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上海出版社簡介

上海出版社簡介

上海出版社自成立以來,定位模糊,基本上各種書籍都有,嚴肅文學書籍、教科書、歷書、書信、舊啟蒙書籍、醫學占星書籍、學生教輔書、字典、標點通俗小說等。所以今天,它雖然有100年的出版歷史,但和同期誕生的商務印書館並不壹樣。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出版社綜合管理辦公室內遷,先在長沙設館印書,主要是課本,如何來的《三角學》。當時圖書館位於長沙市北正中街62號,負責人是徐尚斌。後來部分遷至重慶、廣州,主要出版迎合抗日戰爭的書籍,如1938年2月出版的《抗日戰爭真實報道》。由於種種原因,抗戰勝利後未能遷回上海。長沙、重慶、廣州雖有上海報業(當時上海報業廣州辦事處的地址設在廣州市玉山市新街43號),但基本上獨立運作,經濟上互不隸屬。內地解放後,鑒於當時國內外形勢突變,上海、廣州出版界人士紛紛來港,帶來大量書籍和紙模,並設立出版發行機構。除上海出版社外,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大公書局、上海圖書公司等出版機構都是在這壹時期起步的,出版文學、翻譯、學生輔助讀物、科技、青少年參考書等。大約從1952開始,香港書店的內地圖書數量完全斷絕,而香港人口迅速膨脹,工商業逐漸發展,就業人數增加。文化教育也開始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年輕人首先感到增加文化知識的需要,但相對缺乏適合這種社會需求的書籍,這促使出版業在這方面做出貢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及時出版年輕人的修養和智力書籍。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上海出版社主要重印經常在中國大陸出售的書籍,如1957和1960出版的《浮生六記》。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香港在工商業、進出口貿易和房地產建設方面達到頂峰,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壹,文化出版業也進入了壹個新的裏程碑,流行文化開始盛行,嚴肅書籍被邊緣化。最終上海出版社以出版醫學星象和歷書為主,其他類型的圖書出版業務基本停滯,只剩下壹個業務部門在東南亞做圖書批發零售(也就是香港人所說的“二樓書店”)2009年,為了扭轉頹勢,上海出版社開始嘗試利用互聯網出版圖書,並設立了簡體中文版的官方網站。為了擴大稿源,在開展網絡出版業務的同時,還接受了全球華人的自費ISBN註冊。出版方向是:百科全書、參考書和目錄百科全書、參考書和指南。宗教與神學、文學與語言、虛構小說、藝術社會科學、社會學社會科學、歷史歷史、工業、商業與管理、旅行與旅遊、漫畫、兒童與少年讀物、攝影、地理、教科書等等。2009年5月9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和其他嘉賓的見證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和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香港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六。CEPA補充協議六對香港服務提供者開放影視、印刷、出版等創意產業。香港服務提供者可在內地設立獨資、合資或合作的校對和制作服務公司,從事圖書的校對、設計、排版等印前工作。上海出版社也借此機會在內地開設代表處,與內地相關單位合作,試水內地作者的出版事務。

上海出版社的相關圖片和資料

  • 上一篇:中外歷史人物的歷史活動及影響
  • 下一篇:打雷是為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