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東漢歷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簡介

東漢歷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簡介

班固(32 ~ 92)原名孟建。扶風安陵(今鹹陽)人。東漢的歷史學家和作家。班固出生在壹個官員家庭。曾祖父類,當皇帝時騎校尉;祖父班智,喪帝時,廣平太守;父親班彪,被光武帝拜為徐縣令,後來致力於史記研究,寫了史記?後幾十篇文章,是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影響。"九歲時,他就能成為詩人了。"

由於跟隨在北京做官的父親,班固得以在洛陽太學讀書。在國子監班彪的引論中,他博覽群書,研究百家之言,為以後寫《漢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班固治學不拘壹格,“不為章句,而為義”,虛心研究各種學派。由於他的謙虛和慷慨,班固深受單身漢們的喜愛。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去世,班固從國子監回到家鄉吊唁父親。在他的憂慮中,他開始整理父親的歷史記錄?傳記之後。在整理的過程中,他發現《後傳》中記述的歷史不夠詳細,於是決定代父完成修訂工作,在《後傳》的基礎上撰寫《漢書》。不幸的是,這項工作開始後不久,有人寫信給明帝憲宗,說他未經許可篡改了國史。班固被逮捕,關進了京兆監獄。所有手稿都被復制並送往洛陽。這時,幸虧他的哥哥班超寫信給明帝為他辯護;縣令也為他寫了壹封信,班固出獄了。他的才華被明帝發現,隨即被調到校書部,並被命名為《蘭臺史》,編纂國史。當他和陳宗等人完成《祖宗傳》後,他被提升為郎官,擔任典學秘書。此後,班固又花費了20多年的心血,到張中期基本完成了《漢書》的編纂。

自從班固遷到朗關後,壹直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視。張帝主政時,班固看到京師正在大興土木,於是前往“兩都”,得到張帝賞識。從此,他越來越受到皇帝的寵愛。班固多次被張皇帝召入宮中。張皇帝出巡時,班固不時陪同。每當朝廷有重要大事,班彪就會被引進,班固會奉命發表意見,與大臣或大臣辯論。實際上,他成了張皇帝的貼身侍從和顧問。

張帝開國三年(78),班固升為宣武司馬。第二年,張皇帝仿照西漢皇帝石渠亭的故事,在白虎關召集當代著名儒學家,討論五經異同,親自統治。班固作為歷史學家,參加了會議記錄,並奉命將討論結果整理成《白虎同德論》(又稱《白虎依桐》)。

永元元年(89),何棣即位。竇憲將軍遠征匈奴,班固被任命為中國禁衛軍的護衛,參與討論。竇憲被可汗打敗,爬上了楊希嫣山(今內蒙古自治區杭愛山)。班固在楊希嫣山上寫下了著名的碑文,並刻石記錄他的功績。本和竇是世交。班固在鬥仙入幕府後,兩人關系更加密切。永元四年(92),竇憲班師回朝鮮。不久他因政治鬥爭失敗而自殺。班固被免職。由於與班固的宿怨,洛陽令趁機指控羅誌,將班固逮捕入獄。同年,班固死於獄中,享年61。

  • 上一篇:歷史漫畫書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順序如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