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簡單說說澳大利亞的歷史。

簡單說說澳大利亞的歷史。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的成立標誌著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這是澳大利亞長期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尤其是1851年“淘金熱”以來的必然結果。澳大利亞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在世界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說明資本主義制度作為當時先進的社會制度,是從北半球擴展到南半球的。

澳大利亞民族的形成始於1851年震驚世界的“淘金熱”。“淘金熱”的出現,加速了19年的20世紀3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社會的全面發展,掀起了澳大利亞歷史上的第二次經濟騰飛,為壹個民族、壹個國家的形成創造了壹切必要的前提條件。總之,“淘金熱”將澳大利亞帶入了壹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形成時期。

進入19的20世紀50年代後,澳大利亞已經完全從逃犯殖民地變成了公民殖民地,英國也基本不再在這裏放逐囚犯,自由移民已經超過了各類囚犯。1851年5月至1852年6月,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巴瑟斯特、維多利亞州的亞歷山大和龐帝戈發現了極其豐富的金礦床。這些從19成為了澳洲五六十年代“淘金熱”的重要因素。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了壹座金礦,轟動世界,引發了世界第壹次“淘金熱”,被國人稱為“舊金山”。1851年,哈格裏夫斯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發現了壹座金礦,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於是,又出現了壹次世界性的“淘金熱”,中國稱之為“新金山”。“舊金山”和“新金山”都在資本主義世界投入了數萬盎司黃金,對五六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大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礦井裏,每天都有挖出金塊的新聞。口頭宣傳、報紙宣傳和電報把渲染的消息傳播到其他殖民地和其他國家。就這樣,大量的人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尤其是希斯科克8月在維多利亞州巴拉拉特發現了神話中的金礦後,1851,外國淘金者更多了,“淘金熱”被推向了新的狂潮。各種語言的報刊自然而迅速地傳遍世界,以為澳大利亞遍地是無盡的黃金,這個神話正從挪威傳到中國,從美洲傳到歐亞,於是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移民從世界各地湧向澳大利亞。當時的巴瑟斯特、巴拉拉特和本迪戈金礦區是世界上混血兒最多的地方,中國只有4萬人(1.857)。第二次世界淘金熱達到高潮。

農牧業經濟的新發展

19年50年代開始的“淘金熱”使澳大利亞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實現了第二次起飛,並通過這壹次經濟起飛,從根本上改變了殖民地的面貌,進壹步走向獨立。它吸引了大量移民,其中許多人是企業家、銀行家、工程師、技術工人、農民、牧民、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種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這樣,英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又被帶到了澳大利亞,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資本。

1.到19世紀下半葉,畜牧業已經發展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之壹。因此,它的發展對澳大利亞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對其他經濟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壹歷史時期,羊的數量迅速增加,例如1861年達到2098萬多只;1881年上升到6509萬,是1861年的兩倍多;1891年突破1億大關(實數為106421068)。羊毛的產量也逐漸增加,1861的產量為6700.4萬磅,上升到1871的20822.5萬磅,以及319649萬磅和1。1891年的羊毛產量比1861年高8倍以上。在這壹時期,養牛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成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1884的頭部股票數量達到756.9萬,在11677萬。畜牧產品(含奶制品)產值1881達到2953.8萬斤,1891達到3925.6萬斤。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還體現在對外貿易中的份額。請參考下表:

畜牧業的發展還表現在澳大利亞的屠宰業上。1861年屠宰業產值270萬斤,1870年增加到340萬斤,1880年增加到520萬斤,1890年增加到600萬斤,1900年突破1000萬斤,達到65438。這樣,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就有了兩大收入,羊毛和肉制品。這兩項收入從1861的640萬英鎊增加到1890的321萬英鎊,增加了4倍。

牧場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牧場主壹般在羊場用鐵絲網做圍欄,建立定期剪毛制度和剪毛合同制。畜牧業大發展,仍然保持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澳大利亞至今仍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2.農業1860-1861年,澳洲有1173628畝耕地,1900-1年,達到8865438+。歷年耕地面積擴大情況詳見下表:

種植面積的增長還體現在農業產值的增長上。在1861,農業產值為665438+百萬英鎊,在1871,為640萬英鎊,在1881,也超過1000萬英鎊,分別為102百萬英鎊和18。到19的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亞已經形成了南澳和維多利亞兩大糧食生產基地,還形成了甘蔗生產基地——昆士蘭州。到了90年代,糧食不僅自給自足,而且有壹定程度的出口。例如,在1891,將近410000誇脫小麥出口,在1900,超過680000誇脫出口。

