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關於消費理論與拉姆齊模型

關於消費理論與拉姆齊模型

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作為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壹個重要理論,具有其兩重特性。壹方面,它從資本主義制度出發,服務於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另壹方面,要使經濟擺脫危機而得以順利增長,它必然在壹定程度上揭示出市場經濟的壹般運行規則。本文試圖通過對凱恩斯消費理論的述評,指出其缺陷所在,並揭示其合理的因素,以供我國消費管理借鑒。

壹、凱恩斯消費函數理論概要

為了評述的方便,首先需要對凱恩斯消費函數理論本身進行概述。縱觀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下簡稱《通論》)中有關邏輯順序,可將其消費理論簡要概述如下:

(壹)把消費量(c)與就業量(n)連接起來。認為壹定水平的就業量決定壹定的消費量。(《通論》第79—80頁)。

(二)設壹定的收入決定於壹定的就業量。即“在本書範圍內,真實所得之變動原因,僅限於壹特定資本設備上就業人數之增減,故真實所得隨就業人數之增減而增減”(《通論》第98頁),這樣又把收入(y)與就業量(n)聯結起來。與第壹步相結合,從而把消費與收入聯系起來。

(三)討論消費與收入等因素的關系,定義消費傾向(函數), c[,w]=x(y[,w])。

社會的消費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數量。

(2)客觀環境因素。1)工資單位之改變;2 )所得與凈所得之差別;3)資產的貨幣價值的變動;4)時間貼現率;5 )財政政策之改變;6)個人對未來收入的預期。 以上除工資單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內都不會有太大變動,所以對消費也不會有重大影響。因此,消費是真實所得的較穩定的函數。

(3)主觀因素。首先分析影響儲蓄動機的因素,包括謹慎、 遠慮、計算、改善、獨立、企業、自豪與貪婪。然後從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響消費的主觀因素為享受、短見、慷慨、失算、炫耀與奢侈,等等。這些因素取決於制度、傳統、資本技術設備等影響,而在短期內不易發生變化,即可看作既定量。這樣,再壹次證明了消費是收入的穩定函數,這裏的收入當然是指現期的絕對收入水平。

(四)定義邊際消費傾向。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於增加消費的比例。0〈dc[,w]/dy[,w]〈1,邊際消費傾向呈遞減規律,小於平均消費傾向。“當社會之真實所得增減時,其消費量亦隨之增減,但後者之增減常小於前者。”(《通論》第98頁)。

以上構成凱恩斯消費函數理論的主要內容,被稱為“絕對收入假說”。

(五)由邊際消費傾向推出乘數理論,說明邊際消費傾向的遞減,導致有效需求不足,導致國民收入小於充分就業均衡,導致失業,這又回到他分析的出發點。

二、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在其總理論中的地位及其缺陷

凱恩斯指出:《通論》“分析之最終目的,乃在發現何者決定就業量。”“就業量定於總供給函數與總需求函數之交點。總供給函數主要系於供給之物質情況,其中道理大都已為人熟知。”但是“壹般人卻忽視了總需求函數之地位,”(《通論》第79頁)。所以,凱恩斯的重點放在總需求如何決定就業量這方面。

凱恩斯通過三大基本規律的揭示來說明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基本規律即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預期邊際收益率遞減規律和人們的靈活偏好。三者導致人們將收入以貨幣形態保持在手中,而消費和投資則減少,因而減少了有效需求,結果使經濟出現小於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均衡。

在凱恩斯理論的這三大支柱中,以其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最為根本。他固然把有效需求不足分為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但他認為前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而後者最終不過是前者引導出來的派生現象。因為“消費乃是壹切經濟活動之唯壹目的、唯壹對象”(《通論》第90頁),“資本不能離開消費而獨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費傾向壹經減低,便成為永久習慣,則不僅消費需求將減少,資本需求亦將減少。”(《通論》第92頁),由此可見消費理論在其理論中獨特的基礎地位。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的揭示,使推翻薩伊定理有了理論基礎。薩伊定律認為總供給恒等於總需求,即“供給會自行創造其需求”。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說明了消費的增減不如收入增減之甚,從而打破了供給恒等於需求的教條,克服了理論觀念上的障礙。承認市場調節會帶來盲目失衡,即會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和失業問題,從而為他的整個就業理論奠定了前提和基礎。同時,幾乎所有解決需求不足,增加就業的辦法都與消費有關,由此也可見消費理論在其整體理論中的重要地位。

