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怎麽察言觀色為人處世

怎麽察言觀色為人處世

察言觀色是壹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世事國通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

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言辭能透露壹個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內心,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毫無知覺之中出賣它們的主人。言談能告訴妳壹個人的地位、性格、品質及至流露內心情緒,因此善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觀色猶如察看天氣,那麽看壹個的臉色應如“看雲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所有時間和場合都能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裏”。“眼色”是“臉色”中最應關註的重點。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於我們現人於微,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內心意圖洞若觀火。

1.能辨風向才會使好舵

壹個舉人經過三科,又參加候選,得了壹個山東某縣縣令的職位。第壹次去拜見上司,想不出該說什麽話。沈默了壹會,忽然問道:“大人尊姓?”這位上司很吃驚,勉強說了姓某。縣令低頭想了很久,說:“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沒有。”上司更加驚異,說:“我是旗人?”貴縣不知道嗎?”縣令又站起來,說:“大人在哪壹旗,”上司說:“正紅旗。”縣令說:“正黃旗最好,大人怎麽不在正黃旗呢?”上司勃然大怒,問:“貴縣是哪壹省的人?”縣令說:“廣西。”上司說:“廣東最好,妳為什麽不在廣東?”縣令吃了壹驚,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趕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學校教職。究其原因,便是不會察言觀色。

我們如能真的在交際中察言觀色,隨機應變,也是壹種本領。例如在訪問中我們常常會遇見壹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訪問者應全神貫註地與主人交談,與此同時,也應對壹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銳地感知,恰當地處理。

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言語、表情、手勢、動作以及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有較為敏銳細致的觀察,是掌握對方意圖的先決條件,測得風問才能使舵。例如和上司打交道時,對其眼手的觀察,能夠讓我們洞悉其內心:

①上司說話時不擡頭,不看人。這是壹種不良的征兆——輕視下屬,認為此人無能。

②上司從上往下看人。這是壹種優越感的表現——好支配人、高傲自負。

③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屬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對下級的印象尚不完整。

④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著下屬,或有時對下屬眨眨眼——下屬很有能力、討他喜歡,甚至錯誤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諒。

⑤上司的目光銳利,表情不變,似利劍要把下屬著穿。這是壹種權力、冷漠無情和優越感的顯示,同時也在向下屬示意:妳別想欺騙我,我能看透妳的心思。

2.善於捕捉“弦外之音”

有個窮人患病,病情漸漸沈重,醫生說他沒有希望了。病人禱告眾神,說如果能病好下床的話,壹定設百牛祭,送禮還願。他妻子正站在旁邊,聽他這麽說,便問道:“妳從哪兒弄這筆錢來還願呀?”他回答說:“妳以為神讓我病好下床,是為了向我要這些東西嗎?”

這故事是說,實際上不想做的事情,人們倒最容易答應下來,人有時候心口不壹。由此看來,察言是很有學問的技巧。人內心的思想,有時會不知不覺在口頭上流露出來,因此,與別人交談時,只要我們留心,就可以從談話中深知別人的內心世界。

①由話題知心理。

人們常常將情緒從壹個話題裏不自覺地呈現出來。話題的種類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想法,最容易著手的步驟,就是要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相關狀況,從這裏能獲得很多的信息。

與中年婦女交談時,她們的話題多是她們自己,因為她們覺得自己才是她們最大的關心對象。有時也談論文夫或孩子,那是她們把丈夫或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化身,談論他們也等於在談論自己。對於這樣的中年婦女,妳要作為壹個傾聽者的形象出現,承認她們是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

②措詞的習慣流露出的“秘密”。

語言表明出身,語言除了社會的、階層的或地理上的差別外,還有因個人的水平而出現差別的心理性的措辭。人的種種曲折的深層心理就會不知不覺地反映在自我表現的手段——措辭上。即使同自己想表現的自我形象無關,通過分析措辭常常就可以大體上看出這個人的真實形象,在這種意義上,正是本人沒意識到的措辭的特征比詞語的內容遠為雄辯地告訴我們其人自身。

使用第壹人稱單數的人,獨立心和自主性強,常用復數的人多見於缺乏個性,埋沒於集體中,隨聲附和型的人。人們總是認為是在用自己的話說話,寫文章。實際上無意中在借用別人的話,有自我擴大欲,反過來探尋這壹點,就能窺見其人的內心深處。  

③說話方式才能反映真實想法。

壹般說來,壹個人的感情或意見,都在說話方式裏表現得清清楚楚,只要仔細揣摩,即使是弦外之音也能從說話的簾幕下逐漸透露出來。

(l)說話快慢是著破深層心理的重要關鍵。

如果對於某人心懷不滿,或者持有敵意態度時,許多人的說話速度都變得遲緩,而且稍有木油的感覺。如果有愧於心或者說謊時,說話的速度自然就會決起來。

假如說有壹個男人每天下班都按時回家,而這壹天他下班後卻留在辦公室與同事打撲克,回到家時,他就馬上跟老婆說他加班了,而且還要詛咒現在為什麽有這麽多的活兒幹不完等等之類的話。他的說話語調也壹定會比平常快,這樣,他可以解除內心潛在的不安。遇到男人這樣時,做老婆的壹定要慎重,什麽事壹旦有了開頭,就會有下次,不可掉以輕心。

(2)從音調的抑揚頓挫中看破對方心理。

上述的那位“加班”的男人,當他回到家時,他說話的語調不僅快,而且慷慨激昂,好象今天的“加班”的確讓他很反感——他是很不願意“加班”的。當兩個人意見相左時,壹個人提高說話的音調,即表示他想壓倒對方。

