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初三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人教)

初三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人教)

第壹單元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微觀——是否有新分子生成)?8?5 氮氣和稀有氣體用做保護氣是利用了它們的化學性質(穩定性)。石墨變金剛石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石墨用作導電是化學變化。2、熟悉“蠟燭及其燃燒”,“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時,最重要的是做對比實驗。3、基本儀器基本操作(看課本或叢書)4、意外事故的處理 酒精燈引起失火:用濕抹布蓋滅。 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後塗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如果不慎將堿液滴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然後再塗上硼酸溶液。白磷或水銀落到地下,不能直接掃入垃圾桶。 留心實驗的具體操作和註意事項!考試總有這樣壹道題:給出幾個實驗操作的圖片,然後辨別正誤。第二單元1、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化學方程式有:2Hg+O2 2HgO和2HgO 2Hg+O2↑。2、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原理4P+5O2 2P2O5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彈簧夾關閉。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並做上記號。實驗步驟

① 連接裝置,並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 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並塞緊塞子。③ 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實驗現象①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② 放熱;③ 冷卻後打開彈簧夾,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空氣總體積的1/5。實驗結論① 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②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註意事項(1)紅磷必須過量。如果紅磷的量不足,集氣瓶內的氧氣沒有被完全消耗,測量結果會偏小。(2)裝置氣密性要好。如果裝置的氣密性不好,集氣瓶外的空氣進入集氣瓶,測量結果會偏小。(3)導管中要註滿水。否則當紅磷燃燒並冷卻後,進入的水會有壹部分殘留在試管中,導致測量結果偏小。(4)冷卻後再打開彈簧夾,否則測量結果偏小。(5)如果彈簧夾未夾緊,或者塞塞子的動作太慢,測量結果會偏大。(6)在集氣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紅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燒盡管消耗氣體,但是產生了新的氣體,氣體體積不變,容器內壓強幾乎不變,水面不會有變化。(8)如果預先在集氣瓶內放入氫氧化鈉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紅磷進行實驗。3、空氣的成分氣體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體積分數78%21%0.94%0.03%0.03% 4、計入空氣汙染指數的項目為:壹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5、氧氣的性質物理性質密度略大於空氣的密度。不易溶於水。氣態的氧是無色無味的,液態氧和固態氧是淡藍色的。化學性質氧氣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氧氣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6、氧氣的檢驗方法:把壹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7、氧氣與常見物質發生的反應物質反應現象化學方程式(表達式)磷產生大量白煙、放熱4P+5O2 2P2O5木炭①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並發出白光② 放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 CO2硫① 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② 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S+ O2 SO2鐵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3Fe+2O2 Fe3O4鋁鋁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4Al+3O2 2Al2O3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4Al+3O2=2Al2O3鎂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2Mg+O2 2MgO銅紅色的固體逐漸變成黑色2Cu+O2 2CuO燃燒實驗,集氣瓶裏要裝少量水或細沙,是為了防止灼熱的生成物濺落使集氣瓶炸裂。硫燃燒實驗,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氣汙染。8、制取氧氣反應原理:2H2O2 2H2O+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步驟:茶莊定點收利息(試管口稍向下傾斜,防止水蒸氣倒流炸裂試管;放壹團棉花,防止藥品吹入導管,使導管堵塞;氣泡連續均勻放出時開始收集氣體;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中移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入試管,炸裂試管。)9、催化劑: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生變化。10、實驗室制取氧氣屬於化學變化,工業制取氧氣屬於物理變化。第三單元1、電解水:正氧負氫,壹氧二氫2、

物質

混合物 純凈物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壹種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酸、堿、鹽、有機物3、分子和原子:質量小、體積小;不斷運動;有間隔。本質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4、驗證分子運動的實驗:實驗操作如右圖實驗現象燒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漸變紅。實驗結論分子是不斷運動的。註意事項濃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濃氨水具有揮發性,能揮發出氨氣。 5、水的凈化方法凈化方法除去不溶於水的雜質除去可溶於水的雜質降低水的硬度凈化程度靜置沈澱√××低↓↓高過濾√××吸附√√×蒸餾√√√ 6、實驗室制取氫氣,反應原理:Zn+H2SO4=ZnSO4+H2↑第四單元1、

原子(不帶電)

原子核(帶正電)

核外電子(負電荷)

質子(正電荷)

中子(不帶電)

2、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3、元素就是具有相同電荷數(即核內電子數)的壹類原子的總稱;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地殼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氧、矽、鋁、鐵、鈣4、H表示氫元素、1個氫原子。2H表示2個氫原子。Cu表示銅元素、壹個銅原子、金屬銅。5、元素周期表:從左到右,原子序數由少變多。每壹周期都是以金屬開始,過渡到非金屬,最後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同壹周期元素的原子的電子層數相等。6、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會獲得信息):元素類別最外層電子數得失電子趨勢性質結論金屬元素<4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易發生化學反應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非金屬元素≥4(H:1)易獲得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形成陰離子)稀有氣體元素=8(He:2)難得失電子(為相對穩定結構)極難發生化學反應7、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看課本) 第五單元1、質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燒、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鎂條燃燒(看課本)2、質量守恒的原因:從微觀上看,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3、化學反應前後:?8?7 壹定不變——(宏觀)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和質量。壹定不變——(微觀)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8?7 壹定改變——(宏觀)物質的種類。壹定改變——(微觀)分子的種類。?8?7 可能改變——分子總數。4、四種基本反應類型:

