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數學小故事壹年級下冊

數學小故事壹年級下冊

A. 小學壹年級的數學小故事有哪些

1、小松鼠要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壹天小松鼠背著壹個大袋子,來到森林裏,對松樹爺爺說:請吧妳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妳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壹邊摘壹邊唱歌,不壹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妳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妳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妳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麽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麽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裏去掉知道的壹個部分數,就得另壹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2、小朋友們妳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壹次老師教完加法後想休息壹下,所以便出了壹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為學生們必然會安靜好壹陣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妳可知道他是怎麽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有壹百個101,但算式重復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於5050。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3、雞兔同籠妳聽說過“雞兔同籠”的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壹。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幹只雞兔同在壹個籠子裏,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妳會解答這個問題嗎?妳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只雞、每只兔壹半的腳,則每只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只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裏有壹只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這壹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4、唐僧師徒摘桃子

壹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妳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妳。我們每人摘的壹樣多,我筐裏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妳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妳。我筐裏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妳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妳。我筐裏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妳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是多少呢?

B. 小學壹年級數學小故事

小亨利家境貧寒,他每天放學後到街頭給人擦皮鞋,掙錢補貼家用.

壹天專,壹輛轎車停在小亨利屬的旁邊,車上下來壹個胖老板.

小亨利迎上前去,對胖老板說:”先生,您只要花10美分,我就可以把您的皮鞋擦亮.

胖老板白了壹眼:”不需要,”

小亨利眼睛壹眨,想出了主意.

”先生,我願意為您免費服務壹次.”

”這樣啊,我接受.”

當小亨利擦完壹只皮鞋後,胖老板立即把另壹條腿伸了過去.

小亨利對胖老板伸出兩根手指:”第二次服務20美分.”

”那就算了吧.”胖老板氣哼哼地站了起來,低頭壹看,發覺自己的兩只皮鞋壹只亮壹只不亮.

胖老板出於無奈,不得不重新坐下:”我答應付20美分,妳快點把另壹只皮鞋擦亮.”

C. 壹年級數學小故事20字

1、數學小故事——找零錢

壹家手杖店來了壹個顧客,買了30元壹根的手杖.他拿出壹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裏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後出門去追那個顧客,並把他抓住說:“妳這個騙子,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妳找頭20元,妳又拿走了壹根手杖,妳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

這個顧客卻說:“壹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妳換零錢時妳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妳70元.”

請妳計算壹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裏要補充壹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麽***騙得了多少錢?

2、故事:猴子撈帽

壹群猴子在井旁玩,壹陣風將壹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裏,他招呼來18個小夥伴,從井上方的松上壹個接壹個去撈帽子,有4只猴子沒有上樹,就撈著了帽子,問:是幾只猴子上樹下井接在壹起把帽子撈上來的?

3、故事:蝸牛何時爬上井?

壹只蝸牛不小心掉進了壹只枯井裏,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壹只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這裏只能在這裏生活了。我已經在這裏生活了許多年了。蝸牛望著又老又醜的癩蛤蟆,心裏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裏。”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裏,我壹定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妳小小年紀。又背負著這麽重的殼,怎麽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壹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終於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著想著不知不覺睡著了,早上,蝸牛被壹陣呼嚕聲吵醒了,壹看,原來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裏壹驚:“我怎麽離井底這麽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壹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後堅強的蝸牛終於爬上了井臺。聰明的小朋友妳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臺的嗎?

D. 壹年級數學小故事50個字

猴子撈帽

壹群猴子在井旁玩,壹陣風將壹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裏,他招呼來18個小夥伴,從井上方的松上壹個接壹個去撈帽子,有4只猴子沒有上樹,就撈著了帽子,問:是幾只猴子上樹下井接在壹起把帽子撈上來的?

“0”與“1”的小故事

在神秘的數學王國裏,胖子“0”與瘦子“1”這兩個“小有名氣”的數字,常常為了誰重要而爭執不休。瞧!今天,這兩個小冤家狹路相逢,彼此之間又展開了壹場舌戰。瘦子“1”搶先發言:“哼!胖胖的‘0’,妳有什麽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沒有我這個瘦子‘1’,妳這兩個胖‘0’有什麽用?”胖子“0”不服氣了:“妳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風,想想看,要是沒有我,妳上哪找其它數來組成100呢?”“喲!”“1”不甘示弱,“妳再神氣也不過是表示什麽也沒有,看!‘1+0’還不等於我本身,妳哪點兒派得上用場啦?”“去!‘1×0’結果也還不是我,妳‘1’不也同樣沒用!”“0”針鋒相對。“妳……”“1”頓了頓,隨機應變道,“不管怎麽說,妳‘0’就是表示什麽也沒有!”“這就是妳見識少了。”“0”不慌不忙地說,“妳看,日常生活中,氣溫0度,難道是沒有溫度嗎?再比如,直尺上沒有我作為起點,哪有妳‘1’呢?”“再怎麽比,妳也只能做中間數或尾數,如1037、1307,永遠不能領頭。”“1”信心十足地說。聽了這話,“0”更顯得理直氣壯地說:“這可說不定了,如0.1,沒有我這個‘0’來占位,妳可怎麽辦?”眼看著胖子“0”與瘦子“1”爭得臉紅耳赤,誰也不讓誰,壹旁觀戰的其他數字們都十分著急。這時,“9”靈機壹動,上前做了個暫停的手勢:“妳倆都別爭了,瞧妳們,‘1’、‘0’有哪個數比我大?”“這……”胖子“0”、瘦子“1”啞口無言。這時,“9”才心平氣和地說:“‘1’、‘0’,其實,只要妳們站在壹塊,不就比我大了嗎?”“1”、“0”面面相覷,半晌才搔搔頭笑了。“這才對嘛!團結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語重心長地說。

