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錢荒為什麽又來了

錢荒為什麽又來了

錢荒的背後實際是常態化的“錢緊”

理財收益率提升、吸儲競爭白熱化,都是“錢緊”的標誌

在我國,只有銀行才能吸收存款,同時存款利率非常低,目前年利率只有3%。另壹方面,貸款市場卻非常火爆,願意出高價貸款的機構有的是。這就意味著,哪個銀行能吸收到更多存款,則其通過放貸賺取的利潤就會更多。為了吸儲,各家銀行都在變相提高存款利率,它們推出的“保本”理財產品其實就是變相攬儲的手段。據銀監會數據,2004年以後理財產品每年有達到50%以上的增長。益普財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針對個人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達28239款,較2011年上漲25.84%,而發行規模更是達到24.71萬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增長45.44%。而銀率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148家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37943款,全年超過4萬款無懸念,比去年又井噴式增長。這種變相攬儲相比正規儲蓄還有特別的優勢,那就是前者的去向自由,而後者受到中央政府的種種政策限制,比如不許貸給房地產業、不許貸給地方政府等等,而變相攬儲得到的資金卻可以突破限制使用,因此更受銀行青睞。

而希望分得壹杯羹的並不只有銀行,目前各種基金、信托、券商甚至電商都以“代理財”等手段加入到了變相攬儲大軍,競爭日趨白熱化。

伴隨著競爭的,是理財收益率的提升。數據顯示,從年中開始,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連續五個月走高,繼10月份創下全年高點4.9%後,11月再次刷新紀錄,達到5.07%。而如果不走銀行的渠道,接受各種“財富管理公司”的招攬,則收益率上7%根本不成問題。

如果把錢看成商品,則這5%或7%的收益率就是錢的價格,收益率上漲說明錢貴了。為什麽貴?物以稀為貴嘛,也就是因為“錢緊”了。

錢荒只是“錢緊”的壹種特殊表現

在“錢緊”這個大趨勢下,如果趕上年中歲末這種結算的日子,階段性的對資金需求會猛增,於是就錢荒了。所以,錢荒背後的真問題還是“錢緊”,這個問題是壹以貫之的,並非只是6月或12月才有的問題。

根本上,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壹直在為另壹些機構四處找錢,造成了“錢緊”。到底是哪些機構在驅動銀行們,這要從壹個“笑料”說起——

地方政府的大拆大建是造成“錢緊”的重要原因

財政收入4億元的縣政府要打造“東方迪拜”

在川東有個小縣城叫武勝,去年這個縣因為“要建迪拜風光”而成為笑料。實際上這個縣的財政收入才4.25億,卻要投入45億打造“東方迪拜”,而且確實已經聘請了壹個參與迪拜設計的設計師來擔任總設計師。

而中國想打造“東方迪拜”的城市不止這壹家,據統計中國多地的十余個項目提出了打造“東方迪拜”的口號。

想打造“東方迪拜”不奇怪,因為敢於大拆大建的官員獲得了政績和口碑的雙豐收

小縣城喊出大口號,是有原因的。因為近年有壹種趨勢,就是敢於大拆大建的官員,不僅因發展了GDP而獲得了政績,也因改造城市而獲得了口碑,甚至在落馬後都成了“好貪官”。洛陽落馬官員孫善武、重慶落馬官員雷政富,在當地都口碑極佳,二人獲得聲譽的***同原因就是大搞建設,使城市面貌煥然壹新。而大同原來的“造城市長”耿彥波更是受到“萬民擁戴”,仕途上也獲得升遷。

“造城市長”獲得擁戴

大拆大建需要錢,地方政府普遍借債搞建設

耿彥波的“造城運動”為大同留下了百億債務,而這只是中國各地方政府借錢搞建設的縮影。2011年的審計指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萬億元,而到目前這個數字是多少呢?各界普遍的估算是已經超過20萬億。

中華企業家聯合會會長保育鈞認為,目前地方債務的數額可能超出中央預期。因為,2011年的審計3月啟動、6月就公布了結果;而今年8月啟動的地方債務審計,到目前還遲遲不公布結果,這可能說明情況很嚴峻。而本月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實際上證實了“情況嚴峻”,會議在明確明年工作任務時首次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該任務位列明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的第三位。

其實防止地方債務風險的工作早就在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指出,地方平臺貸早在2011年就開始被整頓,銀行表內對此限制貸款、占比只能下降不能增加。

但實際上,地方政府通過項目公司的模式走表外理財產品的通道,依然能夠融到資金大搞建設。有媒體考察了某股份制銀行公布的季度理財產品信息披露報告,結果發現該行處於投資期內的71只信托受益權類理財產品中,約20只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包括地方融資平臺項目,還有壹部分則投向了類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國有銀行也有此問題,壹家國有銀行公布的信托貸款型理財產品投向顯示,該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包括貴州高速公路開發、湘投控股、青島公路建設集團、大連長興島港泰城建投資有限公司等地方融資平臺公司。

基建、開發吞沒天量資金,錢焉能不“緊”

實際上,有業內人士稱銀行理財是這類以城市基建為投資目的的債務最大的買單者。基建、開發不僅本身就需要天量資金,而且這些資金用起來非常昂貴,7%的利率經過銀行等中介的手給到地方政府,利率至少要達到10%左右。由此可見地方政府要背上多重的償還壓力,可現任官員只管借,該還的時候他早不在此地了,他可以做借錢的受益者卻不用做風險的承擔者,這種權責脫節驅使地方官員對資金獅子大開口,這種強勁的需求是造成“錢緊”的重要原因。

房地產的開發熱潮是造成“錢緊”的另壹原因

資金是如何通過理財產品流向房地產開發的

今年7月,壹部叫《同業鴉片》 的金融小說在網上流傳,其作者是壹位金融業資深人士。金融業界普遍認為這本小說“太真實了”,顯然是借假說真。小說中介紹了壹次銀行和房地產公司的合作:甲房地產公司拿到了壹個大項目,想從A銀行貸款。由於調控政策不允許銀行給房地產行業貸款,所以A銀行需要通過自己的信托公司給甲公司註資,為了進壹步避開監管,又請B銀行協助。辦法是讓B銀行發售理財產品吸收資金,然後把資金註入信托公司,輾轉交到甲公司手中。最後結果是A銀行得到超額利息收益,甲公司得到資金,B銀行得到 “過橋費”。

說這樣的“橋段”真實,是因為有事實支撐。根據《中國證券報》最近的調查,今年以來成立或者發行的房地產類信托產品的資金規模占比最高。“我們現在都喜歡發行房地產類信托產品,主要是信托普遍給投資者的收益率在10%左右,信托公司會加3個百分點的價格,發行成本在13%以上。現在除房地產行業以外,很少有行業能夠承受這麽高的融資成本。”西南地區壹家信托公司告訴記者。

信托公司成為房地產重要融資渠道

房地產行業的高利潤吸引大量資金進入,加劇了“錢緊”

雪球財經CEO方三文指出:“從2005年開始的,以房產為代表的資產升值,造就了壹代人的財富盛宴。年度30%以上的漲幅,1:3甚至更高的杠桿,可以支持多高的資產回報率?這能吸引多少資金進入?這個事情的後果當然是資金成本水漲船高。”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北上廣深四大壹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均超過20%,這也是四大壹線城市連續3個月漲幅超20%。在房地產行業如此高的回報之下,資金湧向這個行業而造成金融市場上可用的錢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上一篇:朱如華的任職機構
  • 下一篇:文獻檢索作業答案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