促進農牧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人口正在急劇增長。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多萬猛增至1900年的376.5萬,尤其是城市地區。比如1891,大城市人口已經達到11400以上,占全國總人口的35.27%。要解決376.5萬人的吃飯問題,必須發展農牧業。由於澳大利亞被浩瀚的大海包圍,又遠在南半球,不大力發展農業就沒有食物可吃,不大力發展畜牧業就無法歸還生活必需品,使得澳大利亞社會頻頻崩潰。

其次,澳洲羊毛經過多次改良成為優質羊毛,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早在1850,澳大利亞羊毛就已經在英國市場上壓倒了西班牙和德國羊毛。澳大利亞羊毛幾乎完全由英國包銷,廣闊的市場是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農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澳大利亞的糧食銷售市場越來越廣闊。65438-2009年80年代制冷設備的成功引進,對畜牧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技術影響。冷藏設備是肉類和奶酪出口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1880年,澳大利亞首次用冷藏設備在“斯特拉斯堡萊文”號船上成功將凍肉運往英國。這在英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從此成為澳大利亞冷凍牛羊肉的重要市場。這必然會反過來刺激澳大利亞畜牧業的大發展。

三是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提高。隨著農業生產的增長,其生產技術也有所發展。從65438年到20世紀70年代,麥凱發明了脫粒收割機,史密斯發明了用於開墾的圓盤犁,威廉·法雷爾培育了適應澳大利亞環境的抗銹病小麥品種,並建立了農業學院培養農業技術專家。他們在土壤、小麥品種、農業機械、農田水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總之,澳大利亞開始了綠色革命。

第四,交通系統的建立合理地解決了農業和畜牧業的矛盾,新殖民地的建立,等等。

工礦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澳大利亞的農牧業經濟是其國民經濟的基礎,所以隨著農牧業的發展,澳大利亞的基礎產業也得到了發展。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澳大利亞和歐洲、北美很多國家壹樣,經歷了工業革命,也就是開始了蒸化、機械化的過程。到19年底,澳大利亞初步建立了現代基礎工業。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工業仍是澳大利亞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

1.為了培養礦業人才,礦業於1893成立了第壹所高等礦業學校——礦業工程學院。最早的開采是煤礦。65438+20世紀40年代,囚犯被用來在紐卡斯爾挖煤。20世紀50年代以後,煤炭產量成倍增長,1884年澳大利亞總產量達到288萬噸,1894年上升到4145萬噸,1900年達到638.5萬噸。這壹時期的重點是開采黃金和鐵礦石。由於大規模開采,采礦產值迅速增加,如186101年的1065438+百萬斤,上升到11.3百萬斤和1.900年。

2.冶金工業據史料記載,澳大利亞的冶金工業始於1833。1833在悉尼建立的鋼鐵鑄造廠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工廠之壹,也是最早的冶煉鑄造廠。像采礦業壹樣,冶金工業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大規模發展。在這壹歷史時期,澳大利亞冶金工業的主體是冶鐵業。據統計,從1850到1884,共生產鐵24543噸。此外,還有壹系列產品由國產鐵加工而成,如1876中的4820噸鋼軌和棒材,1879中的1000噸,1881中的3351噸,25438+0882。在1881,用國產鐵加工各種鑄件220噸,在1882,加工該產品2139噸。1881年加工螺母螺栓50多噸。總之,此時澳大利亞已經有了自己的鋼鐵工業。

其他工業部門也在采礦和冶金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到19的90年代,國家工業體系初具規模。但從整個澳大利亞經濟結構來看,畜牧業和采礦業(主要是金礦開采)是澳大利亞國民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兩大支柱,也是出口貿易的兩大支柱。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20世紀上半葉。

3.交通澳大利亞的交通壹直很糟糕。起初,殖民當局利用囚犯修建了壹些道路,但都是土路。內河運輸能力也很差,遠洋運輸全靠英國。自1850以來,這壹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特征是交通運輸業現代化進程的開始。這主要表現在鐵路網的建立上。

澳大利亞從1850開始修建鐵路。建設中的第壹條鐵路是悉尼-巴拉瑞特鐵路線,全長僅14英裏。1853年,修建了紐卡斯爾到梅特蘭的鐵路,全長20英裏。然後修建了墨爾本-基隆鐵路線,全長50英裏。19世紀70、90年代是澳大利亞大規模鐵路建設時期,與當時澳大利亞社會經濟大發展相適應。1861年鐵路243裏,1870年暴漲到950裏,1881年達到2800裏。到1891,澳大利亞有10024英裏的鐵路。1891年的鐵路長度比1861年增長了39倍多!到1901,全澳鐵路網基本建成。但是在海洋運輸方面非常落後,仍然依賴英國。

