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浪漫音樂與新浪漫音樂

浪漫音樂與新浪漫音樂

樓主似乎是在寫論文

看了大家答的,所說的就是那個意思,我現在說說我的壹些看法

1.浪漫時期交響樂的發展及特點

浪漫早期:1810~1830年 浪漫中期:1830~1850年 浪漫的仿古典主義1850~1900 三個階段,壹般都從舒伯特開始算。雖然舒伯特的音樂仍然有很濃的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遺風,可是也洋溢著小巧、溫和、剎那間誘惑、感奮和幾近不真實的幸福感,是古典之後第壹股令人陶醉的浪漫氣息,所以大家習慣稱他為“古典的浪漫者”。韋伯也是浪漫派的代表,在經受貝多芬、莫紮特的影響後,這兩位作曲家特別表現出浪漫風格的纖巧、細膩的壹面。

中期的代表是門德爾松、舒曼,兩人都在主觀的特殊風格之外,***同傳達這個浪漫時代精神,秉承了貝多芬的純粹、絕對,發展了具有優美形式的交響曲。到了勃拉姆斯,浪漫的本質更加精密濃縮。如: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浪漫的痛楚”只是在情緒上反映出來,到了勃拉姆斯則已經是感官的傷痛了。

柏遼茲及李斯特則選擇性的領悟貝多芬標題描繪的啟示,而發展了豐富內容的交響詩,“大自然”對浪漫時期的影響是很深的,連壹向重視形式美的交響曲也不例外,這種反映有時較為直接(如:門德爾松的《蘇格蘭》、《意大利》交響曲),有時則較抽象(如舒曼的《春》、《萊茵》)。而強調大自然的同時、也為日後的民族主義的興起播下了種子。

仿古典主義(也叫後浪漫主義)著名作曲家首推布魯克納和勃拉姆斯。布魯克納交響音樂的兩大特色是宗教情操以及“擬管風琴聲響”。主要是因為奧地利天主教19世紀過度封建保守,所以才會有布魯克納的清秀寡欲的交響世界之呈現。他對教義不曾疑惑的信仰,簡直就是個任勞任怨的老農民,無論何種情況都沒埋怨過自己的生活。這並不是說他沒有矛盾,而是他懂得如何將它埋藏在心底,永不冒出。

對布魯克納影響最深的是瓦格納,尤其在和聲及管弦樂方面,可布魯克納壹向習慣閉著眼睛聽瓦格納的樂劇,舞臺上的壹切都與他無關,他把樂劇的音樂靈性化了。勃拉姆斯雖然跟布魯克納同住維也納,但二人感情不甚融合。勃拉姆斯來自德國北部的基督教家庭,他矛盾的性情是無法深埋心底的,他對燃燒在心中的烈火,因無法熄滅而感到恐懼,他寂寞而且動漾不定的心靈無法安頓,這都能從他貫有的搖擺、沈重、模糊的節奏中感受得出。

維也納交響樂在經歷了布魯克納及勃拉姆斯之後,唯壹能將其整合並推向高潮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馬勒。馬勒身處頹廢思潮彌漫的世紀末,現實的沖突、摩擦(生)及隱退的回憶往昔美好的時日(死),是他作品裏不斷交替出現的主題,那瀕臨神經質邊緣的音樂美,壹方面把後期浪漫的狂喜與炙痛表達得淋漓盡致,也為現代音樂的新任務勛伯格鋪墊好了出場的紅地毯。

2.新浪漫主義音樂

(對於這個時期的音樂我聽得不多,就聽了巴伯的《為弦樂而作的柔版》、《交響曲》等)

新浪漫主義是在20世紀70年代起出現的壹種流派,通常這種音樂有調性,但此時的調性並不等同於“***性寫作”時期的和聲、結構和調性,而是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結合,用新穎的音樂語言對50、60年代盛行的過於理智和抽象音樂的序列音樂進行否定,音樂中開始強調情感的表現,以不同的程度來應用調性,註重浪漫主義風格。這就是新浪漫主義音樂。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意大利的貝裏奧和他的《交響曲》、美國的克拉姆和他的《大宇宙》、《夏夜音樂》,巴伯《弦樂柔版》、《交響曲》,羅奇伯格《交響曲》、《鋼琴組曲》,德國的亨策和他的《雅各布之夢》等。

查到壹些資料:

