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青年時代為理想奮鬥的名人的故事。

青年時代為理想奮鬥的名人的故事。

人生最寶貴的價值是妳可以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青春是為理想奮鬥的最好時光。那麽妳了解多少名人年輕時為理想奮鬥的故事呢?想知道名人在年輕時是如何為理想奮鬥的嗎?我給妳帶來了壹些名人的故事,他們在年輕時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希望大家看完之後,也要學習壹下名人的拼搏精神,放下理想!

青年時期為理想奮鬥的名人故事1:馬克思理想的階梯屬於勤勞的人們。馬克思為實現解放全人類的崇高理想奮鬥了壹生。他積極參加火熱的工人運動,研究了無數作品,在歐洲學了好幾本。

該國的語言。他壹直在圖書館學習,幾十年下來,座位下面的地面居然磨掉了壹層。化學家諾貝爾決心揭露炸藥,以減輕建築工地上挖掘者的繁重勞動。廢寢忘食,四年做了上百個實驗。在最後壹次實驗中,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燃燒延遲的導火索。壹聲巨響,附近的人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從煙霧中跳了出來,壹張黑臉,身上還帶著血,興奮地大喊:“成功了!”“那些傑出的人是被壹個崇高的目標所激勵,產生了驚人的毅力和無私的精神。是理想的波瀾激勵著他們努力。

理想的階梯屬於珍惜時間的人。富蘭克林有句名言,“妳熱愛生活嗎?那就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物質。”許多科學家、作家和藝術家都是與時間賽跑的專家。愛迪生壹生中有1000多項發明。這些不計其數的實驗的時間是從哪裏來的?是從經常連續工作兩三天的極度緊張中擠出來的。魯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自律,從事無產階級文藝30年,視時間為生命,堅持寫作。巴爾紮克努力工作了16或17個小時,即使他手臂疼痛,眼睛流淚,他也拒絕浪費壹刻。他壹生留下了深受人民喜愛的代表作《人間喜劇》,共94部小說。這些汗水的結晶不就是時間和生命的光輝記錄嗎?

名人故事二:童狄舟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研究的奠基人之壹。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海洋湖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生物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山東大學動物系主任、教授。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從事實驗胚胎學研究近半個世紀,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奠基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壹個偏僻的山村。由於家境不好,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入學。

他在中學的時候,因為基礎不好,學習非常努力,第壹學期期末平均成績只有45分。學校勒令他退學或者留級。經過他的再三請求,學校同意讓他和他的班級壹起試用壹個學期。

從此,他壹直和“路燈”在壹起:天亮了,他在路燈下讀外語;晚上關燈後,他在路燈下學習檢討自己。好事多磨。期末他的平均分達到了70多分,幾何也考了100分。這件事讓他認識到壹個道理:別人能做的事,我也能通過努力做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童第周留學期間,學習刻苦,好學,深受老師好評。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

沒有電燈,他們在黑暗的院子裏,用自然光在顯微鏡下切割分離雞蛋;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自己拉的壹根很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都是從野外采集的蛙卵。在這個簡陋的“實驗室”裏,童迪洲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多篇關於金魚卵發育能力和青蛙胚胎纖毛運動機制分析的論文。

解放後,童第周作為山東大學副校長,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文昌魚卵的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晚年與美國鄧普頓大學的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他們從鯽魚卵的細胞質中提取了壹種核酸,註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結果出現了壹個既有金魚特征又有鯽魚特征的後代,這條金魚的尾鰭從雙尾變成了單尾。這壹創造性成果在世界上屬於先進水平。

青年時代為理想奮鬥的名人故事3:托爾斯泰1857托爾斯泰出國,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矛盾,卻找不到消除社會醜惡的辦法,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在他的短篇小說《盧塞恩》(1857)中都有體現,然後他又寫了《三死壹生與天倫之樂》,論述了生與死、痛苦與快樂。

1860 ~ 1861年,托爾斯泰再次出國,結識了赫爾岑,聽了狄更斯的演講,會見了蒲魯東。他認為俄國應該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體現,貴族應該走向“平民”。這些思想在小說《哥薩克》(1852 ~ 1862)中有清晰的體現。

托爾斯泰從1863年到1869年寫下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他創作過程中的第壹個裏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的關系為主線,展現了當時俄羅斯從城市到農村的廣闊社會生活圖景,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間發生的壹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抗擊拿破侖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羅斯人民的愛國熱情和英勇鬥爭精神。這部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生動。它是壹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征的傑作。

從1873到1877,經過12次修改,完成了他的第二部裏程碑式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20世紀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寫成了《懺悔錄》(1879-1882)。80年代創作:戲劇《黑暗的力量》(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裏奇之死》。《球後的故事》(1903),尤其是寫於1889 ~ 1899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批判俄國社會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作品,成為世界文學不朽的傑作之壹。

托爾斯泰晚年努力過著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6月離家出走,165438年10月7日在小站去世,享年82歲。壹代文學大師完成了他們的人生旅程。

名人故事四:貝多芬路德維希·範·貝多芬(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壹。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壹個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出音樂天賦,八歲開始表演。1792赴維也納深造,藝術進步神速,貝多芬信奉共和主義,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與命運》;序曲《埃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我壹生坎坷,沒有成家。二十六歲開始失聰,晚年完全失聰。我只能通過壹本談話書與人交談。然而,孤獨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沈默和隱退。在壹切進步思想被封殺的封建復辟時代,他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仰,通過演講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吶喊,寫出了不朽的巨著《第九交響曲》。受18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颶風運動的影響,他的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進步。在音樂表演上,他幾乎涉及了當時所有的音樂流派;大大提高鋼琴的表現力,使其獲得交響的戲劇效果;也使得交響樂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遷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作為古典音樂的代表作,開辟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之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被尊稱為“音樂聖人”。

名人故事五:巴倫伊巴倫伊小時候因病致殘。她母親心如刀割,但還是強忍悲痛。她認為現在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倫伊的病榻前,拉著他的手說:“兒子,媽媽相信妳是壹個有抱負的人。希望妳能用自己的雙腿勇敢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好巴倫伊,妳能答應妳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壹樣擊中了巴倫伊的心。他撲進母親的懷裏,放聲大哭。

從那以後,我媽壹有空,就會給巴倫伊練習走路,做體操,經常累得滿頭大汗。有壹次我媽得了重感冒,她覺得壹個母親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以身作則。盡管高燒不退,她還是按計劃下床幫助巴倫伊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她母親的臉上淌下來。她用幹毛巾擦了擦,咬緊牙關,幫助巴倫伊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殘疾給巴倫伊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深深地教育了巴倫伊,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的嚴重打擊。他學習努力,學習成績在班裏壹直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倫伊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耳科學的研究中。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領獎臺。

& gt& gt& gt下壹頁,更多的是名人在年輕時為理想奮鬥的故事。

  • 上一篇:官姓就是祖宗。
  • 下一篇:001.人類歷史的開端——石器時代的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