①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壹種物質的反應。

② 分解反應——由壹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③ 置換反應——壹種單質和壹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壹種單質和另壹種化合物的反應。

④ 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5、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看課本)第六單元1、金剛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三種不同的單質。(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碳的化學性質n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n 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n 碳具有可燃性:C+O2 CO2(充分燃燒) 2C+O2 2CO(不充分燃燒)

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燃燒劇烈,發出白光;放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n

木炭+氧化銅

澄清的石灰水碳具有還原性:

C+2CuO 2Cu+CO2↑

2Fe2O3+3C 4Fe+3CO2↑

單質碳的還原性可用於冶金工業。3、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見右圖)

實驗操作① 把剛烘幹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混合均勻,小心地鋪放進試管;

②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試管口裝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導管;

③ 集中加熱;

④ 過幾分鐘後,先撤出導氣管,待試管冷卻後再把試管裏的粉末倒在紙上。觀察現象並分析。

實驗現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

化學方程式C+2CuO 2Cu+CO2↑n 反應開始的標誌: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n 在酒精燈上加網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並提高溫度。n 配制混合物時木炭粉應稍過量的目的:防止已經還原的銅被氧氣重新氧化。n 實驗完畢後先熄滅酒精燈的後果:石灰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中使試管炸裂。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驗滿: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要伸入瓶內),如果火焰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了。檢驗: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收集的氣體是二氧化碳。n 幹冰(固體二氧化碳):幹冰升華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幹冰可用於人工降雨、制冷劑。5、壹氧化碳的化學性質n 壹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 2CO2

燃燒的現象① 發出藍色火焰; ② 放熱; ③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煤爐從上至下,常發生的三個反應:2CO+O2 2CO2、CO2+C 2CO、C+O2 CO2n 壹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壹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正常的血液呈深紅色,當通入壹氧化碳後,血液由深紅色變成淺紅色。n 壹氧化碳具有還原性。6、壹氧化碳的用途:n 可燃性:作氣體燃料(2CO+O2 2CO2)。還原性:冶煉金屬(3CO+Fe2O3 2Fe+3CO2、CO+CuO Cu+CO2)。7、壹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與上面的實驗類似(⑥ 下的酒精燈要換成酒精噴燈)

實現現象紅色粉末逐漸變黑,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化學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

註意事項鐵塊是銀白色的,但鐵粉是黑色的。n 水煤氣(壹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C+H2O CO+H2n 在我們學過的還原劑還原金屬氧化物的反應中,只有兩個反應的條件是“加熱”,其他的都是“高溫”:

H2+CuO Cu+H2O 和 CO+CuO Cu+CO28、三大還原劑:H2、C、CO——***同性質:可燃性、還原性。第七單元

白磷

熱水

氧氣

(2)

(1)

白磷

白磷

紅磷

熱水

③1、燃燒n 定義:通常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壹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n 探究燃燒的條件(本實驗要在通風櫥或抽風設備下進行):

實驗操作a. 如右圖(1),在500mL的燒杯中註入400mL熱水,並放入用硬紙圈圈住的壹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壹片薄銅片,銅片上壹端放壹小堆幹燥的紅磷,另壹端放壹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象。

b. 如右圖(2),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或空氣),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a.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銅片上的紅磷和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b. 白磷在水下燃燒。

實驗分析如右圖(1)。

①與②對比,說明:物質是否發生燃燒與可燃物燃燒所需要的溫度有關。

①與③對比,說明:物質是否發生燃燒與是否與氧氣(空氣)接觸有關。

③與圖(2)對比,再次說明:燃燒必須有氧氣(空氣)。n 實驗結論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二、 滅火n 滅火的原理:

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② 隔絕氧氣(空氣);

③ 降低可燃物的溫度,使其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註意事項

① 著火點是可燃物著火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是物質的壹種性質,不隨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② 在燃燒的三個條件中,只需破壞壹個條件就可以使燃燒停止。n 滅火器u 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u 幹粉滅火器的反應原理:2NaHCO3 Na2CO3+H2O+CO2↑u 二氧化碳滅火器內盛裝的是液態二氧化碳,使用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三、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均為混合物,並且均為不可再生能源)四、燃料燃燒對空氣的影響n 煤燃燒時排放出SO2、NO2等汙染物,這些氣體或氣體在空氣中反應後的生成物溶於雨水,會形成酸雨。n 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

實驗操作向壹個空集氣瓶和壹個充滿SO2的集氣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分別將表中所列物質放入上述兩種液體中,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見下表加入的物質現象水SO2加水植物葉子或果皮無明顯變化植物葉子或果皮變黃鎂條或鋅粒無明顯變化鎂條或鋅粒表面有氣泡產生大理石或石灰石無明顯變化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氣泡產生,並且變得粗糙實驗結論酸雨呈酸性,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反應。n 酸雨的危害:

① 腐蝕大理石建築、鋼鐵制品;

② 汙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③ 影響水中動植物生長,破壞森林、農作物的生長。

④ 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甚至使人死亡。n 酸雨形成的反應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來源:含硫煤的燃燒、工廠廢氣、汽車尾氣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其他新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和潮汐能等。

  • 上一篇: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區別與聯系
  • 下一篇:疑問緋聞女孩第三季 12集最後劇情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