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樂毅在齊國攻下70余城,為什麽沒有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樂毅在齊國攻下70余城,為什麽沒有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在炎帝八百多年的歷史中,是唯壹壹位著名的戰士。他壹生最大的功績就是率領五國伐齊,光是率領燕軍就攻占了齊國70多座城。只有即墨和巨安城沒有被攻陷,強大的齊國幾乎被滅掉。樂毅因他的豐功偉績而聞名,成為戰國末期著名的將軍之壹。

樂毅後來成為三國中著名人物諸葛亮的偶像。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把樂毅放在和管仲同樣的位置上。可見諸葛亮對樂毅的佩服。唐朝時,樂毅進入武廟,成為武廟十大哲人之壹。整個戰國時期,除了樂毅,只有田雷和吳起進入了吳廟。

樂毅後來成為古今六十四家著名武館之壹,地位與同時期的廉頗、李牧、王建、田單、趙奢齊名。然而,樂毅作為戰國名將,卻不是戰國四大名將之壹。為什麽樂毅不能和白起、王建、廉頗、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有四個主要原因:

壹、千字為韻。

《戰國四大名兵語錄》出自《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梁侍郎周興嗣所寫。後來成為古代兒童識字課本,相當於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這本書有壹個特點:全文用1000個不同的漢字組成四字短句,沒有兩個相同的字,句子會押韻。

關於戰國四大名將,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

《千字文》:岬頗牧,軍最好。宣威沙漠以丹青著稱。

這意味著:白起、王建、廉頗、李牧最精通帶兵作戰。他們的聲名遠播到了北方的大漠,他們的名聲和畫像將永遠流傳在史冊上。

周興嗣沒有說田雷、王建、廉頗、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但他在《千字文》中把這四人列為戰國名將的代表,後人把他們視為戰國四大名將。

周興嗣選擇這四個人主要有三個原因:壹是用精兵,二是用韻,三是不強調用詞。如果白起、王建、廉頗、李牧這四個人中有壹個人換成樂毅,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去掉廉頗最合適,另外三個人政績很高,拿不下。但是,如果去掉了廉頗,句子就不押韻了,例如“齊琦”。

雖然《錢》中沒有出現“壹”字,但它可以代替“破”字。我相信周興嗣在創作中也考慮過這個問題。綜合三個理由,他最終認定是“從壹個岬角出發,大量放牧”。

另外,還有壹種可能。當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選取了1000個不重復的漢字給編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易”字,所以不可能被編為千字文,也不可能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之壹。

其次,樂毅缺乏經典記錄。

能躋身戰國四大名將之列的都是先立功的,比如白起。他壹生中著名的戰役有伊闕之戰、雍之戰、長平之戰。伊闕之戰,白起率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雍之戰,白起率獨攻楚國都城。在常平之戰中,白起率領秦軍消滅了45萬趙國軍隊。

廉頗和李牧被選中,主要是因為他們作為趙國的將領多次擊敗秦軍。秦軍在戰國中後期以神的身份存在,不僅有軍銜制的激勵制度,還有虎狼之師的美稱。更重要的是,秦軍背後有強大的秦國,要打敗戰國最強的軍隊並不容易。

廉頗擊敗齊、魏軍、燕、,在長平之戰前期與多次交鋒,互有勝負。如果趙王沒有把廉頗換成趙括,趙國也不會在長平之戰中損失這麽大。

而李牧甚至比廉頗手下的將領還要厲害,不僅殲滅了幾十萬匈奴軍隊,而且在李牧所有與秦軍的戰鬥中,都占了秦軍的便宜。要麽被李牧封殺,要麽被李牧打敗,這樣王建就只能使用雙重間諜,這樣趙王就可以殺李牧,秦就可以滅趙,否則雙方還是對峙,有李牧在,趙就可以繼續他的生活,沒有李牧在。

相對而言,樂毅缺乏經典記錄來支持它。樂毅壹生參加的唯壹壹次戰爭是五國伐齊。樂毅率領燕、趙、魏、漢、秦聯軍打敗了齊國,然後率領燕國軍隊單獨進攻被打敗的齊國,最後攻占了70多座城市。然後樂毅沒有其他記錄。他的戰績過於單壹,靠的是欺弱,不能評為戰國四大名將。

第三,樂毅以多欺少,以強淩弱,削齊。

樂毅率領燕軍攻占齊國70多座城市,是以多欺少、以強淩弱的典型。齊國雖然是大國,但是再強大也經不起五個諸侯國的聯合進攻。連強大的秦國和函谷關天險都還被為首的五國聯軍攻破,更何況齊國呢?

樂毅攻打齊國的第壹仗,是燕、趙、魏、漢、秦五國聯合起來攻打齊國。當時齊國的君主是齊王,雙方打了壹場仗。這是壹場節水之戰。樂毅擔任五國聯軍統帥,指揮並打敗了齊國軍隊,齊王戰敗後逃亡。然後樂毅解散了其他四支軍隊,帶領燕國軍隊繼續進攻齊國。

此時的齊國壹次次戰敗,國君被殺,全國群龍無首,孤軍奮戰。然後樂毅利用這個機會占領了齊國的70多座城市。這不是壹場很難的戰爭,即使是稍微有能力的將軍也能做到,比如趙奢、張狂、蒙驁、田忌、龐涓、孫臏等人。

此外,樂毅的成功部分歸因於國王炫姬的無能,他傲慢自大,利用齊國的力量吞並了宋國。但由於他用人不當,指揮不力,根本打不過樂毅,對手也無能,這當然是樂毅獲勝的原因之壹。

第四,樂毅的成功不完全是因為軍事因素,更多的是因為政治因素。

樂毅的成功不完全是軍事因素,更多的是政治因素。五國伐齊背後的主導者確實是燕。燕國被齊國打敗後,故意報復齊國,準備了各種方法。第壹,蘇秦是齊國,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去齊國遊說報仇,就是為了幫燕國。蘇秦鼓勵齊王四處出擊,同時四處樹敵。

國王樂毅親自遊說趙國攻打齊國,也戴上了趙國的印章,而蘇秦則戴上了齊趙燕國的印章,這也在暗地裏疏遠了齊國與其他諸侯的關系。

同時,燕許諾其他諸侯國可以通過攻打齊國獲得利益,相當於五國瓜分齊國的領土。這是戰前約定的。燕國得到了齊國的主體,秦國得到了被齊國吞並的前宋國首都陶藝,而楚、趙、魏分別在與齊國交界的地區奪取了領土,所以五國攻打齊國,打敗齊王後,其他諸侯國都在忙著瓜分利益。

樂毅伐齊本身就是壹個先孤立齊國後瓜分齊國的政治事件。整個事件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齊國是在完全孤立的情況下被他國瓜分的,這和齊王的昏庸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這些政治背景,不知道會不會想以燕擊齊,所以這不能算是的軍事能力。

再說,樂毅在齊國打了五年仗,還是打不贏即墨、巨安兩城。齊國淪落到只有兩城的地步,打不贏,只能說明的軍事能力還是欠缺的,這也是他不能躋身戰國四大名將的原因之壹。

  • 上一篇:圓明園的所有歷史遺跡
  • 下一篇:ODS是什麽?還有什麽是事實表和維度表?希望高手指教~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