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簡述中國古代公文產生和發展的主要線索

簡述中國古代公文產生和發展的主要線索

中華民族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學而聞名。

中國古代公文的發展歷史和中華文明壹樣悠久。

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們的祖先在原始圖畫符號的基礎上創造了文字用於記錄。

文字的出現為公文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相傳黃帝以前的氏族首領多以口頭語言發布訓令。所謂“神農無令,民從”(《淮南潘子論訓》),“五帝以來有書約。”(《後漢書·祭祀誌》)五帝之首是黃帝。因此,中國公文的最初萌芽出現在黃帝時期。

中國最早記載的公文名稱是“史”。

《尚書》中以“誓”為名的有* * *五篇,其中“石幹”是夏帝討伐權貴時發出的軍事動員令,“唐史”是商湯討伐前發出的軍事動員令,“木石”是討伐商周至都城木葉郊外時發出的軍事動員令。

從文筆上看,大部分都是中心突出,氣勢和動力十足。

這些“誓詞”名稱相同,功能相同,格式相同,已經具備了公文的主要特征,是比較規範的公文。

秘書史研究專家大多認為《夏柒誓詞》是中國最早的公文。據此,中國公文的產生與國家權力的產生是同步的,這絕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由公文的性質和效用所決定的。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官方文獻匯編,收錄了古代帝王的書籍。

自漢代以來,《尚書》壹直被視為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哲學的經典,是帝王將相、貴族子弟、文人墨客的必修課。

因此對後世公文寫作影響很大。

《尚書》的文章結構由松散逐漸變為完整嚴謹,有壹定的層次,並註意了思想和文章的運用。

武義、盤庚、秦時等篇章特別典範,條理清晰,首尾呼應,結構非常嚴謹,有壹定的文采。

比如《盤庚》中,用“火燒原地,不能上妳”的比喻煽動群眾“浮話”,用“坐舟則富臭”的比喻坐視國家衰落,就更形象了。

春秋戰國時期,外交活動頻繁,政治改革創新運動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公文體裁和文體呈現多樣化趨勢。

當時文人寫給君主陳述政見的外交文書、法律文書和“書信”,散見於《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後來的史記中,出現了李斯這樣偉大的公文作家。

在這壹時期,公共寫作的特點是透徹的推理,流暢和口語化的語言。

秦朝短命,第二年就死了。在為數不多的公文中,大多具有“尊質不文”的特點,即註重公文內容,不註重文采。

公文是壹種應用文體,“重質不寫”符合公文寫作的要求。

西漢初年,出現了壹批偉大的公文作家和壹些堪稱典範的公文佳作。

比如賈誼的《陳正詩書》、《論積儲書》、晁錯的《論貴粟書》、司馬相如的《尚書·簡獵》等。

這些公文的主要特點是政治性強,作者關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直面現實,分析形勢,批判時弊,總結秦朝短期覆滅的原因,借古喻今,寫得深刻明白,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魯迅在《中國文學史大綱》中指出:賈、晁的疏論“都是西漢之巨著,影響後世,影響深遠”。

