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簡體字和繁體字的演變

簡體字和繁體字的演變

以下為維基百科詞條摘錄,分別為“簡化字的歷史”和“簡化字的評價”。

=======================================

簡體漢字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 10 6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成立。

1950年8月9日,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召開簡化字研究與選用座談會,商定了簡化字選用的四項原則:

對已經使用的簡化字進行梳理和篩選,必要時根據現有簡化字的簡化規則進行適當補充;

所選增補的簡化字以楷書為主,有時也有行書或草書,但壹定要註意易寫易印;

簡化字的選取和補充僅限於最常用的漢字,不必對每壹個疑難漢字都做簡化字;

簡化字選定後,由中央教育部報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公布實施。

根據上述原則,中央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廣泛收集資料,編制了《常用簡化字登記表》。考生主要對簡化字的選用原則提出了壹些意見,如“簡化字的選用應遵循既定原則”、“只能采用少數簡化字草書”等。

中央教育部社會教育司重新考慮了簡化字的選用原則,決定完全按照“言不盡意”的精神選用簡化字,並適當註意減少常用漢字的數量,盡量將不同形體或可以共同使用的文字合並。1951年,擬定了第壹份簡化字表(初稿)。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規劃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重組,與其他機構合並,組建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

3月25日,1952,中國漢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漢字重組組成立。漢字分類小組重新定義了編寫簡體漢字的四個原則:

現有的簡化字應不用文字描述,不應單獨創造簡化字。但沒有簡筆畫的常用字,不妨另尋簡體字;

應打印簡體漢字,其結構應類似於手寫。激進的簡化可以類比;

異體字在本組中單獨處理,替代字暫不列入本表;

簡化字列表公布時,以簡化字為主,註釋為繁體。按第壹筆的順序排列,第壹筆與第二筆相同,並附兩個字查表,按讀音簡化,按繁體字簡化。

1952下半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漢字整理組擬定了《常用漢字簡化表》初稿,收集了700個簡化漢字。讀完手稿後,毛澤東指出,這700個簡化字不夠簡單。簡化漢字要多使用草書,找出簡化的規律,做出基本的形狀,有規律地簡化。

1953 10 6月1日,中國* * *產黨中央成立了中央人物委員會。

1954 10.8由中國文字改革研究會改組,經NPC第壹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批準,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1954 165438+10月30日,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壹次會議決定對《常用漢字簡化表》第五稿進行必要的修改。在第五稿的基礎上,漢字整理組編寫了《簡化字稿》(簡化字798個,擬廢異體字400個,手寫漢字251個簡化偏旁)。

19551、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出通知,印發30萬份簡化漢字方案草案征求意見。從《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公布到同年7月的半年多時間裏,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收到各界群眾來信和意見5167件,全國參與討論的人數達20萬人,其中贊成《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占97%(當代中國文字改革,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

1955 7月13根據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提議,國務院成立了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

1955年9月,中國漢字改革委員會起草了《漢字簡化方案》修訂草案,刪除了擬廢止的400個異體字草案和簡化手寫漢字偏旁部首草案,將簡化字數量由原草案調整為512,增加了56個簡化偏旁部首。決定不解決簡化方案中的異體字,並擬定了異體字的初稿。

195510 6月15日至23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議期間,對《漢字簡化方案》修訂稿中的19個簡化字進行了修改,取消了壹個簡化字偏旁。會議壹致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修訂稿和第壹批異體字整理稿。會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會議決議對簡化字方案修訂稿進行了調整。簡化字由512個增加到515個,簡化字部首由56個減少到54個。修訂草案經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應用委員會審議通過。

1955年,公布了第壹批異體字表。

1956 65438+10月28日,國務院第23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

1956 65438+10月31人民日報刊登國務院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和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法定簡化字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取得了“正字”的地位。

1964年2月4日國務院同意1964年10月7日《中國語言改革委員會關於簡化漢字的請示》報告,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中國語言改革委員會關於簡化漢字的請示的通知》。