消費理論的重要地位,還表現在通過邊際消費傾向的揭示,建立了乘數理論,從而為進壹步分析經濟增長和周期理論奠定了基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作為經濟的內在穩定器,其波動的幅度比收入的波動幅度較小,從而說明經濟波動主要是由投資波動引起的。另外,邊際消費傾向的提出致使乘數可以計算,乘數:k=1/(1-邊際消費傾向),這為進壹步分析增長周期理論提供了定量工具。

然而,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畢竟還存在著根本性的缺陷:

第壹,凱恩斯理論建立在主觀的心理分析基礎之上,而且邏輯也較不嚴密。在概括消費傾向遞減規律時,把它稱之為“正常心理法則”(《通論》第98頁)。雖然也指出尚須若幹修正,但也不是難事。但對此卻再沒有更充分的證明或修正了。只是歸結為“人類天性”。作為經濟理論的支柱建立在心理分析基礎之上難以令人信服。

第二,凱恩斯局限於總量分析,只看到收入影響消費的現象,而不能進壹步揭示影響消費的收入背後是收入的分配,進而是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相互關系。所以,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揭示收入分配和消費的結構差異及其資本家和工人的階級差異,而只是籠統地稱“公眾”、“居民”,雖也提及“富人”與“窮人”但也只是細枝末節。

第三,由其理論得出的許多結論也是不合情理的。如戰爭、地震之類都可解決失業問題等等。這裏,值得指出的是,這些論斷看上去“奇怪荒謬”,但在凱恩斯理論中則是順理成章的,由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斥之為不近人情,凱恩斯由人之天性為基礎,結果推出不合人情的結論,足以促使後來者對其理論本身的反思了。

拉姆齊法則( Ramsey Rule )

拉姆齊在政府不能征收歸總稅的前提下給出了對不同需求彈性的商品如何征稅才能做到效率損失最小的原則。

壹、基本思路:邊際稅收的效率損失相等

循經濟學中常用的邊際分析方法,不難發現,要想使對不同商品課稅所帶來的總體效率損失最小,只有當從不同商品征得的最後壹單位稅收所引起的效率損失都相等的情況下才行。也就是說,只要從某種商品征得的最後壹單位稅收引起的效率損失大於其他的商品,那麽就還有可能通過改變征稅辦法降低效率損失,只要適當降低該商品稅率,提高其他商品稅率,就能夠實現效率損失最小化。因此,效率損失最小的原則可以表述為邊際稅收效率損失相等原則。

在這壹原則下,可以使用代數方式,也可以使用幾何方式,得到拉姆齊法則的兩種表述,壹種稱為逆彈性法則,另壹種稱為需求等比例遞減法則。

二、逆彈性法則( inverse elasticity rule )

為保證效率損失能夠最小,該法則要求,兩種商品的稅率應與其需求彈性成反比。具體推導過程如下:

設有兩商品 x 和 z ,補償需求彈性分別為η cx 和η cz ,兩種商品的稅率分別為 tx 和 tz ,現要了解 tx 和 tz 要具備什麽樣的關系,才能使從兩種商品課稅引起的效率損失最小。由第幾章可知,對兩商品課稅的效率損失分別為:

CL x =1/2tx 2 # η cx # P x # Q x 式 7-1

CL z =1/2tx 2 # η cz # P z # Q z 式 7-2

設政府追求使( CL x +CL z )能夠最小,同時還能征得壹定的收入,設為 R ,即:

min{1/2tx 2 # η cx # P x # Q x +1/2tx 2 # η cz # P z # Q z } 式 7-3

受制於 tx # P x # Q x +tz # P z # Q z =R 式 7-4

建立拉格朗日函數 L

L=1/2tx 2 # η cx # P x # Q x +1/2tx 2 # η cz # P z # Q z + ( R- tx # P x # Q x -tz # P z # Q z ) 式 7-5

為求式 7-5 最小化,需就 L 分別對 tx 和 tz 求偏導,並令其等於零,有:

L

=tx # η cx # P x # Q x - λ # P x # Q x =0 式 7-6

tx

L

=tz # η cz # P z # Q z - λ # P z # Q z =0 式 7-7

tz

簡化後得:

tx

=

η cz

tz

η cx

式 7-8

式 7-8 表明,對不同補償需求彈性的商品課稅,要想做到效率損失最小化,各自稅率之比應該等於其補償需求彈性之比的倒數,即遵循所謂“逆彈性法則”。這壹法則也可利用幾何圖形近似地推出。

