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海洋遙感發展概況

海洋遙感發展概況

遙感發展概況

“遙感”壹詞是由美國海軍科學研究部的E.L. Pruitt首先提出的。20世紀60年代初,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等組織主辦的環境科學研討會上正式采用。此後,“遙感”壹詞被科技界廣泛認識和接受,並被廣泛使用。遙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壹)遙感的萌芽及其最初發展時期

如果說人類最早的遙感意識是懂得如何借助於人的眼、耳、鼻等感覺器官感知周圍環境的形狀、聲音、味道等信息,從而識別周圍物體的屬性和位置分布,那麽人類從古至今就壹直在試圖不斷擴大自己的感知能力和範圍。古代神話中的“千裏眼”和“千裏眼”是人類意識的表現和揭示,體現了人們夢寐以求的美好幻想。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10年研制的望遠鏡及其對月球的首次觀測,以及1794年的首次氣球發射偵察,都可以看作是遙感的最初嘗試和實踐。1839年第壹張達蓋爾和尼普斯照片的發表,是遙感成果的首次展示。

隨著攝影術的誕生和照相機的使用,以及信鴿、風箏、氣球等簡單平臺的應用,形成了最初的遙感技術體系的雛形。航拍照片的魅力贏得了更多人的認可和好評。1903年飛機的發明和1909年威爾布爾·賴特從飛機上拍攝的第壹張航空照片,揭開了航空攝影測量早期發展的序幕——遙感。

在第壹次航拍之後,1913年,Tardivo船長發表了壹篇論文,首次描述了航拍繪制地圖的問題。隨著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航空攝影因軍事需要而迅速發展,並逐漸發展成為壹門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科體系。它的應用進壹步擴展到森林、土地利用調查和地質勘探。

隨著航空攝影測量的發展及其應用領域的擴大,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軍事需要,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和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相繼問世,傳感器得到了迅速發展,遙感探測方法取得了顯著進步。從而超越了航空攝影測量只記錄可見光譜的局限,延伸到紫外和紅外,延伸到微波。與此同時,車輛以及判讀和繪圖設備也得到相應的改進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遙感迎來了壹個全新的現代遙感發展時期。

(二)現代遙感的發展時期

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標誌著遙感新時代的開始。1959年,前蘇聯宇宙飛船“月神3號”拍攝了第壹批月球照片。20世紀60年代初,人類首次實現了從太空觀測地球的壯舉,獲得了第壹批從太空拍攝的地球衛星圖像。這些圖像極大地拓寬了人們的視野,引起了廣泛的關註。隨著新型傳感器的成功研制和應用,以及信息傳輸和處理技術的發展,美國於20世紀70年代初(1972.7.23)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即Landsat -1),用於探測地球資源和環境。它為空間遙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開創了新的局面。

截至目前,世界各國已經發射了3000多顆人造地球衛星,其中大部分是軍事偵察衛星(約占60%)。氣象衛星、地面衛星、海洋衛星、測地衛星、天文觀測衛星和通信衛星用於科學研究、地球資源勘探和環境監測。通過不同高度的衛星和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可以不斷獲得地球上的各種信息。現代遙感充分發揮了航空遙感和空間遙感各自的優勢,並將二者融為壹體,形成了現代遙感技術體系。它為進壹步認識和研究地球,合理開發地球資源和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現代手段。

現代遙感技術的發展引起了全世界的關註。遙感應用的領域和深度不斷擴大和延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顯著的經濟效益。國際學術交流日益頻繁,遙感發展方興未艾,前景廣闊。

目前,就遙感整體發展而言,美國在運載工具、傳感器研制、圖像處理、基礎理論和應用等遙感各個領域(包括數量、質量和規模)都處於領先地位,這反映了當今遙感技術的發展水平。前蘇聯曾經是遙感的超級大國,尤其是在其運載工具的發射能力和遙感數據的數量和應用方面。此外,西歐、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在積極發展自己的空間技術,研制和發射自己的衛星系統,如法國的SPOT衛星系列、日本的JERS和MOS衛星系列(布局二)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也十分重視遙感技術的發展,並將其納入國家發展計劃,大力發展本國的遙感基礎研究和應用,如中國、巴西、泰國、印度、埃及和墨西哥等。,並建立了專業的研究應用中心和管理機構,形成了壹定規模的專業遙感技術隊伍,取得了壹批高水平的成果,顯示了第三世界國家在遙感發展方面的實力和應用方面的巨大潛力。

