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 [孝心不能等待(长篇纪实文学连载之九)]

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 [孝心不能等待(长篇纪实文学连载之九)]

2007年6月6日周三重庆妈妈与厨房民以食为天?,可见一日三餐对人是多么重要。不恰当的家不知柴米贵?,可见操持一家人的生计是多么不容易。< /p>

妈妈的一生大约都在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养家糊口用尽了她毕生的精力。厨房是妈妈为这个家贡献最多的地方。

作为家庭主妇,任何一个 有家的女人都会打交道,都听过锅碗盆瓢的交响曲。

 厨房,是妈妈50多年来天天工作的地方,是她为一家老小最操心的地方。 经历了几十年生活困难的妈妈,为了一家人能吃饱吃好,悔了多少心血和代价。妈妈是全家人中吃剩饭剩菜最多的人。

 她曾经说过, 六二年困难时期,她就发过誓,将来有饭吃的时候,会浪费粮食粮食。过怕苦日子的妈妈到了丰衣足食的晚年,依然保持着节俭的色本。我们经常为她吃 剩下饭的事和她的理论。老太太倔强了,任凭儿女们说破了天,依然我行我素。节俭是她人生的写照。

 在妈妈的大半生中,厨房里的锅碗里 瓢盆几乎都是细水长流,很少让她算不用计着过日子。

从打记事起,妈妈系着围裙,烧火做饭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

那是农村的大锅灶。灶堂前,火堂里柴草冒出的青烟和锅里冒出的饭菜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农家一日三餐特有的乡土味道。 口人的大家族,做饭就象给民工做大灶一样,全然没有烹饪调技术可言。那年月能保证全家人都按时吃上饭,就是妈妈一个人的本事了。

其实,我们一家人进了城市。先是借住别人的一间半房,一间是住房,半间是厨房。对面的邻居也一样的面积,只是他们条件更差一些。全家八口人, 大约只有一个十二平方米左右的屋子。

在今天看来,完全不可能的居住率,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屋檐下,竟然居住了十四口人。 共有的厨房紧挨着,主妇做饭时要互相让着,否则就要发生肢体冲撞。

 记忆中,这是全家人生活中最艰难的日子。 六十年代因 困难时期,狭小厨房,上顿不接下顿的主副食供应。妈妈每天都掐着指头过日子。

地上长的东西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想方设法

我还记得,那是六两年来最困难的事,为了接济口的粮食不足,邻居孙大伯给了妈妈一张酿造厂的酒糟票。这张票可以买的是高梁 花生后留下的糟糠。这根本不是能吃的东西,但在那个时候却是可以救命的口粮。

按照厂里门卫的规定,一张票只能放行一个口袋。 伯伯出主意说,一张票托运一个袋子,但袋子大小没人算比较多,可以把多余的麻袋拼接在一起。

于是,妈妈和爸爸各自剪了一条麻袋的尾部,与 另一条麻袋缝在一起,做了一条迄今为止都忘不了的大号麻袋。在娃娃的眼里,那条麻袋就像巨人一样。

记得那天晚上,爸爸妈妈推着车子进门 盆时,门口太窄,麻袋是在门外馒来的。

妈妈把麻袋里的高粮批判一盆地掏出来,退回晒在塑料布上。连续几天,妈妈在太阳下 守着这堆摊开的高粮批评,就像守望着希望般的喜悦。

一大堆高粮批评最终变成了盘中餐,而那条做出了巨大的麻袋贡献 又没有派上用场了。

后来,几经搬家迁居,居住的条件越来越好。厨房也随之发生了革命。式旧的风箱改为蜂窝煤,再由煤气罐改为天然气 ,甚至也用上电、电磁炉、加热、抽油烟机、电冰箱、饮水机?

 厨房,终于与居室分家,单人独立户了。

这 是妈妈最高兴的事。厨房的独立意味着锅碗瓢盆这些日用杂品有了自己的家。可以让居室更加干净敞亮。这对于喜欢干净整洁的妈妈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

但是,无论厨房发生怎样的变化,妈妈的角色始终没有变;她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美德没有变,爱惜每一粒粮食的承诺没有变。(妈妈在困难时期 据说,有一天,粮食充足了,也不能糟踏。)妈妈每天象时钟一样准确地出现在厨房里,直到有一天,她再也不能去厨房为这个家庭做饭了。

<妈妈离开我们的那天,灵堂就设在过厅里,这是妈妈为这个家庭做出贡献最多的地方!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重庆

<妈妈的> 厨艺

做了七十年的饭,妈妈的厨艺却不敢恭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妈妈几乎天天做饭,但逢 年过节的家宴,恍然让她上灶。

妈妈能做的家常菜,几十年都不与时俱进,重复又单调,却是我们百吃不厌的家传

妈妈的厨艺上没法有档次的宴席,但我这个游子却常常想吃妈妈做的饭菜。

妈妈是个聪明的女人,如果她有 去条件学习,或者富裕家庭的生活,相信她也能做出山珍海味、佳肴美食来。

从农村走向城市,主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保证全家人一日三 餐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已经实属不易了。

特别是在困难时期和十年?**?中,城市居民中几乎家家缺粮 ,往往不到月底,家中就无米下锅了。在左邻右舍的家庭中,每顿饭都是定量的,连玉米饼子也是定量切分给每个孩子的。

< p>城市居民的各种副食品,全凭票供应。每人秋季的肉、蛋、鱼等供应总油***只有七八斤。秋季的食油只有2.4斤(每月二两) ,各种豆制品和大宗蔬菜也大多凭票补货。

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艺再高的厨师,没有原料和调料(对了,当时的油盐醋) 、葱姜蒜也是凭票购买的,是名副其实的计划经济),也是无技可施。

几十年在这样的生计条件下,主厨的妈妈只能就着满足一家人 果腹,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家人也习惯妈妈的老三样:生菜沾酱、清菜汤、二米饭。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家里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厨房里可以施展手艺的条件都具备了。妈妈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

看着冰箱里塞的饱满的冷冻鱼虾,我一 回家就数落了。妈妈总是说:?我老了,不会做那些东西了。你回来了,赶紧做吃吧,都给你留着呐!?

妈妈的话里 ,包含着她对儿子的痛爱,也包含着她对这些过去不曾烹调过的山珍海味的无奈。

其实,每逢过年的家宴和接待客人都是我和妹妹、妹夫上 灶。妈妈只能打下手,做一些准备。后来,每逢这样的时候就请她做食客,完全不再让她下厨了。

  • 上一篇:求壹些學生心理健康的小測試,測試題目不要太多不要超過10個最好5個
  • 下一篇:手機內存卡sD4和sD10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