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思考。

關於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思考。

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打開了關閉已久的窗口,失落已久的西方文明突然出現在“落後”的中國人面前。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正面臨著來自西方文化的嚴峻挑戰。

在這場中西文化沖突中,大概有三種思潮:

(1)論“民族虛無”。

在他們看來,中國的民族文化是沈重的包袱和歷史慣性,而中國的民族文化是無用的。

他們主張全盤西化。

(2)“儒家復興”論。

他們就像清朝的頑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他們相信傳統儒學在新的時代會有新的發展。

他們主張徹底復興儒家文化。

(3)“中西結合”理論。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西文化各有優劣。

他們主張這兩種文化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互補。

如何評價中國的傳統文化,既是壹個理論(思想)問題,也是壹個實踐(做)問題。

歷史總是喜歡捉弄人。

其實,只要關註世界文化的整體發展,就會看到壹個不爭的事實:中國人如何評價中國的傳統文化,恰恰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掀起“中國熱”、“中國文化熱”方興未艾之時。

眾所周知,日企是令美國頭疼的問題,但這些曾經的戰敗者,往往會去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尋找精神武器。

《論語》《老子》《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成為日本企業家的必讀書籍。

團隊精神是他們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家庭倫理在企業中的應用。難怪日本企業文化被稱為“家族企業文化”,日本資本主義被稱為“儒家資本主義”。

《孫子兵法》在韓國的銷量創下了韓國銷售史上的記錄。其精髓可以概括為“智、信、勇、嚴”四個字,企業家稱之為“企業的管理準則”。

近年來,新加坡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儒家倫理教育,如勤儉、和諧、忠誠等。

新加坡總理陳述了他們這樣做的意圖:“新加坡人越來越西化,人們的價值觀已經從儒家倫理的勤儉節約精神和為群體犧牲的精神轉變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

這種價值觀的改變將嚴重削弱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影響國家的生存和繁榮。“我覺得這個觀點挺有見地的。

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鑒。

它告訴我們,要積極借鑒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拒絕盲目學習是愚蠢的,但不能也不應該照搬他們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消極保守的因素應該摒棄,但其重視倫理道德的整體價值觀是值得繼承和發展的文化遺產。

日本學者村山文雄說得好:“希望中國的朋友們不要以為在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道路上只有外國的新奇概念和神秘的數學公式才是科學,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文化也是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宏大源泉。”

我覺得上面那段話不僅是給創業者的金玉良言,也是在提醒我們所有在中國的人,不要小看我們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要正確定位和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 上一篇:我是屬牛屬龍的婚姻,女朋友是屬龍的婚姻。
  • 下一篇:追溯歷史情感風格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