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儒家醫學理論及其在心身疾病治療中的發展前景

儒家醫學理論及其在心身疾病治療中的發展前景

當代中國作為傳統人的驕傲,說明儒家的心性論並沒有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因此,它仍然會對中國人的身心產生重要影響,仍然決定著中國人的身心平衡狀態,仍然需要有針對性的心身幹預措施。然而,傳統的中國人需要具有時代特征的文化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以實現他們在現代社會中的心理和生理適應。考察儒家心性論的發展,有助於把握中國心身疾病的特點,有助於預防和幹預心身疾病。

第壹點是對人生價值的認同。

在肉體和精神的選擇上,儒家總是選擇精神。這種精神從孔孟到新儒家的倡導都沒有變過。傳統中國人以身體上的奉獻為榮,以精神上的崩潰為恥。

在意識層面上,傳統中國人拒絕精神問題的發生,所以大多數人不願意接受精神問題的結論。這在客觀上使身體受到更大的傷害,表現出更明顯的身體癥狀。在心身疾病的診斷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對患者身體癥狀的描述,而不是心理問題。中國心身疾病的這些特點有文化和心理根源,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

第二,達到身心平衡的途徑。

在純粹的心理問題上,儒家的心性論為中國人提供了幹預的手段。然而,儒家心性修養的另壹個普遍結果是,中國很多人在患上心身疾病後,仍然自覺自願地承擔起相關的社會責任。就連中國的壹些傳統人士,也把承擔社會責任,引發身體疾病視為壹種榮譽。這樣,儒家的心性論在完成了精神的調節之後,並沒有承擔起保護身體健康的任務。心理引起的生理問題,中醫解決。也就是說,從整個心身平衡的維持來說,儒家的心性論和中醫的理論共同發揮作用。

茶道、誘餌、向導、鋼琴、象棋、書籍和繪畫都是中國人調節身心的有效方法。這些方式包括中國人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獨特理解和中國人對生理變化的特殊體驗。為了使這些古老的方式發揮應有的作用,或者找到壹種符合當代中國人生活節奏的心身調節新方式,有必要對現代醫學的相關研究結論進行梳理,從而為中國人的文化所接受。這樣,儒家醫學理論就必須重視現代醫學心理學對生理、營養、習慣、精神狀態、信仰等問題的研究成果,並將這些成果融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生活中去。只有這樣,才是中國實現身心平衡的有效途徑。

第三點是對身心修養境界的追求。

儒家心性論的研究成果表明,中華民族壹直追求壹種中庸和諧的生活方式。這種對生命的特殊理解體現了中國人普遍的身心修養目標。

無論是在對生理運動規律的描述中,還是在對生理、營養、習慣、精神狀態、信仰等問題的基本態度中,中庸的概念都非常突出。沒有什麽是過分的,壹切以適度為最好。追求身心的整體和諧和身心功能的平衡是傳統中國人選擇幹預方法的尺度。通過這個尺度,可以對國外的很多成果進行分析和優化。

第四,儒家醫學理論在心身疾病方面的發展。

傳統的身心修養方法的有效性要求不能簡單地用“心理體驗”這個詞來代替研究。研究這種有效性背後的原因,可以彌補原有理論的不足。也就是說,傳統心身修養的有效性產生了對儒醫理論進行梳理和發展的需要。梳理和發展儒家醫學理論,要求它能有效解釋各種健康現象(容納現代研究觀察到的各種數據),準確預測心身問題,並使之得到緩解。

儒家醫學理論以《易傳》和《黃帝內經》為基礎。在技術層面上,有大量的有效性,被很多人稱為經驗醫學和心理體驗;同時,微觀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在研究方法層面,以壹種生命哲學為基礎的儒醫理論更符合人體的心身運動。這些都為進壹步探討儒醫理論,尋找解決中國心身疾病的方法提供了可行性。

  • 上一篇:歷史上,大勇
  • 下一篇:中國古代史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