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懷梆歌劇簡史

懷梆歌劇簡史

懷梆是壹個古老而稀有的河南漢族地方戲。因發源於明代懷慶府,故稱懷梆,又稱“懷慶梆子”、“老懷梆”。懷梆始於明末,初具規模於清代,成熟於清朝至民國,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屬於梆子劇種體系中的稀有劇種,在民間流傳已久。它的曲目、唱腔、誦經、音樂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懷梆是壹個獨特的地方劇種,唱腔熱情,表演大膽,在唱腔、表演等藝術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獷奔放,生、丹、凈、醜、行齊全,擅長演王朝的戲。上演的大多數戲劇都是雙胞胎,雙旦和雙面人。深受豫西北、山西南部人民的喜愛,主要流行於古懷慶地區。因為懷梆是梆子戲,唱的時候要用棗梆打節奏。歌詞多為七言句,交叉句既有長句也有短句,上下對應,押韻同韻,結構基本規整。懷梆有300多部傳統戲劇,上演了近100部現代時裝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有:反徐州、雷振海北征、王艷掃北、反西京、神仙樂、古懷案、之醉、變老幼、紅珍珠姑娘、趕秦三、轅門斬子、桃花庵。現代戲有:《小黑人的婚禮》、《劉胡蘭》、《洪湖紅衛兵》、《牛家灣》、《沙家浜》、《紅燈記》等。

據有關史料記載,清末民初,這種戲劇的發展勢不可擋。

曾有“五府皆在”之說,即張德府(安陽市)、衛輝府(薊縣市)、懷慶府(焦作市、沁陽市)、大明府、順德府(邢臺市)也包括廣平府。北至保定、石家莊、陽泉、長治,西至新安、澠池、垣曲縣,東至封丘、長垣、演金縣,南至許昌、禹州市。懷梆至今仍在石家莊贊皇縣和洛陽新安縣演唱。

懷梆是流行於豫西北古懷清宮及其周邊地區的地方戲。懷梆是什麽時候形成的,如何形成的,至今沒有找到可靠的依據。然而,壹個普遍的說法是,懷梆有300多年的歷史,是由《社火》和《海神號》戲劇逐漸演變而來的,也被稱為老懷梆。

懷慶府地處豫晉交界處,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各路商人文人活躍。

根據《舊唐曲誌》和唐代崔的《焦芳誌》,隋末河內縣出現的歌舞劇《踏搖娘》應是的雛形,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最早的戲劇表演雛形之壹。

唐初,太宗封道教上清派創始人魏為,派欽差到河北,讓尉遲恭監造陽邏山(神農山的壹個分支)的宮。此後,每年從三月三日開始,舉行十多天的祭祀活動,全國各地的民間歌舞也紛紛前來表演,甚至成為廟會,經久不衰。

唐宋時期,紫虛元君宮(精英殿)的修建和擴建以及由此帶來的層出不窮的祭祀活動,為懷梆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契機,有力地促進了焦作歌舞的發展和早期懷梆的形成。

金天德年間(1149-1153),“竹馬”“旱船”“龍燈”等“社火”故事在懷慶府非常流行,曲調有“插花”“采花藍”“龍燈”等。“社火”故事、雜曲以及後來的“海神劇”為懷梆的形成奠定了壹定的基礎。

海神劇是懷梆的通俗叫法,自元代以來日趨成熟。起初,波塞冬歌劇泛指官方祭祀、民間祈雨和廟會時表演的數百種歌舞。

明代聖賢朱載堉吸收了民間音樂的精華,用科學的方法闡述了十二平均律,進壹步推動了民間音樂藝術的發展,當時流行的《管風琴班》、《金鼓社》都是朱載堉作曲創作的。後來,民間藝人逐漸將這壹地區的民歌和傳說搬上戲曲舞臺,並受到益陽、昆山、亂彈和梆子的影響。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們不斷改革創新,逐漸形成了梆子劇種——懷梆。

明清時期,日益崛起的淮青商人組織的演出活動,推銷四種淮藥、布帛商品,拓展市場,不斷促進了的發展和成熟。隨著懷慶商幫的堅定步伐,懷梆逐漸走向鄂、冀、陜、陜等廣大地區,甚至踏足京、東北、粵等地,壹時間聲名鵲起,有“五都懷梆”之美譽。迄今為止,懷梆已逐漸發展成為壹種獨特的地方戲劇,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和認可。

新中國成立後,懷梆業余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在古懷慶地區發展起來。武陟縣1950年恢復了26個戲班,1958年發展到66個。

