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高壹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急求

高壹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急求

第壹單元 運動描述

壹、質點: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

二、參考系和坐標系

1.參考系:在描述壹個物體的運動時,用來作為標準的另外的物體.

2.坐標系:為定量研究質點的位置及變化,在參考系上建立坐標系,如質點沿直線運動,以該直線為x軸;研究平面上的運動可建立直角坐標系.

三、時刻和時間

1.時刻:指的是某壹瞬間,在時間軸上用—個確定的點表示.如“3s末”;和“4s初”.

2.時間:是兩個時刻間的壹段間隔,在時間軸上用壹段線段表示.

四、位置、位移和路程

1.位置:質點所在空間對應的點.建立坐標系後用坐標來描述.

2.位移:描述質點位置改變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線段的長度.

3.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五、速度與速率

1. 速度: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v= ),是矢量,方向與Δx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與瞬時速率:瞬時速度指物體在某壹時刻(或某壹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軌跡的切線方向,其大小叫瞬時速率,前者是矢量,後者是標量.

3.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在某段時間的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平均速度(v= ),是矢量,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而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平均速率,是標量.

六、加速度

1.物理意義:描述速度改變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義: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壹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

3.公式:a= =

4.大小:等於單位時間內速度的改變量.

5.方向:與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6.理解:要註意區別速度(v)、速度的改變(Δv)、速度的變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即 ,而加速度的方向即Δv的方向

第二單元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沿直線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2.勻變速直線運動:

(1)概念:物體做直線運動,且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分類:分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兩類.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3.壹般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速度公式: 勻減速直線運動 a取大小

位移公式:x=v0t+ at2 x=v0t- at2

位移公式:S= t

速度與位移的關系:v 2-v 02=2ax v 2-v 02=-2ax

平均速度計算式:

4.幾個推論:

⑴某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速度

⑵某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速度

⑶兩相鄰的相等時間(T)內的位移之差等於恒量。即Δx= =aT2

⑷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從運動開始時刻計時,且設t為時間單位)

①ts末、2ts末、3ts末、…nts末瞬時速度之比為:v 1:v 2:v3:…vn=1?2?3?…?n

②ts內、2ts內、3ts內、…nts內位移之比為:x1?x2?x3?…?xn=12?22?32?…n2

③在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比為:xⅠ?xⅡ?xⅢ?…:xN=1:3:5:…:(2n-1)

④經過連續相同位移所用時間之比為:tⅠ∶tⅡ∶tⅢ∶…∶tN=1:( ):( ):…?( )

5.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來解題步驟:

(1)根據題意,確定研究對象.

(2)明確物體作什麽運動,並且畫出草圖.

(3)分析運動過程的特點,並選用反映其特點的公式.

(4)建立壹維坐標系,確定正方向,列出方程求解.

(5)進行驗算和討論.

第三單元 自由落體

1.定義:物體從靜止開始下落,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2.特點: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運動

3規律:初速度為零、加速度a=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v=gt

h=

v2=2gh

從運動開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之比為1:3:5:……

連續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增加量相等:Δx=gt2

相 互 作 用

壹、力的基本知識:

1.力是指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體產生形變;(2)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物體運動狀態變化).

3.力是矢量,要準確表述壹個力,必須同時指出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二、三種最常見的力:

1.重力

(1)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①由G=mg 計算 ②用彈簧秤測量,物體處於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等於重力的大小.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即垂直於水平面向下).

(4)重心: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①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形狀規則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心.②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與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③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2.彈力:

(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生改變,叫做形變.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就會對跟它接觸使它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3)彈力產生的條件:兩物體①直接接觸,②有彈性形變.

(4)彈力的方向:彈力的方向總是與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常見支持物的彈力方向:

平板的彈力垂直於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曲面的彈力垂直於曲面該處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支承點的彈力垂直於跟它接觸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繩索的彈力沿著繩子指向收縮的方向.

(5)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跟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①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跟它的伸長成正比,即F=kx,k叫勁度系數,單位是N/m.

彈性限度:如果物體的形變過大,超過壹定的限度,物體的形狀將不能恢復,這個限度叫著彈性限度.

②對於微小形變產生的彈力大小,壹般根據物體所處的狀態,利用平衡條件或動力學規律求解.

3.滑動摩擦力

(1)定義:壹個物體在另壹個物體表面上相對於另壹個物體滑動時,所受到的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

(2)產生的條件:⑴兩物體相互接觸擠壓;

(2)物體間接觸面不光滑;

(3)兩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

(3)大小:跟壓力FN成正比,F=μFN.

(4)方向:與接觸面相切,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4.靜摩擦力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相對靜止的物體,由於有相對運動趨勢,而在物體接觸處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

(2)產生的條件:

①兩物體相互接觸擠壓;

②物體間接觸面不光滑;

③兩物體相對靜止但存在相對運動趨勢.

(3)方向:總是跟接觸面相切,並且跟物體3) 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與物體接觸面之間的彈力方向垂直.

(4)大小:等於使物體產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fmax之間,即O<F≤Fmax,

(5)最大靜摩擦力Fmax:

①Fmax略大於滑動摩擦力f,為方便起見,解題時如無特殊說明,可認為Fmax=F.

②Fmax的數值跟相互接觸的兩物體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跟正壓力成正比,但靜摩擦力的數值與正壓力大小不成正比.

  • 上一篇:布氏粘度計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支部黨員大會流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