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秦趙聯盟平臺所在地澠池的歷史是怎樣的?

秦趙聯盟平臺所在地澠池的歷史是怎樣的?

澠池是壹個古老的池名。北魏李道元在《水經註》中寫道:“洛水北有熊耳山,山間有潭,世稱澠池。《北宋樂史·太平玉環記》載:“澠池,故城之名,在秦趙之地”。”南宋蔡慎《龔宇筆記》說:“哞,為‘魚’,亦為水蟲(即金蛙,亦稱土鴨)。城西有壹池,註水而生,因名澠池。“澠池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澠池古稱乃池,是洛都的邊城。西漢稱蓬池,三國稱魏稱澠池,辛莽稱山亭,唐代稱天池,晉代稱韶州,金明稱澠池、澠池。名字不壹樣,封面互為基礎。

至於澠池在哪裏,眾說紛紜。《水經註》說:“洛水北有熊耳山...山中有池,水往東南流,水側有池,世稱澠池。"但卷十六中說:"今谷水出陽谷,東出馬頭谷,東北流經澠池河。“以上記載雖出自同壹本書,但從兩種學說來看,澠池不屬於同壹個地方。熊耳山位於澠池縣(今陜西縣西李村鄉)西南。在山腳下的西麗村旁邊有壹處水源,在水鏡被稱為西毒水。這水向東南流經益陽,進入洛河。而山谷水則發源於澠池縣洗馬頭山谷的陽谷(陜西縣端巖、張村附近)。這個水在東北流入建水,貫穿整個澠池東西,然後在漯河通過新安註射向東流。從澠池縣的地貌來看,北有韶山,南有小山,南北兩山貫穿整個東西,形成了南北高中間低的狹長川地。這條河在水鏡被稱為澠池河。顧名思義,四川有澠池,故名。在澠池縣,仍有天池、大池、大池窪、小池窪、希迪等地名。從這些帶“池”字的地名來看,這裏在古代曾是壹片低窪的沼澤。

至於古澠池在澠池河何處,《太平宇宙》說:“澠池,古池之名,在秦與趙相遇之地。”《愚公註》說:“城西有壹潭。”第二個說,第壹個說古蟑螂的方位在城西;另壹方面,具體地點是聯盟會召開的地點。至於之地,世稱:“巨力城”(因對秦、趙均有利而得名)。據唐代李繼孚《元和郡圖》,“南至郡二百步,東至秦、趙二城,謂皆利城。東城在縣城的西邊,西城在縣城的西邊。昔秦與趙在澠池相遇。”據澠池縣誌記載:“縣城西十余裏有壹村名諸城,即古城。”諸城村有兩個站點,東城和西城。東城:趙誠;西城說:秦城。在遺址中經常發現戰國時期的瓦片和其他建築材料。其城址附近有魯班(今南班)、池底、聯盟臺等古地名。因此,古澠池之地應在今澠池縣以西的希迪鄉。

澠池縣位於河南省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111° 33 '至112° 01 ',北緯34° 36 '至35° 05 '。義馬市東鄰新安縣,西接陜縣,南接洛寧、宜陽縣,北依黃河與垣曲、夏縣、平陸縣隔江相望。東西寬43.5公裏,南北長52.8公裏,總面積1421平方公裏。縣城距省會鄭州170km,距Xi安300km。

澠池縣轄城關、郝穎、張村、紅陽、天池5個鎮,仰韶、仁村、果園、陳村、坡頭、段村、南村7個鄉。人口約33萬。

資源豐富。有煤、鋁、鐵、重晶石、石英砂、矽石、耐火粘土等30多種礦產資源,13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其中探明儲量30多億噸,品位高,易開采。交通便利。我國鐵路裏程86公裏,其中隴海鐵路42.6公裏,公路1,579.8公裏,其中國道310 32.6公裏。每個村莊都有汽車,有8條鐵路專用線。隴海鐵路、國道310和即將通車的洛三高速公路縱貫東西,南延國防公路縱貫南北。北部有白浪黃河索道橋、南村等12渡船與津南溝通。

澠池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根據該縣仰韶文化實物遺存,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活動。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最早是由瑞典學者安特生在澠池仰韶村發現的。從秦朝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留下了很多名勝古跡。1925年,中共澠池縣黨組織活動開始。澠池曾經建過八路軍駐地,辦過豫西公學,還有上官子平起義(“豫西事變”的主體),馬跑泉事件。縣城三次解放,許多革命先烈長眠於此,境內留下許多革命遺址和紀念地。到2000年底,全縣有文物保護單位110多處。其中,國家級遺址1處:仰韶村文化遺址;6處省級遺址:寺溝遺址、呂四遺址、布召寨遺址、程風義遺址、陳村橋序碑、八路軍駐地;市級遺址5處:盟臺、劉氏宗祠、黃河水位碑、遺址、丈八石佛寺;其余為縣級。澠池縣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有韶山、雲門寺、大寨溝、瓦廟溝、管仲柏寒、白浪索道橋、淮漂流水上工程、墓、黛玉柏舟、麗錦風情園等。除八路軍澠池軍事駐地外,還有劉少奇故居、中共豫西特委幹部擴大會議舊址、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抗日烈士紀念碑、河南公學舊址、“小孤山戰役”紀念地、“馬跑泉事件”紀念地等革命遺址,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黃河小浪底水庫蓄水後,澠池縣南村出現了“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奇觀,為南村開辟黃河旅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成為河南省大黃河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澠池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旅遊資源的開發。2000年底,南村碼頭建設和仰韶文化遺址花園式改造工程竣工。

古老的澠池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文人墨客,古代的王通、杜甫、羅、王安石、司馬光、魏、歐陽修、蘇軾、蘇轍,近代的張、、姚等名人,都在澠池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澠池民族歷史上也有不少傑出人物:宋朝抗金的民族英雄張貴;明代大理學者曹端、張新民:當代人包括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少將·張如光。

  • 上一篇:電視劇《保衛長沙》中楚天最後和誰在壹起?
  • 下一篇:在商紂王的真實歷史中,壹個人才統治疆域,直到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