1953年,沁陽縣當時有32個戲班,1957年,發展到100多。為了進壹步扶植和發展懷梆,沁陽縣政府於1955年初成立了懷梆劇團,修武縣於1958成立了懷梆劇團(後撤銷)。1960以後,由於藝術的交流和影響,特別是豫劇的影響,懷梆在改革中過多地吸收了其他劇種的藝術特點,失去了本劇種的特色,如去掉了懷梆的尖弦(大弦)。“文革”後,懷梆的戲曲雖有復興,但專業人員卻處於十幾年不聯系的狀態,觀眾也比以前少了。除了沁陽縣的懷梆劇團,農村業余劇團只在春節期間演出。

沁陽市懷梆劇團成立於1955,是中國唯壹的演出團體。它不僅是壹個表演團體,還承擔著研究、普及和提高懷梆藝術的責任,成為懷梆藝術發展的主陣地。懷梆劇團演出了300多部傳統劇目和近100部現代劇目。在省市報刊上發表懷梆藝術研究論文50余篇,編輯出版了《懷梆歌曲精選》、《懷梆藝術》、《懷梆論壇集錦》等著作,不僅對懷梆戲曲的普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填補了我省稀有劇種理論研究的空白。懷梆歌劇團參加國家、省、市戲曲比賽近30次,獲獎80余次。1992年,懷梆劇團被文化部命名為“世界第壹劇團”。

2000年,沁陽市政府成立朱在宇藝術學校;2004年、2005年,懷梆劇團榮獲“豫劇藝術珍品”六項金獎;現代懷梆話劇《王東明》入選“五個壹”工程獎。2007年出版《懷梆劇團五十年》,編導大型話劇《懷梆好媳婦》,申報省市“五個壹工程”獎。

2005年至2008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陽市人民政府舉辦了四屆“神農杯”懷梆戲曲大賽,來自沁陽、武陟、修武、文縣、濟源等地的近30支隊伍先後參賽,進壹步促進了懷梆的藝術交流。從2006年開始,沁陽市對懷梆劇團的財政補貼從每年110000元增加到200000元。2007年8月,經沁陽市組委會批準,懷梆劇團增加了28人。2007年,中央財政撥款20萬元用於懷梆劇團的保護,主要用於更新視聽和燈光設備、購置道具和創作新的戲劇項目。

懷梆形成後,迅速在懷慶八縣傳播開來。人們不僅愛看,也愛唱。

廟會上最吸引人的是懷梆戲劇。懷梆響亮的歌聲和伴奏,響徹雲霄,從遠處都能聽到。無論春夏秋冬,臺下總是擠滿了人。為了看清楚,孩子們很早就用凳子占了空間。開場鑼響了三次,戲才真正開始。

據調查,懷梆幾乎人人都會哼歌和唱歌,從家家戶戶到田間地頭都能聽到懷梆的旋律。至今流傳著“賣房子本地靠懷梆戲”“賣大蒜生姜靠老懷梆”的說法。

不顧風雨,勇往直前

懷梆戲曲的發展經歷了明代的孕育期、清代的形成期和清代至民國的成熟繁榮期。

在懷梆形成之初,傳播是極其困難的。當時的戲班藝人多由家境貧寒的孩子組成,他們沒有受過教育。都是師傅親口教的,歌詞都是藝人的心裏話。從事歌唱的藝人是半農半藝,活動範圍小,發展慢。清中葉至民國時期,懷梆戲曲發展迅速,湧現出壹大批有影響的著名藝人,如馬醜牛、李永泰、喬青雲、呂連仁等。懷梆的班數與日俱增,出現了許多劇團,如樂瞳班和普青班。從封閉到流通,為交流、借鑒和吸收外地曲藝創造了機會,為曲藝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懷梆開始在戲曲劇種中脫穎而出,受到大家的歡迎。傳統劇目有300多部,大部分是關於朝廷謀反,壹心報國,上戰場打仗,抗暴鋤奸,還有少數民間故事和家庭生活。

雖然史籍中很少記載懷梆戲曲的發展,但從戲樓發展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它的發展、繁榮和普及。沁陽市、濟源市、溫縣市、武陟縣、博愛縣等地發現了元、明、清時期的古戲樓、舞樓遺址,以及修建戲樓、舞樓的碑文。尤其是清明期間,各縣的劇場越來越多,覆蓋鄉鎮。僅清華鎮(博愛縣現所在地)就有13個半劇場。劇場的這壹半是因為空間狹小而搭建的,另壹半是演出時臨時搭建的。據統計,民國時期,焦作有417家劇院。

  • 上一篇:面條的歷史起源
  • 下一篇:喜歡用神來命名木頭的女生。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