1964年5月,中國語言改革委員會出版了《簡化字匯總》。

產量翻了兩番。其中“量”和“轉”這兩個字已經被過分簡化為同音字“二”和“反”,但這些過分簡化的字在民間仍被廣泛使用。1977,1977年2月20日,漢字第二種簡化方案公布,稱為“二簡”。

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批轉國家語委關於廢止《漢字第二次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問題的請示的通知》,宣布廢止“簡化字”。

1986 10 6月10日簡化字匯總重新發布(* * *收到2235個簡化字)。

====================================

簡化單詞評估

歷史評論

在近代史上,許多人都提出過與漢字簡化有關的評論。即使有些觀點在今天已被學術界公認為錯誤,但在當時影響很大。

自19世紀以來,處於強勢地位的西方文明開始進入東亞,整個漢字文化圈各國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潮流。有些人堅持漢字的傳統,但許多人認為漢字的使用應該被放棄。這些認為漢字運動應該被拋棄的論點是:與西方拼音相比,漢字笨重笨拙,因為當時漢字不能在打字機上書寫,而必須使用巨大的排版室的活字。正因如此,許多使用漢字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簡化了漢字,甚至試圖完全拼音化。日語假名的拉丁音譯方案,以及漢語中各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思想。漢字改革實施以來,簡化漢字壹直備受爭議。

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漢字的書寫和閱讀困難被認為是中國識字率低的主要原因之壹,甚至有激烈的觀點認為漢字導致了中國的衰落,因此必須改革漢字。

五四運動領袖傅斯年曾經批評過漢字,他說:“漢字的起源極其野蠻,形狀極其奇特,理解極其不便,應用極其不合算。真是又蠢又厚,鬼魅般的寫法真是天下最不方便的樂器。”魯迅先生曾說:“漢字不亡,中國亡。”

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陸改革時說過“漢字是壹種落後的字體”,所以“必須像拉丁文壹樣改革”,以便於學習和識別,這樣才能符合他的救國思想。

近年來,有學者認為,如果中國大陸足夠民主,推行簡化字可能是20年後,電腦已經出現的時候,漢字的弊端可以大大減少,簡化字可能不會出現,也不會造成今天中國大陸與臺灣省的文化差距和中國古籍對中國大陸普通人看不懂的局面。

大量在文革時期被過分簡化的漢字,今天仍有很多人在使用,可見漢字簡化不經過深思熟慮是可以產生深遠後果的。

然而,許多中國大陸人認為繁體字的書寫太復雜。如果當年政府沒有推廣簡化字,旨在減少中國文盲的掃盲運動就不會取得成效,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中國仍會有大量的文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簡化字在中國大陸已經實行了50年,但與使用繁體中文(標準中文)的臺灣省、香港和澳門相比,文盲率仍然很高。這就讓人對簡化字的掃盲作用產生了質疑。

目前,許多中國人和公民從出生起就只能接受簡體字教育,也有人認為漢字從出現到現代壹直在不斷發展變化。他們對簡化字是“變字”,繁體字是“歷史悠久的正統漢字”的說法有所保留。目前,在中國大陸,人們被限制只能在特殊場合使用繁體字。但也不時有學者提出“知繁就簡”的聲音。

中國大陸目前實行的簡化字,有些對閱讀和理解,以及簡化字之間的轉換造成了壹定的障礙。用筆畫簡單的同音字,如“法”“法”“後”“後”“鬥”“於”等,使壹個字有太多的含義,讀起來很吃力,尤其是讀簡體字組成的文言文時。

有人認為這些同音詞外來詞與六書中的外來詞相似,但六書中的外來詞多發生在古代。當壹個新義出現時,沒有對應的字體,只好用同音字,也就是“本書無字”的借詞。然而,壹個詞畢竟有太多的含義。壹段時間後,人們會造新詞,把意思分清楚,以免混淆。用筆畫相對簡單的同音字簡化,是“原物有其字”,不是六書裏的托詞。很多學者壹致認為,這些同音字轉喻是漢字發展的倒退,是簡化字的壹大弊端。