西漢後期以來,受賦體和駢文的影響,公文文體出現了忽視內容、過分追求形式的不良傾向。

賦是漢代流行的壹種文學體裁,其特點是描寫為主,講究修辭,句式工整,半散半韻,詩意寫實。

其寫作風格完全不適合公文寫作。西漢中期以來,有人用賦寫章疏等公文,導致壹些公文充斥著花言巧語和虛假內容。

比如東方朔寫的壹封信,達到了十幾萬字,漢武帝卻大加贊賞,勢必助長公文寫作過分註重文采、崇尚復雜的不正之風。

駢文出現於東漢末年和魏晉。

駢文的主要特點是句法結構的對稱性和通篇用詞的雙重性;音韻上註意平調的運用,節奏和諧;在修辭上,它註重裝飾和典故。

壹般來說,駢文更註重形式技巧,往往會羈絆內容。

駢文比散文更不適合公文寫作。

駢文對公文寫作的影響有壹個發展過程。

三國時期,壹些著名的政治家比較務實,他們的公文以散文為主,出現了壹些優秀的公文,如曹操的《讓郡縣認識妳自己》、《諸葛亮的榜樣》等。

西晉時,駢文漸成氣候,從散文中分離出來,但兩晉的公文仍以散文為主;南北朝時期,駢文達到頂峰,尤其是南朝時期。朝廷的大部分公文都是用駢文寫的。

受賦體、駢文的影響,從西漢中期到南北朝時期,雖有三國時期的優秀公文問世,但公文文體總的發展趨勢是日益追求華美的文字和巧妙的形式,而忽視公文的內容。

這種文風不符合公文的語用要求,是公文發展史上的壹股逆流。

隋朝初年,梁、陳幾乎完全繼承了* * *文風,強調華麗辭藻,忽視內容。壹些有識之士看到這種文風不僅影響了行政效率,也影響了整個社會的風氣,提出了改革文風的建議。

第壹個發起者是部長施立。開三年(583年),呈上《高格文華皇帝書》,體驗浮華文風之害,要求朝廷“屏屏輕佻,止其偽”。

隋文帝隋文帝采納了李阿什的建議,並於次年上書天下大將軍,於公於私都有記錄,違者受罰。

從此拉開了隋唐文風改革的序幕。

武德元年(618),唐朝建國之初,高祖李淵出版《誡不真》壹書,對文風進行改革,嚴厲批評說“循規蹈矩太過分了。

申請做賊,卻不肯說出來”,“信口開河,用豐數紙,不順從身體,也會丟東西”。

初唐時,唐太宗、魏徵、陳子昂等。都對文風改革發表了意見。魏徵和陳子昂也在寫作實踐中以身作則,寫了許多平實直言的公文,對文風改革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唐時期,駢文再次興起。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發起“古文運動”,將文風改革推向* * *。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唐代公文總體上呈現出簡約務實的風格。

唐代的文體改革壹直持續到宋代。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人不僅在理論上倡導文風改革,而且撰寫了大量文風樸實、說理高明的公文。

宋代公文不僅數量豐富,而且質量較高,是我國公文寫作的繁榮時期。

元朝統治者重武輕文,大部分機密由蒙古和色目人官員掌管。公文寫作不講究條條框框,所以元朝缺乏優秀的、典範性的公文。

公文是壹種應用文體,寫作要簡潔明了。但封建社會最後兩個朝代,明朝和清朝,繁文縟節盛行,冗長空洞的公文比比皆是。

其中,最值得人們思考和玩味的是明朝屢禁繁文縟節,最終無果而終的歷史事實。

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親自處理國家大事,對公文中的幾千字十分反感。

洪武二年(1369),他對翰林學士詹同說:“古人以為文章淺顯易懂,無深奇險語。

到如諸葛孔明的“模型”,難道是雕刻成文字?誠意的溢出,讓人背誦至今,自然是忠心感恩。

近代文人不研究道德基礎,達不到時事。演講雖然難,但意義簡單實用。從此翰林為文,而明白道理,明白世事的人卻無事可做。"

洪武九年(1376),刑部尚書儒上書壹份政論,長達壹萬七千字。

朱元璋讓中國的書醫王敏年念給他聽。當他讀到6300多字的時候,還是不知道該說什麽。朱元璋大怒,命人把茹太素打了壹百板子。第二天,王敏奉命繼續讀書。他讀16500字的時候,講了五件要講的事。可見後500字足以說明問題,而前16000字多為浮字。

朱元璋嘆道:“我如此急於說事,卻對天下各國有利。浮字者,只是聽而已。”於是他命中書省設立壹個建議格式,“向中外展示,讓說話的人陳述得失,沒有復雜的文字。”

朱元璋采取的這些措施,確實對克服當時的繁文縟節之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國家事務的衰落,官樣文章的弊端最終在整個明朝被禁止。

文風是政治風氣和社會風氣的反映,繁文縟節伴隨著政治腐敗。封建社會後期政治治理日益腐敗的現實,決定了少數有為政治家的努力無法改變這種公文寫作的趨勢。

以上都是關於公文的整體風格。在公文文體衰落的朝代,也有少數優秀的公文,多為清廉務實之人,如明代名臣海瑞、清代名臣林則徐等。

  • 上一篇:武則天短篇小說(100字以內)
  • 下一篇:歷史上的今天:7月22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