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國內光伏歷史

國內光伏歷史

1958,中國研制出第壹塊矽單晶。

從1968到1969年底,半導體所承擔了“實踐衛星1”矽太陽電池板的研制生產任務。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P+/N矽單片太陽能電池在太空運行時會遇到電子輻射,導致電池衰變,使電池無法在太空長期運行。

1969年,半導體所停止了矽太陽能電池的研發。隨後,天津院18所為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三號、東方紅四號系列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研制生產了太陽帆板。

1975年,先後在寧波和開封建立了太陽能電池廠。電池制造工藝模仿了早期生產太空電池的工藝,太陽能電池的應用開始從太空落到地面。

1998期間,中國市政府開始關註太陽能發電,計劃建設首個3MW多晶矽電池及應用系統示範項目。這個消息讓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現任董事長苗連生看到了壹絲曙光。但當時太陽能產業發展前景尚不明朗,加上政策限制,很多人對這個新能源項目望而卻步。隨著合作方的退出,苗連生毅然逆勢而上,獲得了這個項目的批準,成為中國太陽能行業的第壹個“吃螃蟹者”。

2001年,無錫尚德成功建立10MW太陽能電池生產線。2002年9月,尚德第壹條10MWp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產能相當於前四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的總和,將中國與國際光伏產業的差距縮短了15。

2003年至2005年,在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市場的帶動下,尚德和保定英利不斷擴大生產,其他多家企業相繼建立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使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快速增長。

2004年,中國有色設計院和洛陽單晶矽廠自主研發了12對節能型多晶矽還原爐。在此基礎上,2005年,中國第壹個300噸多晶矽生產項目建成投產,由此拉開了中國多晶矽大發展的序幕。

2007年,中國成為生產太陽能電池最多的國家,產量從2006年的400MW躍升至1088MW。

2008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2600兆瓦。

2009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4000兆瓦。

2006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為2500MW。

2007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為4450MW。

2008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為7900MW。

2009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為10700MW。

2013年3月,無錫中院發布公告稱,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債務,依法裁定破產重整。

2015前三季度,我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已超過2000億元。其中,多晶矽產量約654.38+0.05萬噸,同比增長20%;矽片產量約68億片,同比增長10%以上。電池單體產量約28GW,同比增長10%以上。組件產量約31GW,同比增長26.4%。光伏企業盈利能力明顯提升,產業鏈各環節大幅增長。2015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產品進出口、下遊電站建設、企業盈利等領域均向好。其中,矽片、電池、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額達6543.8+00億美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10.5GW,同比增長177%,其中地面電站約6.5GW,目前我國光伏企業自主研發實力普遍不強,主要半導體原材料和設備依賴進口。技術瓶頸已經嚴重制約了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封裝環節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最低,導致我國短時間內湧現出170多家封裝企業,總封裝產能不低於200萬千瓦。但由於原材料價格暴漲,包裝產能過剩,這些企業基本利潤微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相對而言,無錫尚德、南京中電光伏等處於產業鏈上遊、技術先進的太陽能電池廠商日子要好過得多。他們生產的第壹代晶體太陽能電池大多性能穩定,是市場主流產品。

然而,在世界範圍內,太陽能電池產品正從第壹代向第二代過渡。第二代產品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用矽材料的量要少得多,成本也比晶體太陽能電池低。據專家稱,未來薄膜太陽能電池將與晶體太陽能電池展開激烈競爭。

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孔鯉認為,晶體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後續研發,中國與國外差距較大,至少落後10年。

光伏技術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本都是外國公司。如日本京瓷推出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為18.5%;日本三洋用晶體矽襯底和非晶矽薄膜制作混合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2%。美國聯合太陽能公司的基於微米級不銹鋼條的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其他公司的玻璃硬襯底太陽能電池相比,具有重量輕、柔性好的優點。

世界光伏技術不斷突破,產業成本持續下降。《中國光伏發展報告2007》稱,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光伏發電的成本有望與常規電力競爭,成為2030年後的主流能源利用形式。

9月在北京舉行的2007年世界太陽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日本京瓷公司顧問榮南湯川介紹,日本計劃在2065年、438+00年、2020年、2030年將光伏發電成本分別降至相當於每千瓦時1.5元、0.93元和0.47元的水平。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20年世界光伏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2%,2040年將占20%-28%。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如果能突破政策和技術瓶頸,未來無限。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崔榮強認為,當前國家應加強政策引導,推動行業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首先,制定旨在培育光伏應用市場、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從法律上規定和細化可再生電力的采購比例和重點用途。

第二,鼓勵公民上網。借鑒國外經驗,逐步啟動和實施真正的光伏屋頂計劃,確立光伏發電在國家電力能源結構中的地位。

第三,建立專項扶持基金,落實財政、稅收等環節的減免稅政策。比如目前從國內電費中劃出專項資金補貼光伏產業;貧困地區發展光伏發電,政府部分補貼,企業部分支持,按成本價支持。

第四,借鑒發達國家普通建築必須有光伏產品的經驗,實行發達地區公共設施和政府建築必須使用太陽能的硬性政策。

第五,扶持上遊高純矽原料產業,降低光伏電池成本,進而加快光伏並網電站的降本和應用推廣。全國1200多所高職院校中,實際開設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專業的不超過30所。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新能源教學委員會主任戴教授表示,由於我國缺乏專門的高技能人才,壹般需要招收電子、化工等專業的畢業生,根據需要進行再培訓。光伏行業大多需要復合型技能人才,巨大的缺口需要高職畢業生來填補。

某知名太陽能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光伏行業正在蓬勃發展,太陽能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但專業對口的太少,每年缺口在20萬左右。

  • 上一篇:9月10歷史上的今天,9月10歷史上發生了什麽?
  • 下一篇:歷史經典鋼琴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