有些字形的修改被指責為不系統,使得原本意義很好的字只去掉幾筆就顯得倉促無力,不能有效表達原意,如“愛、生、鳳、情、適”的簡化字:“愛、生、鳳、情、適”等漢字很多。

上述壹些評論受到了當時社會環境和政治風潮的影響,今天學者們已經指出了它們的謬誤或不客觀之處。然而,簡化的爭議持續至今。時至今日,簡化字的利與弊已經得到了學者和民眾的認可。請看下壹段。

[編者]現代學術界的評價

拍攝於香港大學校園的海報板上。學生圈出繁簡字互換的錯誤,呼籲有關方面註意正體字的準確性。對於漢字的簡化問題,歷來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近年來,關於漢字簡化的反思和爭論開始升溫。

[編輯]同意

贊同漢字簡化的人認為:

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得到了簡化。除了中國大陸,新馬和其他國家都在使用簡化字,這是大勢所趨。

中國大陸規定的簡化字,基本上是來源於民間流傳的書寫方法,其中有壹部分是從古體而來,並非憑空創造。

漢字的簡化減少了筆畫和漢字的數量,從而降低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加快了書寫速度,有利於普及教育,廢除了繁體字,方便人們交流。

中國大陸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專門出版古籍,壹般都是用傳統書籍,比較好找。

大多數受簡體字教育的中國大陸人在理解繁體字方面沒有明顯的困難。

在電腦、手機、PDA等數碼設備中,文字大小有限,簡化字因為筆畫簡單,所以顯示清晰。

長期使用漢字的日本也有了簡化字。

[編輯]反對

反對意見主要集中在:

漢字簡化後,不利於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傳承。簡化字普及後,很多現代中國人已經不能直接看古籍了。古籍即使用簡體字再版,也往往會有歧義,誤導讀者。很多人忽略的是,從五四開始,就有主張廢除漢字,用拉丁字母代替的聲音——這就是漢字推廣簡化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界上最後壹個活著的表意文字體系,簡化字只是消滅壹部分文化的第壹步。

不利於中國大陸、臺省、港澳等地的文化交流,與日本等外國使用的漢字更進壹步脫節,造成壹種人為的“異語書寫”。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主要原因是大陸在世界上越來越重要,所以他們采取簡化。所謂大勢所趨,而來自中國政府的政治力量依然是根本原因。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國情制定書寫規範,而不應該效仿日本等國壹步步簡化書寫。日本社會已經有人開始反思漢字簡化帶來的嚴重後果。

簡化字違反了六字原則,但並沒有建立完整的文字體系,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很多漢字失去了表意結構,導致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無法通過表意結構來推斷詞義。目前簡化字的推演系統比較混亂,類比經常出現例外或不壹致的情況,什麽字照類比,什麽字不照類比,隨機性很大。因此,漢字系統更加復雜,增加了學習者的負擔。

漢字的發展不僅僅是簡化。對於“有、有、有、有、壽、有、有”這樣的詞,甲骨文只寫“有”,說明漢字壹直在進行著多樣化的過程,而且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這主要是出於辨義的實際需要,自然發展,並不是政治力量所逼。楷書大致定型至今已近兩千年。說“簡化”是漢字發展的主要途徑,是草率的,也是太“想當然”了。

從書法的審美角度來看,很多簡化字的設計不夠嚴謹,同時對於篆書、隸書等書籍來說,簡化後也失去了原有風格的特殊美感。

壹詞多義,簡化後字形相似多,音義結構缺失,都導致閱讀時難以識別。

報紙、網站等很多媒體被迫同時設置繁簡兩種不同版本和/或相關繁簡轉換工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在計算機處理漢字時,無論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輸入速度都差不多。簡體字不壹定效率更高。但是簡化字和替換數字的設計增加了計算機轉換的難度,使得轉換結果並不理想。

簡化字和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系。在港澳臺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比例遠低於中國大陸。可見掃盲工作的重點是教育資源和教育政策,而不是簡化字。

