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記錄

歷史記錄

傳記歷史書籍

歷史記錄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中國第壹部傳記通史,也是中國第壹部傳記文學總集。它記錄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約145-90年前),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十歲開始接受教育。先後跟隨大學者孔安國、董仲舒學習《古代文學史》、《公羊春秋》。他的思想以儒家思想為主,但也受到黃老研究的影響。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擔任太史令期間,曾試圖撰寫壹部史書,以表彰“朱明賢君,忠臣之死”,但未能成功。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繼承父業,繼太史令,撰寫史記,完成父親遺願,直到鄭和二年(公元前91年)才完成。

《史記》包括十二傳、三十家、十表、八書、七十傳,共130篇,52.65萬字。

“傳”是該書的綱領,以時間為綱,按年記錄皇帝在各方面的言行、功績和重大事件。先秦的壹些篇章是由朝代所撰(如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等。),而秦漢時期的壹些篇章則是皇帝寫的(如秦始皇本紀、高祖本紀等。).壹年能考的分年,考不上的分代。

《表》由司馬遷首創,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了歷代諸侯的大事,對世系、人物、事件進行了簡明的排列。其中包括世界表、月表(如《秦楚時月表》)和年表(如《六國年表》),脈絡清晰。

“書”指的是“八書”:禮、樂、兵、法、歷、天官、禪、河渠、平,記錄了這些法規的制度和演變。內容涉及歷代禮樂、社會經濟、天文歷法、河流地理等。司馬遷認為這是壹個重大的政治問題,所以把它列為專題。

《家》記載了世襲諸侯的歷史遺跡,也有個別著名人物(如孔子家族)。

《甄嬛傳》以各行各業的代表人物,以及異國四國的風俗事跡為主。“傳”包括專傳(壹人壹傳,如《伍子胥傳》、《孟嘗君傳》)、聯傳(兩人或多人壹傳,如《老(子)莊(子)沈(無害)韓(無害))傳)和類傳(壹種人合傳,如《儒林外史》)在專傳、合傳、類屬傳中又有附傳。附傳相當於正傳,表明了傳記的優先性,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物。有的附傳只附姓名,壹般列其後代、親友。

壹,史記的特點

司馬遷曾獨撰《史記》,其依據是《春秋》。它不僅記載了歷史事實,而且希望編纂壹部內容廣泛、體例新穎的新史書,以“了解古今之變,成為研究人與自然關系時的壹家之言”(《寶仁舒安》)。

1.獨特、精心準備、全面的信息

司馬遷成為不朽的歷史學家絕非偶然。在寫《史記》之前,他做了充分的準備:“二十年後,南遊江淮,上惠濟,探俞洞,窺九洞,漂元湘,北涉文、司,談齊、魯都城,觀孔遺,射鄒、義、彭於鄉。(《史記·太史公列傳》序)司馬遷說得很清楚,他不滿足於“世遺古,集太史公不完”的書本知識。他有目的、有計劃地到現實社會中去進行實地考察,接觸國家壯麗的河山和各地人民的生活習俗,觀察山川情況,了解和尋找古今、當代的歷史傳說和各種史料,訪故。他自己把這次強巡稱為“困世失舊聞”(《太史公序》)。

《史記》的出版還取決於司馬遷的家庭出身和私人收藏條件。周代時,司馬祖上幾代都是史家,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書香世家。雖然中途失去了歷史崗位,但家學依舊。司馬昌和司馬吳澤在秦漢時期都是朝廷重臣,家裏禁書。秦始皇焚書之前就應該有所防範,所以司馬談才得以復活傳家寶,使司馬遷十歲就能讀古書。

此外,司馬遷的家庭背景也為他的史記創作提供了先天優勢。司馬錯,司馬遷的第八祖,戰國時著名的秦國人。司馬遷的祖先從晉遷到秦,住在少梁。他們曾在、秦、魏的戰場上,歷經戰火的洗禮,使司馬氏家族聲名鵲起。司馬遷對這場戰爭的描述是豐富多彩的,因為他對自己的傳家寶印象深刻。

漢武帝的“建庫之策,驅逐著書之官,諸子傳說,皆充秘府”(《漢書·藝文誌》),為司馬遷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獻。這些資料包括經、史、賦、傳、子、騷、聖旨、功勛榜等等。而且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下詔書的時候,就已經為寫史書做了相當的準備。司馬遷自己說寫史記是“父子相繼篡位”。