縱觀遙感近30年的發展,總的來說,遙感仍處於從試驗階段向生產和商業化的過渡階段,無論是實時監測和處理能力、觀測精度和量化水平,還是遙感信息機制和應用模型建立,仍不能或不能完全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因此,未來遙感的發展將進入壹個更加艱巨的發展過程,需要各個學科的科技人員齊心協力,深入研究和實踐,推動遙感取得更大的發展。

自21世紀初以來,遙感技術日益成為國際科技界關註的焦點。從應用領域來說,科學家們通過對現狀的調查,總結出遙感技術主要有三個方面:壹是陸地遙感;二是海洋遙感;三是氣象遙感。其中,海洋遙感是科技難度最大的因素。

“目前,我國海洋遙感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但部分已經領先。”10 6月5438+02日,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童慶熙院士在第三屆西北太平洋海洋遙感國際研討會上向本報記者介紹並分析了原因。第壹,起步晚。中國在2002年發射了第壹顆海洋衛星,發達國家在幾十年前就完成了這項任務。二是中國整體海洋遙感技術與先進國家存在差距。究其原因,壹是我國海洋遙感技術研究基礎十分薄弱,技術隊伍不成熟;三是海洋遙感及其機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尚未形成體系。童院士說,因為海洋是壹個全球系統,所以要從全球範圍進行科學研究。而我國主要限於近海研究和觀測,監測範圍很小;四是海洋遙感空間數據綜合分析能力明顯不足,主要是研究隊伍與實際需求有差距。因此,需要不斷擴大科研團隊的建設。

面對差距,如何審視我國海洋遙感技術?童慶熙院士認為,中國非常重視海洋遙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在海洋衛星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色。目前正在準備發射第二顆海洋衛星,未來還將研制並發射壹系列海洋衛星,這將大大縮短與海洋遙感技術先進國家的距離。目前,中國海洋衛星遙感技術和新裝備的海洋監測飛機在海洋環境監測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通過遙感技術的研究,建立中國獨特的遙感海洋科學,使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據了解,壹些瀕臨海洋的發達國家非常重視海洋遙感的研發。美國在1978年發射了壹顆海洋衛星;日本也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射了壹顆海洋衛星。俄羅斯擁有壹系列衛星,其中“宇宙”系列衛星包括海洋遙感觀測技術;歐洲資源衛星主要針對海洋,以法國為代表;北歐海洋遙感觀測技術的代表是挪威和瑞典。

那麽,如何找到壹條適應我國海洋遙感技術快速發展的道路呢?"擴大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是必由之路."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爐院士認為,雖然我國海洋遙感起步晚,應用水平不足,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推動我國海洋遙感的不斷進步。目前,中國正在與日本和韓國合作研究海洋遙感監測和速報技術。如果成功,中國的海洋衛星監測技術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到那時,我們可以獲得海洋環境的信息,就像我們現在聽天氣預報壹樣方便。

湯教授,中國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從事遙感技術研究十年。作為壹名剛從日本回到祖國工作的“海歸”,她認為,雖然中國的遙感技術與國外先進國家有壹定距離,但整體實力進步很快,基本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然而,中國海洋遙感技術的研究仍需進壹步加強國際合作。由於海洋遙感技術本身的特點,也要求它是壹門國際合作學科。回國後,她迅速建立了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希望利用國內現有條件,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海洋遙感技術,帶出壹支強大的海洋遙感科技隊伍,為國家海洋遙感科學做出貢獻。

國際合作無疑成為中國海洋遙感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國海洋遙感科學發展所缺乏的,僅僅是國際合作和壹些技術空白嗎?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唐博士分析了中國海洋遙感技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國外對海洋遙感技術的研發迅速而深入,區域合作的觀念很強,尤其是全球海洋的觀念很強。我們缺的不僅僅是硬件技術上的距離,比如遙感器,更主要的矛盾是國內學科分割現象太嚴重,導致學科無法有效整合。僅從這壹點來說,我們和日本就有相當大的概念距離。日本的海洋遙感科學是建立在大學科和綜合背景基礎上的。只要對海洋遙感研究有幫助,就可以“拿來”各學科交叉融合,避免重復研究和科研投入。我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擴大國際合作,重要的是紮紮實實地進行科學交流,但目前我們的觀念還比較保守。”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副教授曾面對記者道出了“瓶頸”之痛。他認為,在核心技術保密的條件下,壹些實驗室應該適當向外國專家開放,這有利於國際合作和學科交流,也有利於學習和吸收國外的壹些新技術。這其實是壹個觀念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支撐離不開傳統觀念的變革。海洋遙感科學也不例外。

-

補充:國內外海洋科技發展趨勢請參考/WSCcs/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31

  • 上一篇:為什麽不學習紅樓三國?
  • 下一篇:中國每個朝代存在了多少年?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