盧恰諾·貝裏奧Berio, Luciano

(1925年生於意大利的奧內利亞,現在的因佩裏亞)。意大利作曲家。在米蘭學院師從蓋迪尼(Ghedini)至1951年,然後在坦戈伍德(Tanglewood)從達拉皮科拉(Dallapiccola)學習序列技巧。1955年與馬代爾納(Maderna)在意大利廣播電臺***建電子音樂實驗室,在該室工作至1961年。1963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亞執教,1965年起在朱利亞德學校執教,1971年返回意大利。作品受到序列主義、電子手法和隨機音樂的影響。他獨特地發展了“拼貼”技巧,借用其他作曲家的音樂片段或模仿他們的風格特征。如在《交響曲》(Sinfonia)中,貝裏奧摘用了馬勒第二交響曲,瓦格納的《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拉威爾的《圓舞曲》(La Valse),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中的素材。在《迷宮Ⅱ》(LaborintosⅡ)中,街頭叫賣聲、驚嘆聲和牧歌、爵士樂的因素混合在壹起。另外壹首拼貼作品是《獨奏會Ⅰ》(Recital Ⅰ)(獻給卡西Cathy),這是為他前妻,女高音卡西?伯布裏安(Cathy Berberian)所作的幾首作品(如《主顯節》(Epifanie)和《順序3》(Sequenza 3))中的壹首。為不同樂器所作的壹系列《序列曲》(Sequenza)基本上是機遇音樂。在《圓圈》(Circles)中,歌唱者可以唱譜上標明的音高,也可以唱相近的音高,任她自選。貝裏奧年青時曾在米蘭壹個小型巡回歌劇團中任指揮,因此,對戲劇音樂始終抱有熱情,雖然他創作的戲劇作品迄今為止都是別出心裁的。

塞繆爾·巴伯Barber, Samuel

(1910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西切斯特;1981年卒於紐約)。美國作曲家。6歲時彈鋼琴,7歲作曲。14歲時作為第壹批特準學生進入費城柯蒂斯專科學院,1925-34年師從斯卡萊羅學習作曲,1926-31年從伊莎貝爾·文吉羅娃學習鋼琴,1926-30年從埃米利奧·德戈戈爾紮學習聲樂。1928年與吉安·卡洛·梅諾蒂(Gian Carlo Menotti)相識後,其友誼持久而富於成果。1933年起他的作品開始公演,最值得註意的是為阿諾德的詩《多佛海灘》(Dover Beach)配樂(他本人演唱其中的男中音聲部)和他的大提琴奏鳴曲(他本人演奏鋼琴部分)。1935年獲普利策獎學金,1936年獲美國學院的羅馬大獎。同年他的第1交響曲於羅馬首演,指揮莫利納裏。托斯卡尼尼於1938年指揮巴伯的《弦樂柔板》(Adagio for Strings)(原為弦樂四重奏的慢樂章)和第壹首《隨筆》(Essay for Orchestra),隨後幾年他的作品在紐約、波士頓和費城由瓦爾特、庫謝維茨基、萊因斯多夫、米特羅普洛斯、奧曼迪和梅塔指揮首演。他的四幕歌劇《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臺本作者澤菲雷利,是紐約林肯中心的新大都會歌劇院為了於1966年9月舉行開演典禮而約寫的。

巴伯的音樂具有歐洲傳統風格,而不是特殊的“美國味”。音樂語言比較保守,富於旋律性、優雅和華麗。在《伐奈莎》和女高音和樂隊曲《諾克斯維爾:1915年之夏》(Knoxville:Summer of 1915)中可以最清楚地聽出他的抒情性,他的浪漫主義則充他顯示在《多佛海灘》、大提琴奏鳴曲和第1交響曲中。他鋼琴奏鳴曲由霍羅維茨首演,是壹首輝煌的炫技作品。幾部歌劇最初反應冷淡,但聽眾態度逐漸轉變,而協奏曲和歌曲效果極佳。

喬治·克倫姆Crumb, George

(1929年生於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敦)。美國作曲家。1959-64年在博爾德的科羅拉多大學教授鋼琴與作曲。1965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音樂系任教,並於1983年成為該校人文學教授。音樂極有個性。早期受威伯恩影響,後對新音響感興趣,並采用有時支離破碎、有時全憑機遇的作曲技巧,但並不追求畸形效果,他表達的思想仍然是清晰易懂的。如在1972年的壹組為擴間鋼琴用的幻想曲《大宇宙》(Makrokosmos),其中用不了許多特別的鋼琴手法,效果十分富有詩意。

