資源、知識和技術的積累與整合的過程。通過這壹系列有效積累與整合,使企業具備了獨特的、持久的競爭力。企業知識理論也認為,隱藏在核心能力背後並決定核心能力的是企業掌握的知識。企業核心能力也表現為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是通過不斷的組織學習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組織中的個人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成為能力“基因”,那麽企業組織中壹個團隊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知識體系就構成了單項核心能力,而整個組織的學習則整合單項核心能力,構成了壹個能力體系,形成了企業整體核心能力。也就是說,學習是使企業的個體能力向組織能力轉化、最終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識的***享、經驗技能和失敗教訓的***享,是企業組織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知識***享可以使個人的能力、知識轉化為企業集體的組織能力和知識。

企業競爭優勢的壹個突出表現是企業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開拓新的競爭優勢的根本。彼得·聖吉指出,未來唯壹持久的優勢,就是有能力比妳的競爭對手更快地學習,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表現為壹些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只有通過不斷的組織學習而得到更新,因此核心能力的培育和組織學習是不可分割的。與企業知識密切相關的個人和組織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知識積累,從而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組織學習是壹個企業獲取、創造和傳播知識的過程,是對存在於組織內外的知識加以收集、存儲、傳播、運用並融合的壹系列活動。企業競爭的基礎是企業獲取、傳播、***享知識的能力,而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基本途徑是學習。由於企業的知識和能力不是每壹個員工知識和能力的簡單加總,而是員工知識和能力的有機結合,通過有組織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個人知識和能力向組織的知識和能力轉化,使知識和能力聚焦,產生更大的合力。通過有組織的學習使企業內個體和群體之間能夠高效率地理解和交流知識。首先,必須學習企業生存所必需的外部知識(顯性知識),其次,還要學習和積累經營活動中的經驗和知識。

4、總結和結論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普遍認為知識資本比土地、勞動力和物質資本更重要。相反,隱性知識和優秀的知識管理能力是形成不可模仿的競爭優勢的關鍵,隱性知識可以在組織內廣泛地傳播而難以被其他公司模仿,較高的知識管理能力是迅速獲取和傳遞新知識的基礎,員工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成為企業構築競爭優勢的關鍵,這種學習不但是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要強調心智模式的修煉。因此,壹旦壹個組織建立了基於隱性知識的競爭優勢,競爭者是很難與之相比的。它可以通過保持隱性知識優勢來維持這種競爭優勢。

  • 上一篇:安全員考試內容有哪些 考多少道題目
  • 下一篇:廣西2023年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