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吟誦課的歷史

吟誦課的歷史

合唱藝術起源於17世紀歐洲教堂的唱詩班。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合唱在歐美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壹部分,被稱為“合唱生活”。合唱藝術從五四時期才傳入中國,至今還不到壹百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後,合唱藝術發展迅速,壹些隊伍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合唱講究和、諧、情,使“三向”聲音具有美感。音和聲法和諧,統壹采用直接唱法;聲音和節奏壹致;情感也就是歌曲的情感處理要壹致,每壹段每壹句都要感同身受。在具體的演唱中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如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整、咬字的方法等。合唱力求共性,不是個性,而是整體和諧。無論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平衡、聲部和聲等方面,都要從整首歌曲的要求出發,通過個體與聲部、聲部與聲部、聲部與整體的默契,達到歌曲需要表達的情感。合唱成員不僅要有基本的聲學基礎,還要有良好的聲音自控意識和能力,必須根據整體聲音的需要,控制情緒、音量、力度的變化。

中國的合唱藝術可以說是音樂界最年輕的壹家。黃自先生於1933年創作的大合唱《長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壹。作曲家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後,很快就傳遍了全中國。他的作品合唱和九?十八合唱團和錫盟合唱團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合唱事業蓬勃發展,成立了許多專業合唱團,業余合唱也十分活躍。由上海音樂學院的小白、王九芳、王強、張穎敏作曲的《歡樂河》合唱團於65438-0958獲得第七屆世界青年學生音樂節音樂比賽壹等獎。60年代初問世的《長征之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深受群眾歡迎。瞿希賢等作曲家改編的民歌《半月爬上來》、《牧歌》、《阿拉姆汗》、《烏蘇裏船歌》、《遠方的客人請留步》,都成為我國合唱經典作品,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還有大量的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們的合唱舞臺豐富多彩,美不勝收。

大學校園壹直是合唱的搖籃,歷史上幾乎所有的革命學生運動都伴隨著歌唱活動。在現代學校音樂生活中,合唱是最受歡迎和最活躍的形式。

中國和國外不壹樣,有些是民間的。少數民族地區偶有多聲部音樂,多為復調合唱音樂的雛形。比起汪洋中的音樂之海,還不夠豐富。但它有研究價值。中國合唱應該是清末從西方傳入的19年底到20世紀初,是第壹個時期。第二個時期是學堂樂歌時期。沈心工、李叔同的《春遊與送別》,趙元任的《海韻》(1927,中國職業合唱第壹部),第三期,聶耳、冼星海的《救世軍歌》、《在太行山上》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抗戰時期。還有壹些學院派的合唱歌曲。

第四個時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輝煌時期為20世紀50-60年代。20世紀50年代出版了《祖先頌》和《祖國萬歲》。60年代的長征之歌;20世紀70年代有壹場政治合唱。瞿希賢的無伴奏合唱《牧歌》、《烏蘇裏船歌》等多首優秀作品。

近20年來,中國合唱事業的發展有了很大的突破。田青的《雲南風情》、譚盾的《蜀道之旅》、陸在易的《祖國》等許多合唱作品,但由於市場經濟的制約,其中有些作品不能在國內出版,只能在國外出版。

分成四個聲部的男女聲稱為混合合唱;男聲多聲部組唱稱為男聲合唱;女聲多聲部群唱稱為女聲合唱。少數多聲部的團體歌手稱為合唱隊。但是我們不能把大量的多聲部組合作為壹個合唱來唱。因為合唱還有另外壹層含義,如上所述。五、表演演唱也叫歌曲表演。指以歌唱為主,輔以必要的動作(包括簡單的舞蹈動作)的壹種演唱形式。

/殷悅/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739

  • 上一篇:臺灣省有歌手嗎?
  • 下一篇:北京遇到西雅圖在說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