小松鼠要過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有壹天小松鼠背著壹個大袋子,來到森林裏,對松樹爺爺說:請吧妳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妳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壹邊摘壹邊唱歌,不壹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妳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妳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妳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麽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麽呢?我來幫它好了。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裏去掉知道的壹個部分數,就得另壹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阿凡提的故事

這天,阿凡提騎著他那心愛的小毛驢從外面回來,遠遠就看見家門口站著壹高壹矮兩個人。

“阿凡提回來了!”高個子和矮個子都迫不及待地迎上去,請阿凡提為他們算算五個銅幣該怎麽分。阿凡提笑著說:“啊,兩位先生,我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情,怎麽為妳們算呢?”這兩人說了壹陣子,阿凡提把事情弄清楚了。原來這兩人今天合夥做飯吃,高個子拿出了200克大米,矮個子拿出了300克大米。飯做好後,兩人正準備吃,忽然來了壹個過路人,這個過路人向他們提出了把煮的飯讓三個人吃的請求。結果三人壹起把飯吃完。過路人臨走時,向高個子和矮個子道謝,還留下了5個銅幣作飯錢。可5個銅幣兩人怎麽分呢?矮個子說,他出了300克大米,就拿3個銅幣,高個子出了200克大米,就拿兩個銅幣。可高個子說,這5個銅幣是過路人給他倆的,應該平分,每人拿兩個半銅幣。兩個人算過來算過去,都不知怎樣算才對。

阿凡提告訴高個子和矮個子說:“好辦。依我看,應當這樣分。”阿凡提說出了他的分法:高個子得1個銅幣,矮個子得4個銅幣。兩人聽了非常吃驚,後來在阿凡提講了這樣分法的道理後,他們都很信服,高高興興地走了。

小朋友們,妳們知道阿凡提為什麽要這樣分嗎?原來是這樣的:

因為5個銅幣是壹個人的飯錢,吃飯的是三個人,所以三個人的飯錢應為15個銅幣。這頓飯***用500克大米,那麽100克大米的價錢應為3個銅幣。高個子出了200克大米,按錢算是6個銅幣,他壹起吃飯的,應扣飯錢5個銅幣,所以他只應得1個銅幣。矮個子出了300克大米,按錢算是9個銅幣,他也壹起吃飯的,也應扣飯錢5個銅幣,所以他應得4個銅幣。

E. 壹年級下學期有什麽數學故事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壹天小松鼠背著壹個大袋子,來到森林版裏,對松樹爺爺說權:請吧妳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妳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壹邊摘壹邊唱歌,不壹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 妳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 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 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妳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妳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麽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麽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裏去掉知道的壹個部分數,就得另壹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F. 壹年級的數學小故事

小明買來8個蘋果,送給小紅2個,小剛3個,求小明還剩多少個

G. 寫壹篇關於小學壹年級數學的小故事

我的數學教學小故事

我是在祥雲祥城鎮壹個壩區學校任教,擔任的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聰明的學生壹教基本上能掌握,當然這樣的學生在我的班裏極少,呵呵!不過感覺很安慰;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屢說屢忘,怎麽教他都壹臉茫然,每個班都有這樣的學生,但是心中怒火不知不覺就旺了起來。但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沒有經過篩選,其智商的發展本身就存在著差異,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動手操作,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讓他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充滿著無窮的樂趣。在平時的的課堂教學中,我的做法是:讓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才會敢想、敢問、敢說。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微笑的面對學生,從不板著臉上課,更不對學生大聲訓斥,力求做到尊重每壹位學生,平時教學中,盡量用動作去表示,盡量讓學生學懂,學透,能夠做到舉壹反三,知壹曉十,還要能夠用“聯想”去學習例如:我在教長度單位時單位之間的進率時,讓學生伸出大拇指說千米,伸出食指時說米,伸出中指時說分米,伸出無名指時說厘米,伸出小指時說毫米。而且還依次說出他們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就學會了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在以後的日子裏如學習面積單位、重量單位、人民幣單位、體積單位,只要掌握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後,就能夠“聯想”到長度單位的手法和長度單位進率以及單位之間的互化,這樣學生學起來就非常容易了。例如:在教學學生認方位時,讓學生伸出右手向上指表示北,嘴裏同時說出上北,向下指表示向南,嘴裏同時說出下南,左手向左放平表示向西,嘴裏同時說出左西,右手向右放平表示向東嘴裏同時說出右東……用手勢立即就可以表示出八個方向,學生們學的就既輕松又愉快。在教學中還聯系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來認識方位。例如我在教學“試商”的方法時,先經過兩道例題計算後,請學生思考:對除數四舍時商會怎樣?如何用手勢表示,對除數五入時商會怎樣?如何用手勢表示?讓學生大膽的去想、去說,最後我們壹致確定,認為四舍法調商,可以設為先伸出四指,然後壹彎,再伸出大拇指,接著再轉換為小拇指,邊伸邊說:“四舍法,大調小;”接著五人法,創設為先伸出五指向前壹推,再由小指轉換為大拇指邊伸邊說:“五入法,小調大。”這樣壹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學的有趣,對知識點掌握的又快又好,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的數學知識紮實,喜歡學習數學知識。

教師,是壹個特殊的職業,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為根本宗旨的職業。教師在各方面都起著表率作用,教師用自己的學識、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學生,培養學生。這種教育作用不僅僅表現在課堂上,更表現在以身立教上,既要教人學會做學問,又要教人學會做人,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身教重於言教。

  • 上一篇:七绝之下的西湖十景(来源于网络)
  • 下一篇:爸爸是警察是壹種什麽樣的體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