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

教學設計是指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教案模板,歡迎大家查閱。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明確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養學生實驗、觀察、推理、歸納的科學意識和方法

5、通過對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學習,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並感受先輩大師崇尚科學、勇於探索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在同壹地點,壹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節的重點。

掌握並靈活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是難點。

教學過程

壹、課前提問: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是怎樣的?

二、自由落體運動

演示1:左手擲壹金屬片,右手擲壹張紙片,在講臺上方從同壹高度由靜止開始同時釋放,讓學生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然後將紙片捏成紙團,重復實驗 ,再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

結論:第壹次金屬片先落下,紙片後落下,第二次幾乎同時落下。

提問:解釋觀察的現象

顯然,空氣對紙的阻力影響了紙片的下落,而當它被撮成紙團以後,阻力減小,紙片和金屬片才幾乎同時著地。

假設紙片和金屬片處在真空中同時從同壹高度下落,會不會同時著地呢?

演示2:牛頓管實驗

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顯然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氣阻力。

(2) 從靜止開始下落

實際上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物體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體運動。

三、自由落體運動是怎樣的直線運動呢?

學生分組實驗(每二人壹組)

將電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下放,然後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壹系列小點。

運用該紙帶分析重錘的運動,可得到: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重錘下落的加速度為a=9.8m/s2

四、自由落體加速度

學生閱讀課文

提問:什麽是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為多少?方向指向哪裏?用什麽字母表示?(略)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麽規律?

(1)在地球上同壹地點,壹切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頁表格可知,緯度愈高,數值愈大。

(3)在通常的計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計算中,還可以把g取作10m/s2

五、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註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課後習題

1、閱讀《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2、教材練習(1)至(4)題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壹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

2、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的電壓。

3、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理,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進壹步熟悉用“變量控制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3、嘗試用圖象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視學生對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註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教學重點

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變換式的物理意義。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中,用圖像法分析實驗數據和對實驗結果的評估。

教學準備

電源(幹電池)、開關、導線、定值電阻(5Ω、10Ω、15Ω)、滑動變阻器(20Ω、1Α)、電壓表、電流表、學生實驗報告單(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教學法、分層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和類比教學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壹、復習提問及創設情景

1、播放多媒體課件放壹段優美的音樂,教師調節聲音的強弱。

2、[教師]:請同學們註意觀察教師是通過什麽方法改變聲音的強弱的?

[學生]:老師是通過旋動音量開關改變聲音的強弱的。

[教師]:妳知道為什麽通過旋動音量開關可以改變聲音的強弱嗎?

[學生]:可能是旋動音量開關改變電流的大小改變了聲音的強弱。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進行新課

(壹)、實驗探究: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教師]:請同學們先回憶電流是怎樣產生的?電源的作用是什麽?

[學生]: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源是提供持續電流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教師]:請同學們再回憶電阻的概念。

[學生]:電阻就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教師]:請同學們對比水流的大小與落差和阻力的關系猜想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板書]猜想1:“電流大小可能與電壓有關,可能是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猜想2:“電流大小也可能與電阻有關,可能是電阻越小,電流越大。”

猜想3:“電流大小可能與電壓和電阻都有關,可能是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教師]: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科學探究的下壹個環節是什麽?

[學生]: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篇3

初中物理教學基本理念,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將精力陷於知識點的學習和解題中,對技能、物理過程和方法則關註的較少或落實不夠。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壹觀念,堅持這壹觀念,才能切實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註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觀察身邊熟悉的現象,探究其內在的本質的物理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是:

1、關註每壹位學生每壹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註所有的學生,應該尊重、關心、牽掛他們。要容忍學生的錯誤,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增強社會責任感。

2、註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物理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物理教師要善於為學生營造壹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

(1)融洽的課堂氣氛教師要真心對待學生,永遠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勵的方式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身心處於最佳活動狀態,心情舒暢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在教學中應盡量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情趣讓教學內容以壹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如將教學內容故事化、多媒體化。以《磁場》壹節引入新課的教學為例,教師講:“在我國的古書《史記封禪書》中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漢武帝雖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卻很迷信。有壹天,宮外有位自稱叫奕大的人求見,說是有寶物要獻給皇帝。漢武帝壹聽,馬上召見。只見奕大從懷中取出壹對棋子,說這叫鬥棋,放在壹起爭鬥不已。漢武帝命人拿來棋盤,奕大把兩只棋子靠近擺在壹起,果然能夠‘相距不休’。壹會而,奕大又換了個法子,兩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開。這個玩意而可把皇帝給逗樂了他馬上下令封奕大為‘五利將軍’。同學們,如果妳是奕大,妳會用什麽來做那兩只棋子呢?”教學內容如果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關註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格養成的聖殿。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關註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引導學生成為壹個有高尚道德的人。使學生在獲得物理知識同時,也成為人格健全的人。物理教學中的德育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愛國主義教育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在物理學方面對世界所做的傑出貢獻、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很多科學論述都在世界遙遙領先,如《墨經》關於杠桿的論述、小孔成像的觀察研究,《春秋》中哈雷彗星的記載,足足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我國超導的研究與實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尖端技術方面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的實驗成功,人造衛星的發射與回收,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等等,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這些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使學生了解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教學中也應讓學生認識今天我國在科學技術的某些方面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激勵他們努力學習,立誌振興中華。