2.五體結構,靈活敘事,真實歷史事件。

司馬遷借鑒了許多古籍,創造性地運用了《史記》中的五種體裁結構,創造了壹部跨越三千年的偉大史書。《史記》的完整體例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活動和人類歷史的真相。《史記》五種文體各有筆法。從單獨的角度來看,每壹種風格都是壹個獨立的體系,有完整的開始和結束,每壹種風格在鏈接歷史發展線索方面都有不同的側面和重心。綜合起來,這五種風格是壹個組織良好的整體。正因為其體例完備,才能夠容納豐富的史料,使政治、經濟、文化、學術、民族、社會和自然星象、歷法、地理等在有限的空間內包羅萬象。正如清代歷史學家趙翼所說,“司馬遷兼顧古今,開創先河,創造歷史。”“從本案來看,可以肯定的是,歷代造史的人都不能超越其範圍,信史者之極端也。”(《二十二史筆記》)

立法與例外(所謂“立法”與“例外”是相對的)是司馬遷創新精神在《史記》中的體現。沒有例證,缺乏規範,肯定會使歷史敘事陷入混亂。墨守成規,就無法充分利用豐富的歷史內容,必然陷入僵化。因此,對立和例外的靈活運用是歷史的客觀需要。

《史記》雖然主要分為傳記、列傳、書表五種文體,但根據歷史事實的性質,可以隨時靈活自由支配。這種例外常用於聯系五體的“交叉見法”。“對照法”是司馬遷為適應傳記五種文體的需要而創造的壹種敘事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把壹個人的故事和壹個歷史事件分散在幾篇文章中,不定期地互見,互為補充。這種敘事方法在《史記》中得到了巧妙的運用,既有歷史作用,又有文學價值。宋人蘇洵首先講的是互諒之法。他說:

廉頗之調也,救隗失。見《趙奢傳》;宣揚李的美食不是個好主意,但試圖去撓楚的誤會也不是個好主意。參見留侯的傳記。如果壹個丈夫相當成功,吃了他的飯,他就過了十分,而如果他列舉壹個有十個缺點的話,將來平庸的人就會說:“智慧如廉頗,歧視如吃了他的飯,但十分不能挽回。”會很難很懶。因此,這是壹個壞故事,如果他傳播它,它會像隱藏壹樣好!

“書的出處不好,他卻傳播”既是對相互理解方法最凝練的總結,也是對其文學功能的充分揭示。李理的《史記》修撰、章學誠的《文史通義》、金德鈞的《史記》闡釋也對這壹點有詳細闡述,基本都是從歷史的角度揭示了相互理解的作用。從本質上說,互明法是司馬遷在歷史研究中運用歷史比較法的體現。它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籠統地聯系起來比較,用最能反映人物和事件本質的東西來組織材料,突出重心,然後在其他章節看到枝葉蔓延的材料。比如這個學科裏五帝合二為壹,夏商周是壹個學科,項羽、漢高祖、呂後、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是壹個學科。這是基於任何時候都盡可能靠近的原則。項羽和呂後都不是皇帝,被寫進編年史是因為他們對時局的影響很大,而且兩人都曾經獨霸天下,發號施令。貴族家庭也是如此。最初,王子的血統被記錄,但陳涉和孔子被寫入貴族家庭。有學者壹度認為這是“作為例子不純”,或者是“混淆了自己的例子”。其實這就是司馬遷獨特的“歷史知識”的體現。