喬治·羅奇伯格Rochberg, George

(1918年生於新澤西州帕特森市)。美國作曲家。1939-42年於紐約曼內斯音樂學校隨曼內斯和塞爾學作曲;1945年就學於蒂斯專科學院,師從斯卡萊羅。1948-54年任柯蒂斯專科學院教師;1961-68年任賓夕法尼亞大學音樂系主任,1968年起任音樂教授。他曾受馬勒和勛伯格的影響,其音樂發展為獨特的序列主義風格,但後來又回到有調性上來。寫過許多評論文章。

漢斯·維爾納·亨策Henze, Hans Werner

(1926年生於威斯特法裏亞的居特斯洛)。德國作曲家、指揮家。1942-44年在不倫瑞克國立音樂學校、1946年在海德堡求學。1946-48年間私人從師於福特納(Fortner);1948年在達姆施塔特跟萊博維茨(Leibowitz)學習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1950年在威斯巴登任赫塞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音樂指導。1953年定居意大利。60年代中在政治上走向極左,此後的作品很多都反映了他的激進理想與信條。音樂風格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表現出他天賦的豐富想象力和不拘繩墨的性格。他不僅是壹位德國作曲家,也可說是壹位法國和意大利作曲家。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或機遇音樂的風格他用來都是得心應手。創作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而富聲色美。具有豐富而細膩的聲音色彩和嫻熟的合唱寫作技巧。

電腦裏有篇有關羅奇伯格的文章(多元音樂風格的沖撞與整合

羅奇伯格鋼琴組曲——Carnival Music, IV. “Sfumato,” 之解析)

如果需要,可以傳給妳

《行星》組曲是壹部龐然巨著,整個作品分為七個樂章,並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樂隊編制也異常龐大,啟用了壹般很少登臺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在最後樂章中還加用了壹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亦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如此眾多的樂器的組合產生了豐富的音響色彩,如在“火星”樂章的壹段音樂中,樂隊的全奏展示出了地震山搖的氣勢。但也許正是由於《行星》組曲本身及其樂隊編制過於龐大,這部作品壹般很少全曲演奏,而通常僅演其中的三五個樂章,有時則是單獨演奏壹個樂章。

就《行星》組曲的意義來說,該曲與天文學無涉,而僅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國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術之上的,關於這壹點,霍爾斯特在1920年全曲公演時是這樣對記者說的:“這些曲子的創作曾受到諸行星的占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系。如果需要什麽音樂上的指引,那麽,尤其是從廣義上來說,每壹曲的小標題便足以說明問題了。例如,木星帶來通常所說的歡樂,以及與宗教的或民族的慶典活動有關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土星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衰退,它也標誌著理想的實現;水星則是心靈的象征。”

第壹樂章 火星——戰爭使者

霍爾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這壹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作曲家的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確實,這壹樂章的音樂,尤其是由打擊樂器和弦樂器弓桿擊弦奏出的蠻橫、激昂的漸強節奏型,給人以壹種咄咄逼人的緊迫感,並暗示出軍隊在行進。樂章的第壹主題壓抑而帶有挑釁性,由大管和法國號奏出。

音樂開始時富有特征的弱奏(p)節奏型隨著這第壹主題的嘶鳴而逐漸增強力度,當它達到極強(fff)時,在銅管樂器上迸發出樂章的第二主題。這種效果可以概述如下:兩支充滿殺機的軍隊在相互逼近,到處是刀光劍影,而當它們終於接觸時,壹場短兵相接的廝殺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戰爭在繼續,管風琴的加入把音樂推向了新的高潮,這時,B調大號和C調小號奏起了進軍的號角。

然而,這並不是勝利的號角,隨著木管樂器與弦樂器以低沈壓抑的、嗚咽般的音響在第二主題上的展開,以及各主題的殘暴蠻橫的再現,展開了壹幅更為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

第二樂章 金星——和平使者

由於上壹樂章兇殘的戰爭音樂的對比,這壹樂章越發顯得寧靜安謐了。它使人想起了壹個沒有電閃雷鳴、遠離戰爭喧囂的世外桃源,這裏到處呈現出壹派和平安樂的景象。樂章壹開始,法國號呈示出壹支上行旋律,長笛和雙簧管則以壹串串和弦與之應答。

音樂的發展是極其富有詩意的:長笛與法國號上的延音猶如秋天的蟬鳴;兩架豎琴的壹串串和弦仿佛是清澈的溪水在流淌;鐘琴與鋼片琴的下行音型宛若噴湧的清泉。在這種氛圍中,獨奏小提琴唱起了壹支動人的情歌,整個樂章隨後的發展也就是建立在這個主題之上的。