澳大利亞的鐵路網有很多缺點,有些很嚴重。首先,不同殖民地地區,尤其是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的鐵路軌距大大降低了鐵路網的運輸能力。其次,鐵路網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內陸、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區幾乎沒有鐵路。澳大利亞鐵路網最大的優勢是經濟發達地區和重要城市都有鐵路相連。

4.通信業為了適應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的需要,澳大利亞在19世紀下半葉也大力發展了通信業。到20世紀70年代末,主要城市之間交換了電報:7月墨爾本和阿德萊德之間1858;悉尼和墨爾本之間5438年6月+同年10月;悉尼和布裏斯班之間1861年;悉尼和阿德萊德之間的1867。倫敦和墨爾本之間的臨時電報交換是1859,永久電報交換是1869。奧古斯塔和達爾文港之間的電報是1872,阿德萊德和珀斯之間的電報是1877。殖民地地區的首府都設立了電報局:墨爾本1878,布裏斯班1880,悉尼1881,阿德萊德和赫爾巴特1883,珀斯1887。到20世紀90年代65438年至2009年,形成了以悉尼和墨爾本為中心的全澳電信網絡,統壹了各個殖民地地區的郵電業務管理。

這壹時期澳大利亞經濟的特點

第壹,澳大利亞經濟沒有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更沒有簡單的合作階段,而是通過自由移民和資本流入從英國移植了資本主義制度。1830-1850期間主要介紹資本主義農牧業經濟制度,19世紀下半葉主要介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制度。當然,這種移植不是機械地照搬,而是將資本主義的壹般原理與澳大利亞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澳化,或者將澳大利亞的經濟制度資本化,從而形成具有澳大利亞特色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第二,澳大利亞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是通過合法鬥爭迫使英國政府改變對澳大利亞的殖民政策而完成的。這場鬥爭是改革的鬥爭,而不是暴力革命。換句話說,澳大利亞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是漸進的,不像西歐那樣是突然的,所以沒有發生大的社會動蕩,社會生產力也沒有受到大的損害。

第三,澳大利亞的經濟體系保留了濃厚的殖民遺產,這在經濟和政治上均有體現。從經濟上講,19世紀澳大利亞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不是以工業為主,而是以農業、畜牧業和采礦業為主;出口貿易不是以工業品為主,而是以畜產品(主要是羊毛)和礦產品(主要是黃金)為主;但進口貿易主要是工業品。典型的西歐和北美資本主義國家恰恰相反。從政治上講,由於澳大利亞人口主要是英國移民及其後裔,因此不僅移植到了人口和經濟關系中,也移植到了英國的各種社會關系中,包括政治、文化甚至道德、倫理、宗教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澳大利亞社會本質上是英國社會的擴展。在澳大利亞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形成過程中,很大壹部分資本是從英國輸入的。同時也引進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級人才,如2000年通過各種渠道從英國引進資金1861.4萬英鎊。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壯大,特別是工業和鐵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引入的金額越來越多,如1862的240萬英鎊,1870的480萬英鎊,1885的2040萬英鎊。從1861到1900,英國在澳大利亞投資近3億英鎊(2.997億英鎊)。從澳大利亞的經濟史來看,其經濟建設的規模和速度與引進外資的多少成正比。比如1882-1891這十年,英國* *在澳洲投資181.9萬英鎊,占了40年(1861-1900)。可以斷言,澳大利亞是壹個通過大量引進英國資金,使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

第四,澳大利亞在發展國民經濟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將本國經濟納入世界市場,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從這個意義上說,其經濟是典型的開放(外向型)經濟,這是其能夠快速發展,使本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發展及時協調,至少不落後於世界經濟發展勢頭的根本原因。例如,在1881-1890年,這壹時期的年均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894萬英鎊,而1886-1890年的年均國民收入分別為51萬英鎊、5500萬英鎊和6400萬英鎊。

第五,澳大利亞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主要是通過兩次經濟起飛形成的。壹個是1831年土改導致的經濟騰飛;第二次是1851年淘金熱導致的經濟騰飛。澳大利亞人及時抓住歷史提供的機遇,義無反顧地全面發展經濟,從而擺脫落後,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上一篇:網絡新聞發展史
  • 下一篇:熔模精密鑄造發展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