3.開創了“太師龔玥”之路。

《史記》中的“太史龔玥”,即習慣性的序、贊、議,是司馬遷在歷史論述方式上的壹個獨特創舉。《太史龔玥》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歷史、天文、地理、倫理、世俗、軍事、人事等方面。《太史龔玥》的風格是獨特的,或討論,或研究,或揭示。文體縱橫,語言凝練,寓意深刻,或褒或貶,或議論歷史,或暗藏諷刺。都是旗幟鮮明,直截了當。這些構成了司馬遷系統的史學理論。司馬遷把所有引用的經典和別人的話,如詩、書、論語、哲人,都翻譯成自己的語言。此外,為了使評論生動、通俗,他還引用了大量的詩歌、歌謠以及民間俚語和諺語。《太史臺龔玥》的形式是工整的,但又不乏靈活性。所謂工整,是指《太史公龔玥》的完整體例,分為序論、贊論三種形式——文章前的序論、文章後的贊論、帶著敘述和議論的議論。前言放在文章的開頭,是壹篇長篇宏闊的論述,主要集中在十表八書和人物傳記。因為十表、八書、類屬傳都是千古聯系的,序論作為聯系的總結,使文章上升到系統化、理論化的高度。贊美理論被放在這壹章的最後,家庭和傳記。編年史、家世、傳記按順序排列,褒論主要用於對人物的褒貶。《伯夷傳》、《日人傳》、《龜策傳》、《天官贊》、《太史公序》等用來揭示義的傳記實例,表明了敘述的意圖,是全書的總綱。三種形式,整齊集中,獨壹無二。所謂靈活,是指在順序上的靈活,如八書、禮、樂、法、歷有序而不褒,河曲、平準無序而褒,封禪有序而有褒,天官充滿敘事和議論。盡管如此,就所有對《史記》的贊美而言,內容並不全是評論,有的描寫遊記,有的補充歷史事件,有的表達憤怒。靈活變體是壹個例外,它是為了滿足內容的需要而進行的修改。如前所述,破例是史記的壹大特色。書中五種體例都作了例外,立法也作了例外,這是司馬遷傑出歷史知識的表現,所以“太史公龔玥”的形式豐富多彩。

4.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和方法

司馬遷在古今關系上堅持“變”與“詳今略古”和“詳變略漸”(變之時詳,和之世簡)的原則,並在這兩條原則的指導下改寫了變化的歷史。《史記》壹百三十章,貫穿了近三千年的歷史。五帝古史,三代兩千多年,只寫了夏、殷、周、秦五部五帝列傳,三代十二太子兩部編年史,以及伯夷、、老、費、司馬範、孫子、伍子胥、等七位人物的列傳,共計十四篇。有七本書,十二個世家,五部國史傳記。古史34篇,10多萬字。而歷時僅百余年的《漢書》專著就占了62部,涉及漢代歷史的有13篇,共計75篇,章節超過壹半。《史記》詳細描述了四個階段的歷史:1。西周的建立;2.整個戰國時期;3.秦漢之際;4.漢武帝建元、元豐時期。這四個階段的共同點是歷史變革時期。四個階段加起來不到300年,長度卻超過四分之三。也就是說,《史記》近3000年的歷史用了52.6萬多字,而變革時期僅有的300年就占了近40萬字。比如《周本紀》總共壹萬七千多字,西周的歷史占了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而歷時五百多年的東周歷史只占了三分之壹。西周時期,文、、周公輔佐成王的開國史,記載得特別詳細。突出“變”的好處是讓歷史敘事跌宕起伏,簡潔深刻,重點突出。“詳今微變古”指導下的“承上啟下”,目的是著眼於現在和未來,以史為鑒。司馬遷作了詳述當下、汲取過去的理論描述:“常言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它是以君子為國,察古、試今、參人事、察興亡、審權適能,有條不紊,時有變化,所以國家長治久安。”這說明司馬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目的是為了適應現實的需要。“察古、察當代、參人事”相結合,便於“察興替論”,找到治國規律,從而“判斷權力的適當性”,采取適當的治理方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司馬遷的“通古今”論,主要集中在他的《十表序》中。比如《大-帝英雄年表序》說:“活在這個世界上,前車之鑒,所以自省不壹定相同。帝王有不同的禮儀,不同的事務。如果成功是規則,怎麽做呢?觀如此尊辱,亦是世間得失之林。為什麽要舊聞?”既認識到要以史為鑒,又強調今昔之別,不能混淆今昔,說明司馬遷具有鮮明的承上啟下的辯證思想。《六國年表序》說:“戰國之變,亦有其功,何以溯古?秦取天下更猛,但世變而大成。傳曰‘法王之後’,為什麽?親近自己,偽裝庸俗,就容易卑微,容易被人議論。”這就意味著要詳於今而略古,以法為王。《秦楚之際月序》說:“太史公讀秦楚,曰:初難,作於陳涉;虐而滅秦,自項氏;將混亂繩之以法,平定大海,誓死修練帝柞,成為漢家。五年來令三好,自民生以來,從未有急用令。”這意味著要很好地總結劇烈動蕩時期的歷史經驗。司馬遷特別重視秦朝的歷史經驗,是為了讓當時的統治者借鑒。