第三樂章 水星——飛行使者

據說,水星是帶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竊賊的保護神,因而,這壹樂章的音樂異常機敏靈活,是壹首急板詼諧曲。樂章以帶弱音器的弦樂器和木管樂器上快速進行的音型開始,接著,雙簧管和英國管呈示出第壹主題那輕捷而俏皮的旋律。可以說,這就是信使的寫照,他正忙碌於走家串戶,為人們帶來福音與歡樂。

第二主題的旋律帶有民歌風格,表現出人們為飛行使者的光臨與他所帶來的信息而歡慶歌舞的情景。

第四樂章 木星——歡樂使者

與其他樂章相比,這壹樂章構思宏大,篇幅也較長。整個樂章可分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從小提琴快速的碎弓中開始,在它的引導下,第壹主題帶著極大的熱情噴薄而出,其歡樂的氣勢異常浩蕩,似乎把天庭也震動了。

歡樂的情緒猶如壹幕幕場景,此起彼落,綿亙不絕。而在這些“場景”之間,每每有壹個銅管樂器奏出的歡樂的固定樂思,它像號角壹般,宣告著新的歡樂的降臨。樂章的第二主題是壹個歌唱性旋律,由六支法國號及弦樂器組奏出。

第三主題是壹支端莊的民間舞曲,先由法國號奏出,隨後在木管樂器組、弦樂器組和銅管樂器組之間傳遞。

進入第二部分後,速度由快板轉為行板,音樂也變得格外莊嚴,並充滿著霍爾斯特所說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整個第二部分由壹首虔誠的頌歌構成,它那侃侃而述般的進行,使人想起教堂裏唱詩班吟唱的贊美歌。

第三部分又回復到快板速度,開始三個主題的簡短再現再度掀起民間節慶般的高潮後,樂草以壹個雄偉的短小尾聲作為結束。

第五樂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樂章是《行星》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壹,也是較常單獨出奏的段落。樂章以長笛、大管和兩架豎琴奏出的由兩個鄰音的交替構成的固定節奏作為開始,它象征著老年人瞞珊、滯重而單調的步態,同樣這也是時光消逝與體力趨向衰退的寫照。在這個背景上,低音提琴奏出了哀嘆般的動機,它逐漸發展成由次中音長號奏出的樂章中唯壹的壹個主題。正如霍爾斯特明確指出的那樣,這個主題不僅表現“肉體的衰退”,同時還意味著“理想的實現”。

在這個主題的基礎上,樂曲展開了富有層次的變奏。這裏有深沈的思慮與希望,也有葬禮進行曲般的節奏和晚禱的鐘聲,還有對往昔的美好幸福的追憶。

第六樂章 天王星——魔術師

這段音樂也是《行星》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爾斯特在這裏運用了變幻無常的調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變化等現代作曲手法,從而達到了撲朔迷離的魔幻般的效果。音樂壹開始是銅管樂器奏出的壹個動機,這是魔術師的形象——神秘而難以猜度,恐怖而帶有不祥之兆。

樂章的主要主題是大管斷奏奏出的壹個中邪般跳躍疾走的旋律,它吸引了其他各樂器組加入到這壹行列之中。

在這個“跛足行進”的背景上,又出現了兩個主題,前者忙碌不堪,後者趾高氣揚。

音樂逐漸進入高潮,忽然又戛然而止,化作短笛、長笛和單簧管上壹連串瑣碎的下行音型。走音鼓亢奮的節奏似乎是魔術師的新咒語,它帶來了壹個新的樂段,並把音樂推向了新的高潮。

忽然,管風琴上響起了壹個怪誕的滑音,就像是壹道閘門擋住了音響的巨流,使節奏變得低沈遲緩,使高潮化作了幾個單薄的長音。這個樂章就是在這種令人不安的氛圍中結束的。

第七樂章 海王星——神秘主義者

“海王星”這最後壹個樂章在給人以嫻靜溫柔之感的同時,又表現出神秘莫測與朦朧的太空景象,樂章的第壹主題就是以這種色調構築起來的。

霍爾斯特以鋼片琴、豎琴和小提琴琶音的大量運用,成功地渲染出壹種迷茫的神奇景象。音樂從行板轉入小快板後,在人聲與弦樂器和聲的伴奏下,單簧管非常柔和地呈示出第二主題。

為了取得他所需要的效果,霍爾斯特在總譜上特地註明了對合唱隊的安排:“合唱隊應置於舞臺邊鄰近的房間內,房門要開著,直到全曲的最後壹小節,這時門要輕輕地、靜靜地關上。合唱隊、門,以及可能需要的任何壹些副指揮,都要用屏幕與聽眾隔開。”

(未完待續)

  • 上一篇:少年中國說原文全文
  • 下一篇:機械機電類專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