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上海醫藥:什麽時候?

上海醫藥:什麽時候?

作者:高毅

支持:遠傳所制藥集團

當7月份股價壹路上漲,市值突破5000億時,恒瑞“醫藥壹哥”的名號越來越響亮。

但想到有這樣壹家醫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是恒瑞醫藥的8倍多,市值卻只有恒瑞醫藥的10%,就覺得憋屈。這家公司是2018書寫中國醫藥商業史上最大並購案的主導方。

截至7月30日,上海醫藥市值僅583億,但經過多次掙紮仍未能站上600億。同樣是醫藥行業巨頭。上海醫藥能否在a股市場殺出壹片天地?

上海醫藥早在1994在a股上市。其主營業務涵蓋醫藥R&D及制造、分銷、零售全產業鏈。是滬深300的樣本股,絕對可以說是業內巨頭。公司前身為上海第四制藥廠,創建於1866,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公司為A+H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SIIC,實際控制人為上海SASAC。

作為SIIC旗下大健康產業的核心平臺,公司主營業務分為醫藥產業和醫藥商業流通兩大部分,工商並進。其控股公司涵蓋生物制劑、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中成藥、中藥材、醫療器械、分銷和零售,並與羅氏、施貴寶等建立了合資公司。,擁有極其廣泛的組織布局。

從毛利結構來看,醫藥流通業務貢獻最大,壹直占80%,但醫藥行業板塊也表現不俗。近幾年壹直保持50%以上的毛利率,占比低只是因為分銷業務太大。醫藥行業板塊也有近200億的營收,可以單獨和大部分品牌藥企競爭。

至於醫藥流通板塊,上海醫藥壹直是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的“三巨頭”之壹。在兩票制的影響下,醫藥行業傾向於向龍頭公司集中,三大醫藥流通龍頭公司不斷進行並購。

在醫院支付難以改善的背景下,資金成本將成為未來醫藥流通的主要制約因素,龍頭公司有望憑借多渠道融資能力進壹步提升競爭優勢。

工業產品主要集中在五個治療領域:消化系統和免疫代謝、心血管系統、全身抗感染、精神神經和抗腫瘤。常年生產800多個品種,20多種劑型,全國大部分醫院終端和零售終端的覆蓋基本都是通過自有經銷商和代理商的銷售渠道實現的,壹定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

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零售業務歷史悠久,旗下有多個知名藥店品牌,口碑和市場占有率較好。

從規模來看,公司位居全國醫藥零售行業前列。到2017年,分布在全國16個省區市的零售藥店總數超過1892家,其中直營店1247家。上海華氏大藥房和雷允上是華東地區藥店數量最多的醫藥零售企業。

近年來,零售業逐漸進入“跑馬圈地”階段,促使老百姓、大參林等傳統藥店估值水漲船高。除了通過並購進行全國範圍的擴張,上海醫藥還集中精力深化華東地區的努力,專註於創新業務,包括醫院供應鏈管理(SPD)、藥房托管、高端藥物直接交付(DTP)、疫苗和高值耗材分銷。

截至去年,上海醫藥擁有覆蓋全國24個省市的直營網絡,集約化、信息化程度高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

2009年以來,上海醫藥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其凈利潤在10增長了22.59倍。2015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五年超過100億元,2019年達到186566億元,向2000億元大關進發。

上海醫藥公司2019中報、2019三季報、2019年報與過去壹年業績相比,營收分別為925.75億、140617億、186566億,增速。如此亮眼的數據,股價卻壹直橫盤。

從PE的角度來看,醫藥行業這幾年受到市場的追捧,尤其是疫情下,市場在上漲,醫藥行業的PE壹路上漲。市場上壹些熱門明星企業已經超過200 PE,目前PE行業平均水平已經接近100。上海醫藥的PE只有不到15。

即使把範圍縮小到因成長能力差而pe相對較低的醫藥商業行業,上海醫藥的PE仍處於倒數水平。

工業部門利潤超過20億,增速超過20%。如果單純是壹個普通R&D管道的工業企業,如果PE略低於市場預期平均值2021,僅工業板塊上藥就價值600多億。

再加上全國第二的商業流通板塊,利潤超過20億。按照2021年市場平均預期14倍的PE,也是280億。加上1000億,有800億。上海醫藥現在市值不到600億,看起來不可思議。

是不是上海醫學缺乏講故事的能力?

近年來,創新藥的大火使得相關公司估值水漲船高。上藥的研發雖然不如恒瑞天晴,但也在壹步步跟進。

2065438+2009年,上海醫藥投入1509億,占研發的6.42%,已經明顯高於同行業8.74億的平均水平。壹季度研發支出達到34654.38億元,同比增長25.93%,可見上藥在R&D上的花錢意願非常大..