司馬遷還提出了壹系列探索古今社會混沌控制規律的方法和理論。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原則:壹是“原中觀終,見盛衰”,二是創作類同傳記、合傳,作古今縱橫比較。“察原”是指考察其原,自始至終觀察其原,即通過歷史演變的全過程觀察其原、過程、發展、結果。“見盛而觀衰”就是在它興盛的時候,要看到它未來的衰敗和蛻變。司馬遷用這八個字概括了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縱觀整個歷史,人類社會實際上是壹個不斷興衰、變化、發展的連續過程。要掌握其發展規律,不僅要整體研究,而且要分階段研究。按照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前壹階段是後壹階段的原因,後壹階段是前壹階段的結果。《史記》的五體結構是按時間順序分階段排列的。司馬遷根據“變”的規律和史實的細節來劃分歷史階段,細節是逐漸變化的。這就是“見盛而觀衰”的歷史觀。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正是司馬遷的“察本末,觀盛衰”的方法,劃分了通史,建立了古代歷史年表,將歷史敘事引向了科學的軌道。司馬遷的理論和實踐是他那個時代樸素唯物史觀的最高境界。至於類屬傳記和聯傳,則是司馬遷創造的編纂方法和研究方法。

如果從研究的角度來看體裁傳記和連載傳記的價值和意義,就會發現體裁傳記、連載傳記和七十人傳記的目的都是為了對歷史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如《仲尼弟子傳》、《老子韓非傳》、《孟子荀卿傳》、《儒林外史》等。這些傳記系統地論述了學術的變遷和發展,它們的起源是有分歧的。《孟子·荀卿傳》概括了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輪廓,是壹部泛傳,同時又以合傳為標誌,從而突出了孟子、荀子兩大學派是儒家的主流。在《老子韓非列傳》(或《老子列傳》)中,司馬遷把法家的韓非、沈步海與道家的老子、莊子並列,以示兩個學術圈的淵源,如謝老、余老,都是韓非的代表作。《屈原賈生列傳》,司馬遷認為賈生和屈原因誌向未能實現,有相似的遭遇,所以結合起來警示世人。

總之,司馬遷為了“溝通古今之變”,創造了類比傳記和組合傳記的方法,目的是在歷史類比中強調以史為鑒。這種進步的歷史觀在今天仍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司馬遷“古為今用”的方法和理論也值得借鑒。

5.直筆精神

也叫直書或實錄,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歷代史家在史記中對這種精神非常推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引用劉向和楊雄的話,盛贊《史記》,說:“其文筆直,內核不空美,不掩惡,故稱之為紀。”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獻是核心。

“其文為正,其事為芯”,這是最基本的記錄精神,也是歷史敘事最基本的要求。它強調歷史學家要根據客觀事實全面系統地寫歷史,不能有任何誇張和遺漏。忠於記錄的更高標準不是流水賬,而是善於捕捉典型事件和人物,這也是衡量歷史學家是否具有崇高學識的標尺。這種精神的具體表現是,司馬遷為項羽和呂後立了紀,為孔子和陳涉立了家。在《史記》中,司馬遷全方位展現了社會生活。他寫了各種人物的傳記,反映了歷史的本質,這是壹種更高境界的記錄精神。記實精神的基本要求是記述具體的歷史事實,不按風俗習慣,符合事實的本來面貌,對誤傳的歷史事件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考證。司馬遷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他在很多篇章中對自己引用的史籍進行了解釋,比如《殷本紀》,自成湯後取自蜀、史,《五帝本紀》,《春秋國殤》,《大帝英雄傳》等。再比如司馬遷在五帝、夏、殷、周等文章中對古史的考證。五帝事跡,是綜合各種材料“擇其善詞”;對於夏、殷的姓氏,王禹崩於會稽,殷人的習俗,以及石舟何時遷雒邑等。,也有認真的考證。對於蘇秦,司馬遷並沒有從風俗上翻案。他在贊辭中坦承:“蘇秦起於燕,連六國近。這種智慧已經超越了別人,所以我把他的行動列了出來,按照他的時間順序,讓他不是壹個人在作惡。”蘇秦行為怪異,背信棄義。所以在民間街談巷議中,“凡時事不同者,皆附於蘇秦”,許多旁系傳說,皆附於蘇秦。由於蘇秦的早逝,張儀“鞭撻他的缺點以支持他的理論,使之成為壹種平衡的方式”。張儀為了擡高自己,故意誇大誹謗蘇秦,讓全世界都笑了。因此,司馬遷如實客觀地記錄了蘇秦的事跡,讓讀者自己明辨是非。再比如秦國宰相李斯的傳記。雖然對秦國有所貢獻,但最後還是被五刑處死,引起了世人的同情。司馬遷用辯證的方法列舉了李斯對秦始皇統壹六國的貢獻,同時描述了他與趙高勾結、貪位、助二世虐的罪責,說明他的死雖然慘烈,但不足為惜,無形中反駁了李斯死忠的普遍說法。