對於那種心懷企圖的人,他說話時就壹定會有意地抑揚頓挫,制造壹種與眾不同的感覺,有壹種吸引別人註意力的欲望,自我顯示欲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來了。

(3)由聽話方式看破對方心理。

構成談話的前提包括了兩種不同立場的存在者,即說話者與聽話者。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對自己說話後的各種反應,來突破對方的深層心理。如果壹個人很認真地聽話,他大致會正襟危坐,視線也壹直瞪著對方。反之,他的視線必然會散亂,身體也可能在傾斜或亂動,這是他心情厭煩的表現。

有些人仔細傾聽對方的每壹句話,等到講述者快說完時,他也會透露自己的心聲,由此看來,這位傾聽者完全依靠堅強的耐心J再配合壹股好奇心,才能最終突破講話者的秘密。如果妳想套知某人某方面的消息,妳就會和他從壹個平常的話題切入,然後認真傾聽、提問、傾聽……壹步步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方在高興之余,也忘了提防,相反還會認為妳是壹個很好的傾聽者,善解人意呢!

3.臉上的表情,天上的雲彩

觀色是指觀察人的臉色,獲悉對方的情緒。這與老獵人靠看雲彩的變化推斷陰晴雨雪,是壹個道理。

丈夫小A和妻子小B剛結婚時,感情很好,常常形影不離。可是,隨著生活的日漸平淡,彼此都熟悉了婚後的生活,再也沒什麽新鮮感了,卻常常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而吵架了。

起初小A和小B壹有不滿,就互相爭吵,各不相讓,但吵過後,兩人堅持不了幾個小時又和好了。可是,隨著吵架次數的增加,這好象成了家常便飯了,小A和小B誰也不願再理睬對方,他們經歷了壹個冷漠的階段。但這也不是辦法,小A和小B還要面對家人和朋友,為了不讓別人看出來,他們逐漸過渡到有別人在場的時候,彼此顯得關系還不錯、很恩愛,而壹旦只有他們獨處時,家裏則靜悄悄的,互不打擾。漸漸地,沒人在的時候他們也開始說話了,但這並不是盡棄前嫌,只是有時候有壹些不得不說的話而已。隨著彼此間的不調和發展到極端時,不快樂的表情反而逐漸消失,他們的臉上反而呈現出壹種微笑,態度上也顯得卑屈又親切。怪不得壹位經常辦理離婚案的法官說,當夫婦間任何壹方表現出這種態度時,就表明夫妻關系已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了。

人類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這種微妙常會從表情裏流露出來。倘若遇到高興的事情,臉頰的肌肉會松馳,壹旦遇到悲哀的狀況,也自然會淚流滿面。不過,也有些人不願意將這些內心活動讓別人看出來,單從表面上看,就會讓人判斷失誤。

我們不能只簡單地從表情上判斷對方的真實情感。在以表情突破對方心理時要註意以下兩方面:

沒表情不等於沒感情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看到有些人不管別人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他都壹副無表情的面孔。其實,沒表情不等於沒感情,因為內心的活動,倘若不呈現在臉部的筋肉上,那就顯得很不自然,越是沒有表情的時候,越可能使感情更為沖動。

例如,有些職員不滿主管的言行,只是敢怒不敢言,只好故意裝出壹副無表情的樣子,顯得毫不在乎。但是,其實他內心的不滿很強烈,如果妳這時仔細地觀察他的面孔,會發現他的臉色不對勁。碰到這種人,最好不要直接指責他,或者當場讓他難看。最好這樣說:“如果妳有什麽不滿,不妨說出來聽聽!”這樣可以安撫部屬正在竭力壓抑著的感情。

毫無表情有兩種情形,壹種是極端的不關心,另壹種是根本不看在眼內。例如,這裏在談話,有人就很茫然地看到這邊來,表現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這就是壹種根本不看在眼內的表情,這有可能代表的是壹種好意。尤其是女性,倘若太露骨地表現自己的好意,反而不妥,不如就顯現出壹種近乎漠不關心的表情來。

憤怒悲哀或憎恨至極點時也會微笑

這種情況眼光表情不同,通常人們說臉上在笑,心裏在哭的正是這種類型。縱然滿懷敵意,但表面上卻要裝出談笑風生,行動也落落大方。人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覺得如果將自己內心的欲望或想法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無異於違反社會的規則,甚至會引起眾叛親離的現象,或者成為大眾指責的罪首,恐怕受到社會的制裁,不得已而為之。

由此可見,觀色常會產生誤差。滿天烏雲不見得就會下雨,笑著的人未必就是高興。很多時候,人們去苦水往肚裏咽著,臉上卻是壹副甜甜的樣子。反之,臉拉沈下來時,說不定心裏在笑呢!

4.透過“眼神”辨人心

希臘神話裏有這樣壹個故事:若被怪物三姐妹中的美杜莎看上壹眼,立刻就會變成石頭,說白了,這是將眼睛的威力神化了。

從醫學上來看,眼睛在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中是最敏銳的,大概占感覺領域的70%以上,因此,被稱“五官之王”。孟子雲:“存之人者,莫良於眸子,眸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降,胸中不正,則眸子眩。”從眼睛裏流露出真心是理所當然的,“眼睛是心靈之窗”。

深層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視線上,視線的移動、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達不同的心理狀態,觀察視線的變化,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爬上窗臺就不難看清屋中的情形,讀懂人的眼色便可知曉人們內心狀況。

  • 上一篇:邯山區壹中和曲周壹中哪個好
  • 下一篇:弱電橋架安裝規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