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教學生的思維

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壹種思維形式。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增長與發展,而知識的增長與發展又是創新思維的結果。創新思維具有思維形式的反常性,思維過程的綜合性,思維空間的開放性以及思維成果的獨創性等特點。對於任何壹個人來說,創新思維是可以訓練的,區別僅在於通過訓練所取得實效程度的不同。小學生思維活躍,常有不囿於常理的思維光芒閃現,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敏於發現,著力發展學生的這種思維,努力營造壹種飛揚激情,燃燒思想,充盈情思的課堂氛圍,讓創新思維的火花在語文課堂上綻放。

壹、啟迪思維,讓學生學會標新立異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語文課是美的,這種美潛伏在語言的深處。許多課文所蘊含的美可能藏在壹句話、壹個詞、壹個標點之中。語文教師要善於向學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要引導學生讀懂文字背後的東西,想常人所不敢想的問題。從而達到啟迪思維,學會標新立異的目的。

1、創設佳境

“水本無華, 相蕩乃成漣漪; 石本無火, 相激乃發靈光”。創新就如同是這相蕩而起的漣漪,相擊而發的靈光,使平靜的心潮起伏澎湃,令平庸的大腦啟蒙生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課堂都能閃現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它需要壹個能夠催生“火花”的課堂氛圍。[ 1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多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揚民主教學思想,積極創設生動活潑、寬松自如、民主協商、主動探索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這樣學生就會樂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就能大膽發言,就能敢於說、敢於辯、敢於否定權威定論,提出新見解。[ 2 ]

壹教師在教學《三亞落日》時,在充分引導學生品讀美文欣賞美景的基礎上讓學生設想:自己就置身在這柔軟細膩的沙灘上,迎著徐徐拂來的暖風,看著光焰柔和的落日如詩般地沒落,想說什麽? 學生有說想畫壹幅畫的,還有的說想寫壹首詞,唱壹首歌,作壹首詩,壹首贊美三亞的美妙絕倫的詩,壹首情趣盎然、情景交融的詩?這時,壹個學生說這是壹首環保的詩,引來了同學們的壹陣哈哈大笑。教師充滿贊許且疑惑地問該生:能說說理由嗎? 該生回答:碧水、藍天、海鷗、落日、清風、沙灘,豈能融進壹縷黑色的煙,壹張白色的紙,壹口厭人的痰,這不是壹首環保的詩嗎? 師生熱烈鼓掌。在本案的教學片段中,教師為學生的“自由言說”營造了壹個其樂融融、寬松和諧、妳追我趕的課堂氛圍,在這個氛圍中,學生可以民主討論、自由發言、各抒己見。“畫”也罷、“歌”也好、“詩”也行,無論妳是怎樣的畫,怎樣的歌,怎樣的詩,只要是妳真情的流淌,內心的言吐,老師都會小心翼翼地呵護。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創新的“催化劑”,創新思維也只有在壹個適合它的空間土壤中才能孕育、誕生。因此,拆除教師和學生之間壁壘森嚴的藩籬,用民主、自由、寬容、激勵來取代強制專斷與師道尊嚴, 應該成為創新教學的必由之路。[3 ]

2、換種想法

“奇跡產生於換壹種想法之中”。少年兒童好奇好問,壹些問題在成人看來是不值壹提,甚至是荒誕的,不易被人理解,但看似離譜的答案也許包含著獨辟蹊徑的思路,閃爍著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教學中要多組織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善於引導其求變,變得得法鼓勵嘉獎,變得不妥引導啟發。要讓學生個個動腦筋,有收獲。

在《小馬過河》的教學現場,當師生討論認同“小馬不動腦筋,別人怎麽說它就怎麽做”時,壹個另類聲音出現了:“我認為小馬做得也有道理,它做事非常小心。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麽小馬下水壹不小心,性命就難保了。換成是我,聽了松鼠的話也會收住腳步,這樣冒險的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顯然,這是壹種引人思考,含著壹種強烈批判意識的聲音,教師順勢而引“是啊,生命只有壹次,誰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那麽聽老牛說是淺,松鼠說是深,面對讓人如此為難的問題,如果是妳,妳會怎樣來得知河水的深淺呢?”學生討論熱烈,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4 ]像這樣有價值的生發點在我們的課堂中處處存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像這位教師壹樣善於引發學生思想***振而使其學有所得。對於學生的提問,教師應盡可能滿足,並能敏銳地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將交流討論引向深入。因為任何壓抑、幹擾都將使創造的心靈受損。教師要註意發現學生的別才別趣別誌,尊重其特誌特能特長,改變保守態度,引導學生敢於標新立異,敢持異見,創設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學習環境,把他們的天真好奇誘導到科學的軌道上來。