幾何圖形推導逆彈性法則的思路,有兩個主要問題:壹是為便於利用幾何圖形進行分析,它利用平均稅收的效率損失代替邊際稅收的效率損失,但易於證明,對於線性需求曲線,使平均效率損失最小化的稅收也會使邊際效率損失最小化。二是為便於幾何分析,在計算彈性時並不像通常那樣,使用價格變化前的價格和數量,而是選擇價格變動前後數值較低的價格和數量。給出以上兩點說明會有助於對下面推導的理解。

如圖 7-1 ,設供給有充分彈性,兩商品需求曲線分別為 D x 和 D z ,設商品 x 的需求彈性低於商品 z ,在稅率 t 下,彈性大的商品 z 的效率損失為三角形 abc ,稅額為 bcP 1 P 0 ;彈性小的商品 x 的效率損失為三角形 ade ,稅額為 de P 1 P 0 。由圖明顯看出,對低彈性商品課稅率 t ,可征得的稅額要大於對高彈性商品征同樣的稅率下可以得到的稅額;同時,前者的效率損失還小於後者。所以,極端的的結論是只對 x 征稅才好,但考慮必須對兩種商品同時征稅,那麽,理想的原則是做到讓每壹單位稅收的效率損失相等,否則,就可調整稅率,降低總的效率損失。每單位稅收的效率損失可用三角形的面積除以稅額得到。設對商品 x 和 z 分別課征稅率 tx 和 tz ,每單位稅收收入引起的效率損失分別用 AEL x 和 AEL z 表示,再設 D x 和 D z 的需求彈性分別為η cx 和η cz ,可推導如下:

AEL x =

ade

=

1/2 △ P # △ Q x

=

1/2tx # P 0 # △ Q x

=1/2tx #

△ Q x # P 0

=1/2tx # η cx

de P 1 P 0

△ P # Q x

△ P # Q x

Q x # △ P

式 7-9

AEL z =

abc

=

1/2 △ P # △ Q z

=

1/2tz # P 0 # △ Q z

=1/2tz #

△ Q z # P 0

=1/2tz # η cz

bc P 1 P 0

△ P # Q z

△ P # Q z

Q z # △ P

式 7-10

令 AEL x =AEL z ,可得式 7-11 。

tx # η cx = tz # η cz 式 7-11

可見,式 7-11 與式 7-8 完全相同,即為實現效率損失最小化,稅率應該按照使其稅率之比等於其補償需求彈性之比的倒數的原則確定。

P

c e

P 1 = ( 1+t ) p 0

b d a

p 0

D z

D x

Q x Q Z Q 0 Q

圖 7-1 逆彈性法則的幾何說明

三、等比例遞減法則

對拉姆齊法則的另壹種表述的政策含義更加簡明,它要求,為使稅收引起的效率損失最小,不同商品稅率的確定應使對兩種商品的需求同比例地減少。

首先,根據式 7-11 ,然後考慮對其中的補償需求彈性加以簡化,由於彈性公式中的分母是價格的相對變化,在供給彈性無窮大的假定下,稅率的大小正好等於稅收引起的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化,所以可將式 7-11 寫成下面的形式。

tx #

△ Q x / Q x

=

tz #

△ Q z / Q z

式 7-12

tx

tz

也就是:

△ Q x

=

△ Q z

Q x

Q z

式 7-13

因此,做到效率損失最小並不要求對不同的商品課征統壹的稅率,而是要求使不同的商品稅後需求量的變動比例能夠統壹。

四、對拉姆齊法則的簡要批評

拉姆齊法則對最優商品稅問題提出了極有價值的理論見解,但這並不表示它是完美無缺的。主要的批評集中在它並沒有完全解決前面已指出的效率損失研究中的各種遺憾,比如,它只考慮了結合不同商品的需求彈性確定最優稅率的問題,仍然沒有考慮商品之間可能具有替代或互補的關系;也沒有專門處理閑暇這類商品的征稅問題;按照它的逆彈性法則,雖然可以更為準確地確定不同商品之間理想的相對稅率,但是,如果有壹種無彈性的商品,該法則仍會贊同把所有的稅收都加到它頭上;而這樣壹來,就又暴露了它的壹個最為嚴重的問題,忽略收入分配。下面我們就對這裏提到的對閑暇的課稅問題和收入分配問題再作壹些具體分析。

  • 上一篇:莊智淵和莊則棟有關系嗎
  • 下一篇:餐館菜譜怎麽制作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