用形聲字法創造的簡化字,可能無法同時拍出各種方言或古音,導致壹些地區的人很難理解這些簡化字。比如把“船”字放在“獄”字旁邊,考慮到古音系和各地方言多,把“船”字簡化,把“見”字作為音方,只照顧普通話,切斷了音方與方言、古音的聯系。在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諧音系統時,簡化字往往不靠譜。

即使在中國大陸,繁體字也不能完全廢除。不僅僅是因為古籍、文言文的需要,更多的是刻在古跡或建築上的漢字,是無法替代的。因為繁體字不可替代,反之亦然(因為繁體字在意義上完全可以包含簡體字),簡體字的出現造成了漢字的繁瑣,大大增加了漢字的數量,給學習造成了負擔。

香港、澳門在回歸後多年繼續使用繁體字,也說明了簡繁之爭中的壹些現實問題。

當人們閱讀屏幕上的漢字時,他們不需要仔細閱讀每個筆畫,但他們可以識別輪廓。再復雜再簡化,漢字也不可能像英文字母壹樣少顯示,所以簡體字未必有特別的優勢。反而因為簡體字產生了大量的相似字,增加了小字環境下的識別難度。

科技是可以提高的,應該發展合適的技術來滿足漢字的需求,而不是砍掉腳。

中國政府的簡化字政策不斷變化,前後矛盾。比如廢除簡化字,重新認定“於”“於”字為可用字,讓人無所適從。壹些民間常見的簡化字不被認定為正字(如“顏”),還有很多簡化字在民間並不常見。可見“簡化字來源於民間流行字”的說法是錯誤的,中國政府認為正確的字取決於政府的喜好而非民間的流行程度。

在中國大陸,在官方文件中使用繁體字是違法的。考試中使用繁體字會被視為錯別字,扣分。店招上使用繁體字可能會被電視臺曝光甚至被有關部門以“使用不規範字”罰款,用正體漢字出版經典必須報批。把利用傳統文化視為違法行為,就像穿唐裝是違法行為壹樣可笑。

秦始皇的文字改革屬於變不團結為統壹,減少溝通障礙。漢字改革屬於變不團結為不團結,增加交流障礙。

簡化字用了40多年才基本完成。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書上用字很混亂,簡化字、繁體字、簡化字混雜,不統壹。直到1990年代,在中國大陸的街道上仍然可以看到許多用繁體字寫的商店名稱、名字和廣告。繁體字在中國大陸幾乎完全消失,源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政府的壹場“打擊繁體字運動”,當時規定寫繁體字將被重罰。在政府的壓力下,人民把路上的字都改成了簡化字。可見,簡化文字是有成本的。

漢字簡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反對簡化字的人隨時會被扣上“右派”的帽子,沒有理性討論的余地。造成了當時大量學者認同簡化字的假象。

在電腦發達的今天,只有少數情況下的簡化字可以節省時間。臺灣省用字的情況證明,政府不需要規定簡化字的標準,人們書寫時自然會使用簡化字。

壹些簡體字的古代文獻是從飽受戰爭蹂躪的宋朝和元朝發現的。這些主要是逐字逐句抄寫的手寫版本,或者逐字逐句印刷的雕刻版本。當時這些簡化字作為民間用字,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推動的。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民間文字是科學的、符合邏輯的、容易學習的。戰後,這些簡化字並不常用,甚至受到文字研究者的批評。

==================

轉載。

我來自香港。我從小就用繁體字。我主要靠寫作謀生。我自問我的語文水平不錯。

回到中國大陸後,我發現很難與妳溝通。和大陸朋友逛古跡,朋友在渭北不區分“逛”和“邀”;用繁體字寫壹封寫有地址的信。郵局工作人員分不清“花園”和“圈地”。我可以用倉頡輸入法每分鐘打60個字,但不能用普通話拼音輸入法。被內地IT技術人員質疑“她不懂中文”。

復雜和簡單之間的差距令人遺憾。

參考資料:

維基詞條:簡化詞匯歷史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AE % 80% E5 % 8c % 96% E5 % AD % 97% E5 % 8e % 86% E5 % 8f % B2。

  • 上一篇:中考最後階段如何復習政治和歷史?
  • 下一篇:古代有姓於的官員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