二、開拓思維,讓學生學會找岔子

亞裏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完美即死亡”。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這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1、向教材發問

學生崇拜書本和老師,往往會認為只要書上寫的、老師說的就壹定是正確的。我們應鼓勵和培養學生具有敢於懷疑的思維品質。實際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有對所學結果有疑問之處,我們鼓勵學生把疑問說出來,並可以通過相互討論和查閱資料去尋求正確的答案。這樣質疑有利於學生拓寬知識面、啟迪智慧,增進互學精神,營造善思、善問的氛圍,更有利於學生形成追求真理的品質。

當《手棒空花盆的孩子》課堂上出現對誠實的雄日壹片贊美聲時,壹個學生認為雄日太孤單,不想學他。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引導討論,在不違背文本價值取向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事物:為了突出個別善的和美的,不惜以大量的不善和不美來墊底,或者故意把本來並不存在善、惡、美、醜的事物也竭力地往不善不美的方向強拉,以形成反差。這是我們在閱讀時經常可以窺見的壹種創作構思。它的特點是:抑九揚壹。這是壹種違背客觀事實的、主觀武斷的、極端化的、刻意的、缺乏說服力的思維方法。[ 5 ]

2、向權威發問

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幫助兒童努力克服思維的惰性、刻板、僵化和呆滯。不盲從,敢於向權威挑戰。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描述伽利略進行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的情景。這個實驗非常簡單易行,不需要使用任何專門設備,也不需要掌握什麽精湛的操作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做這個實驗。可是在過去的兩千年中,七十三萬個日日夜夜,竟沒有壹個人去做這個簡單的實驗。而伽利略卻用鐵的事實,在壹瞬間就推翻了兩千年來幾乎具有絕對權威的亞裏斯多德的結論。伽利略的偉大和可貴之處,不在於他做了這個實驗,而在於他絕不盲目崇拜權威。

三、深化思維,讓學生學會突破障礙

狹隘的觀念,沮喪的心情,壓抑的氛圍等都會使我們缺乏創造力,我們要能夠認識障礙,進而克服障礙,促使創造力的產生。要突破的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思維定勢,不思變通;過於嚴謹,死摳字眼;崇尚權威,唯我唯上;從眾心理,跟隨大局;信息飽和,無法切入;膽怯自卑,缺乏自信;興趣狹窄,倦怠懶惰。

教學中,尋求“標準答案”、“正確結果”似乎成了許多課堂壹種定勢了的思想模式和合理化了的操作程序。語文課上,我們常看到,為了板書某個詞,抑或為了得到某個問題的答案,教師會不惜寶貴的課堂時間,窮盡“追問”之能事,直至擠出“正確結論”來。這樣的教學活動,完全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扼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用發現的眼光,獨辟蹊徑,盡量避開常規思維,立體地、多方位地審視問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體味,得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如司馬光的“砸缸救人”是人人皆知的反向思考,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司馬光“反向思考”的過程:司馬光怎麽會想到“砸缸救人”這個辦法的? 還有其他辦法嗎? 將教師的創新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創新活動。[ 6 ]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關鍵在於教師是否具有創造意識。如果教師本身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就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會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的語言訓練項目,會提出啟發性的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如果教師具有創造意識和民主意識,就會去創造壹種適合發展學生創造性的師生和諧的民主環境。因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勵的,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提問、回答問題中的壹些創造性的火花,及時給予鼓勵、給以表達的機會,使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教師能做到以上兩點,學生學習的創造性自然會得到充分發展。

  • 上一篇:东财网院的简介
  • 下一篇:描寫冬天的好詞好句好段很短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