中國自古鄙視女性,但司馬遷沒有這種偏見。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得到了客觀公正的描寫。比如進了“姬”,姬妾進了“世家”。據實錄記載,司馬遷如實揭露了呂後的惡行,但他並沒有指責女性禍國殃民,而是重點描寫了呂後“剛毅暴戾”的性格,指出她與秦始皇是壹類人。此外,司馬遷對呂後無為政治帶來的社會穩定做出了實事求是的評價,這是值得稱道的。在《外戚世家》中,司馬遷第壹次肯定了後妃的輔助政治作用,把女性上升到了影響國家興衰的高度。壹對壹錯的例子也說明了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女性。

司馬遷如實地記錄了婦女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所起的作用,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關註婦女的歷史學家。他之所以有如此不凡的見解和成就,正如歷史學家紀振懷所說:“原因很簡單,只是貫徹了歷史學家應有的實錄精神。”

(2)不空美,不隱惡。

這是“直寫為核心”的更高要求,強調史家不僅要寫善惡,而且要“明辨是非”、“采善抑惡”,即褒歷史人物之善,貶其惡,要恰如其分。司馬遷反對主觀臆斷:“褒貶者,毀譽者。”司馬遷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歷史人物,而是客觀地說明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根據事實作出恰當的評價,做到“不空美,不藏惡”。比如司馬遷雖然反對秦朝的暴政,但是肯定秦朝統壹全國,制定的壹系列制度;雖然歌頌了漢家的統壹,卻巧妙地揭露和諷刺了皇帝的壹些隱私和時政;項羽雖然被描繪成壹個無所不能的英雄,肯定了他消滅秦國的功績,但也對他的殘暴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司馬遷生動地描寫了李廣的英雄愛國精神,同情他的遭遇,給予高度評價,但不加渲染;司馬遷雖然非常痛恨酷吏,但也肯定那些清廉不枉法的人。縱觀歷史記載,貫徹這種精神的例子比比皆是。歷史只有反映客觀現實,才能為後人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參考,起到警示作用。

(3)“書法不藏”的批判精神

司馬遷秉承“正邪合為壹書”的意圖,大膽“言中非中”,文筆中包含了許多褒貶。作為壹個歷史學家,如果沒有明確的愛憎立場,沒有批判現實的勇氣,沒有直言不諱的精神,那麽壹個歷史學家的價值和作用也就喪失了。司馬遷的《敘韓非》不僅大膽批判了漢高祖劉邦、劉徹等漢朝最高統治者,而且全面揭露了漢武帝時代的整個社會矛盾。就連爭光爭利的溫和儒生也做出了深刻的“微批判”。在司馬遷的作品中,受命稱帝的劉邦被刻畫得自私、刻薄、多疑、冷酷。舒、龔、董仲舒是漢代儒學的代表人物。司馬遷在肯定他們各自成就的同時,也對他們的人格弱點進行了意味深長的諷刺。舒起草了《漢儀法》,缺點是“阿諛奉承”,龔主張儒學,缺點是“欺騙”,董仲舒主張“春秋”,主張統壹,問題是“迂腐”。這三個人的形象被生動地描繪出來。司馬遷對漢朝百年歷史的記述,以漢武帝在位時期為中心,深刻揭露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社會矛盾。《酷吏傳》側重於批判殘酷黑暗的官僚政治;《平淮書》批判了苛捐雜稅的經濟政策。《儒林外史》和《公傳》通過揭露漢儒諂媚的醜惡,對當時的文化政策進行了批判。《閉關禪書》諷刺漢武帝愚昧迷信,勞民傷財。在所有這些章節中,《平淮書》指出了各章節的內在聯系,起到了協調作用。司馬遷先是從漢承秦,經過休整,認識到民富殷實,然後寫到梁武帝的恣意繁華由盛轉衰,再以“物盛而衰,變也定”為主題切入正題,詳細描寫了梁武帝連年對外戰爭造成的民不聊生,國不聊生, 其終結於元豐元年,以“見盛而衰”為標誌,以秦作為對統治者的提醒。

