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改革和變革?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改革和變革?

樓層:1

【思路分析】

壹,定義和內涵

改革是指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部分或根本的調整和變革。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也可以說,人類文明史也是壹部改革史。

第二,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

1,改革是否順應歷史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2.漸進式改革有時會失敗,這取決於改革和反改革力量的力量對比,政治地位和權力的高低,以及改革者的策略和政策是否得當。

三、評價標準

對歷史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評價應堅持以下標準:

堅持社會發展的標準;

2.堅持歷史標準;

3.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堅持階級鬥爭觀點;

4.註意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關系;

5.註意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的關系;

6.改革的成敗不能以改革者個人的結果來判斷,而要看改革的積極作用能否保持。

[問題解決流程]

秦國商鞅變法

1,背景: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建立封建政權,發展封建經濟。

2.目的:建立地主階級專政;富裕的國家強兵。

3.性質:地主階級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4.核心內容:①棄礦開建;(2)廢除特權,獎勵耕田;③建立縣制。

5.作用:①廢除奴隸主和貴族的世襲特權;(2)封建經濟發達;(3)加強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秦國實力增強,為秦國統壹全國創造了條件。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背景:①官僚混亂,財政困難,②北方遊牧民族武力威脅,③北方民族大融合趨勢。

2.內容:①整頓吏治;②頒布均田制;③遷都洛陽;④學習漢文化。

3.作用:①改革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②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③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王安石變法

1,背景:北宋中期社會危機加深。

2.目的:鞏固封建統治,挽救封建危機。

3、性質:地主階級調整統治秩序的改革。

4.核心內容:財務管理;

具體措施:青苗法、征兵法、農田水利法、耕地稅法、嘉寶法。

5.作用:興修水利發展了農業,政府收入也增加了,軍事實力也增強了。某種程度上扭轉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6.失敗原因:用人不當,大地主官僚反對。

戊戌變法

1,背景

(1)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②19年底,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機。

2.目的:在保護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①兩大政治目標: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

(2)救國計劃:主張采取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的改革,提倡民權,建立議會,走君主立憲的道路,改革內政,抵禦外侮,把古代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

3、改革內容

1政治;②經濟;3軍事;④文化教育。

4.功能

(1)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2)有利於具有改革思想的知識分子參與國家政權;(3)對社會起到了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戊戌變法的最大歷史功績)。

5、性質:它是壹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

6.改革的原因:

(壹)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采取改良的方法;(2)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3)封建頑固勢力發起反擊(非中外反動勢力聯合扼殺)

7、經驗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 上一篇:歷史上的徐平君
  • 下一篇:歷史上最著名的武將——鐵血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