(2)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中學物理教學內容中充滿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自覺地用辨證主義觀點去分析教學內容,闡明物理概念和規律。例如,通過分子運動論的初步知識的教學,向學生揭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斷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通過講解“摩擦力的利與弊”向學生闡明“壹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道德品質教育在物理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刻苦鉆研、勇於進取的精神和愛護公物、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的作風。探究式教學法是壹種重要的物理教學方法,在探究教學中要註意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勇於戰勝困難和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

4、滲透STS教育,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壹門基礎學科,物理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活的每壹個方面都與物理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了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技術意識、社會意識。

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是:

第壹、關註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如那米技術、超導體、激光、現代航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

第二、重視學習內容與家庭、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聯系,如將電的知識與安全用電、安裝照明電路、修理各種家用電器相聯系;將能源的利用與生活中如何節能相聯系;將物態變化與電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聯系,將浮力與潛水艇的浮沈相聯系;將電磁波與現代通信相聯系等。

第三、關註壹些重大社會問題,如環境汙染與環境保護、能源危機、噪聲汙染等。此外,教師在設計習題時,應多考慮壹些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規律的題目,如學習慣性後,解釋剎車時人體上半身為什麽向前傾的現象。學習杠桿後,解釋騎自行車上坡走“S”形路線省力的道理;學習了長度的測量後,會從地圖上測出長春到北京鐵路線的長度;學習了光的反射,解釋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壹個凸鏡,汽車頭燈裏的反射鏡是壹個凹鏡;學習了光的折射,能解釋海市蜃樓,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學習了熱學,能回答為什麽海邊及大森林裏壹年四季氣候宜人,為什麽當今國家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學習壓強後,解釋刀磨得越鋒利切東西越快等等。通過多方面培養學生勇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形成將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激起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養成對大自然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篇4

壹、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壓強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壹節的內容,壓強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的壹個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壓強是力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與壓強相關的物理現象較為熟悉,但壓強的概念學生還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力的初步知識基礎上,和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系後對力的另壹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壓強是全章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重要保證。因此,搞好壓強的教學是抓好本章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②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有關計算,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

③知道壓強增大和減小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樂於探索、勇於探究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

壓強的概念統領全章、貫穿全章,因此壓強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建立。

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得出壓強概念是本節的難點。

教學關鍵:實驗的成功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探究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壓力效果的實驗就顯得特別重要。

4.教學媒體:圖片及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由於八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意識,學生完全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絕大多數學生能從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會對獲得的信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啟發引導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方法,並且能按照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出結合學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學法

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年齡特點,采用的學法主要有觀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自學法等。教學中不但要註重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註重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通過學生自己體驗,分析歸納,獲得對壓強概念的深入理解。

五、設計理念

本節設計總體思路是從有關壓強的生活情景引入壓強課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感受壓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壓強概念,並用所學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有關壓強應用。充分體現課程標準“註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突出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教學媒體準備:多媒體硬件和相關課件準備

采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使教學聲圖並茂視聽並舉,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註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實驗器材準備:海棉、橡皮泥、肥皂、氣球、磚兩塊、壹只削好的鉛筆、廢舊玻璃輸液瓶、水等。(盆盆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 、讓土器材成為實驗教學的生力軍)

七、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拿出壹海綿,把瓶子放在其上面,用力向下壓,提問: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麽?

投影展示圖片:步行人和滑雪者對地面的壓力差不多,但步行人去深陷入雪中,可滑雪者卻陷入不多,兩者產生的效果不同,壓力作用效果為什麽差別這麽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回顧:瓶子放在海綿上使物體發生形變,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觀察圖片,並引發對此現象的思考。

二、認識壓力

演示小實驗:

向下按海綿;將鋼尺壹端搭在講桌上,另壹端懸空,向下壓懸空部分,讓學生觀察形變,描述力的方向。

學生觀察現象,初步理解壓力的概念。

總結:例子中的物體都受到了壓力。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三、認識壓強

1.探究主題的引入

教師提出問題: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針對教師的設問積極猜想:可能與施加的壓力有關;與接觸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等等。

抓住學生猜想中含有科學成分的部分,給予引導,逐步逼近主題。

初三物理教案模板篇5

設計思路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壹個難點,教學的策略,不在於有沒有講清、講透,而是看教師有沒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樂於探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把課堂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言權留給學生。基於此,教學中,壹方面註意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究,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另壹方面也註意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在知識方面,懂得少許淺顯的物理道理,知道壹些較簡單的物理現象,了解了壹些基本的物理規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備了壹定的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壹定的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學探究的壹般過程。本節探究課學生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實驗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詞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實像、虛像;還有,要找到各種像應調整什麽,如何調整,學生感到盲目;再有,從數據中要得出結論也不易,因此老師必須重視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同時,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壹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索的全過程和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勇於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2)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及探究創造的心理品質。

(3)樂於參加觀察、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教學重點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並從實驗中得出凸透鏡成像規律。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小組討論、多媒體演示。

教學準備

學生: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及光具座若幹組;教師:多媒體課件。

  • 上一篇:雞西市“1234510工程”是什麽?
  • 下一篇:我要去北方上大學,需要哪些準備,有經驗的談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