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戊戌變法的意義是什麽?

戊戌變法的意義是什麽?

戊戌變法作為中國近代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後扼殺,但也為13後爆發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首先,它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1)政改理論更加深入人心。壹般認為,不改變就沒有出路。變化是古今中外的常識,中國也應該發生大的變化,徹底的變化。

(2)民主思想進壹步傳播。改革派只敢談“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卻不敢談“民主”,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戊戌變法後,民主思潮得到充分發展。

(3)激起了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新浪潮。戊戌變法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理論被翻譯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加活躍。

二是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

戊戌變法後,新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出現了辦學、辦報、出版新書的熱潮。戊戌變法期間,為了“啟蒙”國民,維新派提倡白話文和“小說革命”。

戊戌變法失敗後,白話報刊出現較多,白話文提倡較多。除了小說革命,改良派還繼續主張詩歌、音樂、思想、道德、宗教乃至歷史的革命。

第三,促進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帶著光緒逃到xi安,給了慈禧壹個慘痛的教訓。《辛醜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後下令實施新政。

其內容包括訓練新部隊;廢除科舉,建校;獎勵私營工廠;改革法律制度;派遣五大臣留學,預備立憲;設立咨詢委員會、顧問團等。這些變化有的已經超出了當年改革的內容。

第四,激起了人們對滿清政府的反感,促進了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的轉變。戊戌變法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許多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而成為革命者。

擴展數據

戊戌變法是65438年至0898年中國發生的壹場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1898 1月,康有為上書皇帝,提出三項改革方案:立即宣布實施改革;拓寬途徑,各級官員有權向皇帝上奏;全面改革政權機構。

請願後,康有為等維新派在各地組織社團,創辦報紙,宣傳變法思想。改良主義運動有了很大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贊成政治改革。那時,中國有被帝國主義瓜分的危險。

2月,康有為從廣州趕到北京,第五次上書光緒皇帝,苦口婆心地說明,如果不進行變法,不僅國家危在旦夕,就連皇帝也想做壹個普通百姓。

當時清朝統治集團有兩派: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後黨”和以光緒皇帝為首的“皇黨”。慈禧太後等人手握實權,堅決反對壹切政治革新。

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對抗以慈禧太後為代表的“後黨”,維護自己的利益,保住自己的皇位,光緒皇帝希望通過變法引進新人,奪取實權,改善自己的處境,支持變法活動。

6月1898,11日,光緒皇帝正式宣布變法,接受維新派的政治綱領。在維新派的影響和直接參與下,從11年6月到21年9月,光緒皇帝頒布了幾十項實施新政的命令,對封建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進行改革。

其主要內容包括:在中央設立鐵路礦業總局和農工商總局;各省設立商務局,促進工商業發展;精簡舊衙門和官員;廢除八股,改革考試制度;允許自由創辦報刊和社團;獎勵科學發明等等。

這些命令如雪片般頒布,在全國引起巨大震動。當然,支持他們的人很多,但反對的人更占優勢。除了慈禧太後為首的集團外,各省地方官大多也是保守官僚。他們把慈禧太後當成自己的靠山,根本無視這些改革命令。

各種頑固保守勢力形成了反對改革的統壹戰線。改良派除了有壹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之外,沒有與頑固派抗衡的實際實力。他們不敢依靠群眾,手中沒有軍隊。所以,維新運動雖然表面轟轟烈烈,但隨時可能被頑固派扼殺。

21年9月,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臺,廢除所有新政法令。大批維新派被殺,重要的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這場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在舊勢力的反擊下失敗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

百度百科-戊戌變法

人民網-1898 6月11戊戌變法開始了。

  • 上一篇:古代的皇帝是誰?
  • 下一篇:龐加萊的成就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