二,《史記》的文學貢獻和影響

《史記》雖然是壹部歷史名著,但司馬遷筆下的每壹個歷史人物都個性鮮明,呼之欲出,給讀者以見其人,聞其聲的文學享受。歷史作品本身就要求作品要嚴肅、科學,所寫的歷史人物要真實的人和事,不允許虛構和誇張。文學作品要求人物形象富有想象力、生動、典型。司馬遷的偉大就在於他用文學之筆寫出了壹系列鮮活的歷史人物,把歷史和文學完美地結合在壹起。《史記》的敘事以散文為主,夾雜著散文,跌宕起伏,跌宕起伏,浩浩蕩蕩,氣勢非凡。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善於通過激烈鬥爭的場面和講故事的方式把人物推向矛盾的最前沿,從而表現出各自的優缺點和性格特點。在語言方面,使用符合當時人物身份的俗語和口語,既使人物形象生動,又使大眾易於理解。因此,《史記》壹問世就得到社會的認可,被後世公認為經典傳記文學的佳作。

從歷史進程看,《史記》的文學成就可分為四個方面:壹是魏晉以前,認為《史記》的文學特點是華麗辭藻、精練文章;其次,唐人註重《史記》的散文成就和藝術風格;第三,明清時期認為《史記》的文章結構曲折,人物塑造形式新穎。第四,現代文學理論家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史記》塑造史傳典型形象的全部藝術手法。《史記》的文學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無論哪方面,司馬遷都是以傳記文學、散文成就、人物形象、語言運用著稱的。當然,《史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在記錄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創造了傳記文學,塑造了大量的典型人物形象。如果脫離史實談小說成就,就背離了《史記》作為史書的本義。

《史記》作為壹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和著名的傳記文學,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班固以下的史學家、文學家,幾乎都很佩服司馬遷,試圖像司馬遷(顧的《日知錄》)壹樣“按順序看他的意思而不作判斷”。班固承認司馬遷“好史之才”,稱贊他“善於點事,辯而不華,質而不俗”的敘事能力和“筆法直,真美而不藏惡”的記錄精神。《史記》中歌頌了許多英雄人物,如項羽、辛、藺相如、呂忠廉、侯營等。,對後世的人,尤其是封建文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詩中不止壹次引用古代的俠客作為自己的諧音,希望自己能像他們壹樣為國為民建功立業。

就寫作方法和文章風格而言,漢代以來的許多作家都從《史記》中獲得了很大的啟示。正如鄭樵所說,“歷史學家不能改變他們的方法,學者不能在壹百代之後拋棄他們的書”。在體裁形式上,《漢書》中的“正史”大多繼承自《史記》。自唐宋以來,古代作家都對《史記》了如指掌。有“八代文學之衰”之稱的韓愈,對司馬遷極為推崇,直接把《史記》中的文章當成他的範本。他的《張中丞傳序》、《茅穎傳》等文章都是研究《史記》傳記的成果。宋代散文家歐陽修為《五代世靈官列傳》寫了壹篇序,與《史記》中的伯夷列傳十分相似。他的文章簡潔流暢,更贏得了《史記》的魅力。在很多歷史時期,當形式主義的繁文縟節或者艱澀古老的文風盛行的時候,《史記》往往成為中國古代作家反對矯飾的壹面旗幟。唐代的韓愈、柳宗元、明代的歸有光都是如此。在文學創作方面,唐以後的傳說,明清以來的小說、戲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史記》的影響,比如《水滸傳》、《聊齋誌異》。

  • 上一篇:曼聯歷史前場
  • 下一篇:蒼巖山風景區簡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