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滅亡到現在?

為什麽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滅亡到現在?

中國文明延續至今的秘密

文字的消亡意味著文明載體的死亡。如果中國沒有統壹書面語,很多地方的書面語早就在戰敗中被禁止了,然後很快就沒人知道了。因此,許多地方的歷史將會消亡,消失,變得無人知曉。但現在我們讀的是2500年前孔孟的書。如果我們有壹點點文言文水平,就會像讀鄉下爺爺寫的信壹樣親切。壹種文字已經被廣泛閱讀和使用了幾千年。平心而論,這是人類歷史上壹個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跡。

第壹,統壹永久的書寫體系。我覺得這是中華文明沒有滅亡的壹個很重要的技術原因。我之前並不明白統壹的文字對於文明延續的重要性,但是當我站在埃及古城盧克索的時候,我看到了太陽神廟裏雄偉的石柱上的文字。除了少數考古學家能認出的,大部分都不為人知。我去了希臘克裏特島,尋找古埃及文明和巴比倫文明與希臘文明的關系。人們告訴我,那裏有壹個A形的文字,可能會告訴我們答案,但它要在大約100年後才能被解釋。還有,現在誰能讀懂我在巴比倫廢墟上看到的楔形文字?文字的消亡意味著文明載體的死亡。如果中國沒有統壹書面語,很多地方的書面語早就在戰敗中被禁止了,然後很快就沒人知道了。因此,許多地方的歷史將會消亡,消失,變得無人知曉。但現在我們讀的是2500年前孔孟的書。如果我們有壹點點文言文水平,就會像讀鄉下爺爺寫的信壹樣親切。壹種文字已經被廣泛閱讀和使用了幾千年。平心而論,這是人類歷史上壹個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跡。

第二,中華文明的主體部分本質上是農耕文明,所以從來不提倡遠征。成吉思汗遠征的時候還沒有進入中華文明的主體部分。農耕文明靠春播秋收精耕細作,強調“父母在,不遠行。”根據許倬雲教授的說法,精耕細作的農耕文明註重群居和世代相傳。很多中國文人,即使在城市待久了,也把它當成“客居”,遲早要回國。農耕文明的這種思維方式與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馬背上的遊牧文明完全不同。後兩者強調冒險和進取,前者主張防禦和和平。比如我們萬裏長城,是用來防禦遊牧文明的進攻;再比如杜甫的詩“殺人有限,各國各有疆界”,這是典型的農耕文明思維方式。即使他們像秦始皇、漢武帝壹樣才華橫溢,也從未想過去希臘、埃及。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沒有世界地理知識,但是當時其他文明的國王也沒有世界地理知識,但是只要聽說遠處有財富有權力,他們就騎著馬去很遠的地方打仗。這就是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遊牧文明的區別。居安思危,對外面的土地不感興趣,是由來已久的民族集體心理。所以妳看鄭和下西洋,他去了那麽多地方,沒有提出任何領土要求,只是顯示了大國。縱觀古代世界,很多軍事遠征必然會遭到報復,而軍事報復的第壹步就是摧毀對方的文明。就算贏了,也可能是文明自殺。比如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壹,從希臘壹路打到伊朗,也打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看似是壹場勝利,使希臘文明得以東擴,但也間接導致了希臘文明的衰落。因為在古代,壹個文明超越了國界,成為了軍事工具。如果是異地生根,這個文明就很難存活。中國從來沒有發動過這樣的軍事遠征,為文明的延續儲備了實力。當然,這壹規則被近代西班牙和英國的海上霸權所打破,遠征不再意味著文明的自殺。然而,古代的歷史畢竟要久遠得多。中華文明在漫長的古代歲月中避免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波斯的命運,確實與不去遠征有關。

歐洲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在明朝時運亨通地來到中國。按照他的說法,中國當時擁有世界上優秀的陸軍和海軍。中國會打擊別人嗎?利瑪竇幾十年來壹直在研究這個問題。晚年他在《中國筆記》中總結說,中國的皇帝和官員對壹切都很滿意,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我們歐洲人不壹樣,他們稍微富裕壹點,強大壹點,就想占領他們。兩位美國歷史學家寫的《世界文明史》中有壹段話是這樣說的:中華文明進入世界文明舞臺較晚,但進入舞臺後就沒有停止過。主要原因是中國從來沒有把整個國家變成遠征機器。這的確是中華文明在古代沒有滅亡的重要原因。

第三,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消亡,是因為它壹直處於有序狀態。“秩序”的代價是讓整個國家更保守,更不自由,但“秩序”也讓中華文明避免了“無序消費”(熵),有效延續。壹方面,自秦統壹文字和度量衡後,自漢建立了郡縣制、戶籍制等壹整套管理制度,使得國家即使歷經戰亂、改朝換代,也能有序運轉。另壹方面,延續了1300年的中國科舉制度,為有效管理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統壹的管理理念。與世襲官制、扶植官制、兵役制容易造成的無序官僚體制完全不同。科舉制度確立了壹種觀念,即任何男人只要通過文化考試,就可以成為中國大地上的各級“公務員”,使得這麽大的中國始終處於被管理的狀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四,中華文明以“中庸”為核心思想,長期避免陷入極端主義。中庸,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彈性哲學,對很多社會現象保持壹種寬容的接納和有針對性的處置。國外壹些國家的文明深受原教旨主義即基本教義派的毒害,用極端的方式解釋自己宗教中的壹些教義。這在中華文明中是很不壹樣的。因為中庸之道告訴我們,走極端是不對的。其實世界既不是純白也不是純黑,中間有壹片廣闊的灰色地帶。純白和純黑最多只是邊緣,而且是很窄的邊緣。這種思維方式很重要。宗教極端主義往往把不同觀點的人說成是異教徒,把異教徒說成是惡魔,需要殺死,然後戰爭就開始了。中國文化似乎對各種宗教都不認真,這當然是壹個“弱點”,但我在耶路撒冷感受到壹些快樂:我們真的不要那種“認真”。那種“認真”是壹種年復壹年的相互傷害,但中華文明卻以中庸之道靈活地生存了下來。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

  • 上一篇:張旺妻子的歷史評價和官方事跡,《張旺妻子人物故事小傳》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網絡遊戲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