就流通業務而言,上海醫藥註重商業創新模式的探索,積極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轉型升級。市值3000億的上海醫藥雲健康旗下阿裏健康全面啟動B輪融資。在此次疫情中,上海醫藥的雲健康電子處方平臺在抗擊疫情方面也屢有建樹。

這麽多“創新”概念,雖然解決的問題遠沒有疫苗緊迫,但也是針對國內各地醫療問題的痛點。上海醫藥就像壹棵開不出新花的蘇鐵,被北方來的資金壹個接壹個拋棄。那麽上海醫藥到底埋下了哪些隱患,與恒瑞的差距在哪裏?

2019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籌資活動現金流出。看似是奶牛企業的現金流,但19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負,且鑒於18和17的集資,上海醫藥從現金流量表上隨時需要資金支持。

2018之前,公司營收和歸屬於凈利潤增速逐年下降。M&A當年達到159084億元,同比增速21.58%,歸屬於凈利潤26.52億元,但同比增速為-6.80%,M&A業務無法支撐增長。但在2019,上海醫藥逐漸恢復了活力,獲得了足夠的信心。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49%。

然而,M&A的“副作用”壹直很突出,上藥面臨著商譽大幅增加的局面。2018年商譽增加47.38億元,同比增長率71.72%,當年商譽減值高達6.32億;

然而,事情遠沒有結束。2019年,因為壹家涉及保健品的子公司業績不及預期,直接商譽減值7.05億。因此,2019年,雖然上海醫藥在130醫藥企業中營收排名第壹,商譽減值最高,但走上吞並之路的上海醫藥卻有些“吃不消”。

相比之下,恒瑞醫藥的商譽壹直為零。

這是上海醫藥相比恒瑞最受詬病的地方——恒瑞的業績增速靠並購不到65,438+00%,而恒瑞的內生業績增長穩定在20%左右。

M&A不僅帶來業績水分,也給公司現金流帶來壓力,揭示了現金流量表存在問題的根源。M&A大幅改善了上藥的資產負債率。2018、2019年度大量增加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壹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債務風險。

恒瑞醫藥壹直以“不舉債”著稱,負債率很低。自2004年以來,從未有壹年超過65,438+05%,近幾年壹直保持在65,438+00%左右,屬於股票市場負債率較低的上市公司。

2019各業務板塊的營收數據顯示,公司主要從事分銷業務,但毛利率僅為7.03%,而相對較小的工業板塊毛利率高達58.56%。但分配水平和工業毛利率在逐年提高,工業板塊收入占比也在逐年提高,從2016年的9.83%上升到2019年的12.08%,進而帶動整體毛利率上升。

但與恒瑞長期80以上的毛利率相比,就相形見絀了。主營業務為醫藥貿易和流通的上海醫藥,要趕上創新藥龍頭恒瑞,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海醫藥2008年崛起,比國內很多藥企都要早很多。

2008年之前,因為華遠集團債務危機,壹直處於“無主”狀態,沒有董事長,沒有管理層。直到2008年,上海國資委執掌上海醫藥,投行出身的呂出任上海醫藥董事長,上海醫藥才開始走上坡路,這也奠定了上海醫藥壹直走並購路線的大勢。

只可惜這位力挽狂瀾的名將,不到三年就為“人”離開了。

M&A確實是制藥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但大型跨國藥企在buy buy成功收購的前提是有強大的基礎業務支撐和相互配合。輝瑞有全球銷售團隊,所以收購了惠氏和法瑪西亞,默沙東在占領幾大治療領域後才收購先靈葆雅。

上海醫藥的配送業務規模確實可觀,但產業整合程度低(快遞壹家獨大)、技術壁壘低、毛利率低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最大的業務中如何配合新買的產品,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好的壹點是,上海醫藥的配送業務由於布局較早,目前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使得公司財務狀況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有足夠的試錯空間。所以大家也看到了,上藥這幾年壹直在積極追趕創新藥的勢頭,雖然晚了壹點但也不晚。

因此,當上海醫藥的商業模式逐漸清晰時,將是上海醫藥的壹大增長點。

其次,對國企的壹大詬病是市場化不夠充分。管理層每年有幾百萬的固定工資,可能對市值漠不關心,從而影響公司運營。然而,2019年底,上海醫藥正式啟動第壹輪股權激勵計劃,9名高管,201名公司骨幹,* * *獲配283410000份期權。享受股票紅利,還會有第二次。這也是公司成長的壹大動力。

期待上海醫藥的成功。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觀點不保證市場走勢,歷史表現不保證未來表現。提及行業不構成任何推薦,海外市場及個股情況僅供參考。

  • 上一篇:世界十大必看戰爭電影
  • 下一篇:晚上在長安街騎行有什麽路線推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