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2010浙江七年級歷史復習大綱

2010浙江七年級歷史復習大綱

七年級中國史上冊知識點

壹、商鞅變法:(7) P35-36

1,時間——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於公元前356年進行了政治改革。

2.內容——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制,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田,多產糧、布、絲者,可免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田地,廢除無軍功的舊貴族特權;

c:建立郡縣制,君主直接派官員管理。

3.影響:①商鞅變法後,秦國封建經濟發展,軍隊戰鬥力加強,逐漸成為戰國後期最繁榮的封建國家。

(2)戰國時期,各國經過政治改革或改革,逐漸建立起封建制度。

(各國變法:李悝變法於魏;吳起變法於楚,商鞅變法於秦,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變法於秦。)

春秋以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壹些奴隸主轉變為封建地主,租地的人變成了農民。商鞅在秦國的政治改革相當徹底。"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麽?

答:為了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富強。

2)商鞅變法勝利的原因:

答:符合封建發展的歷史趨勢;制定壹系列有效的方法;c:敢於和舊勢力作鬥爭。

二、百家爭鳴:

1,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第七世P43),春秋時期。他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貢獻;

(1)思想——他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愛人”和“以德治國”。他的理論為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2)教育——A)設立私塾,招收弟子。b)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東西,“溫故而知新”。c)學習的態度要誠實。d)回顧過去,學習新事物。

③文化——他編纂了《詩經》、《尚書》、《春秋》;

儒家學派——戰國:反對戰爭的孟子(P45),提出“春秋無義之戰”,主張“重民於君”的思想,實行“仁政”。反對過度捕撈魚和龜,按時砍伐山上的樹木,使自然資源得到再利用。這體現了他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2.道家——創始人是老子(第七世P44),生於春秋,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不幸是福;福哉,禍在何處。”具有樸素的辯證思維。

3.墨家——創始人是墨子(P45),主張“兼愛”、“互不侵犯”。

4.法家——以戰國時期的韓非(七世P46)為代表,主張改革和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書是韓非子。

例:材料“妳知道的就是妳知道的,妳不知道的就是妳不知道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

1)誰說的?答:是孔子。

2)什麽學校的創始人?答:是儒家思想。

3)他在政治上主張什麽?有什麽影響?答:他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愛人”、“以德治國”。他的理論為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4)對文化有什麽貢獻?答:《詩經》、《尚書》、《春秋》都是編的、編的。

例子:材料:“我堅硬的牙齒早就沒了,但我柔軟的舌頭還在!”

(1)反映了誰的想法?妳什麽意思?體現了什麽理念?

答:體現了老子的思想。意思是硬的東西不壹定強,但軟可以克服硬,體現了他樸素辯證的思想。

(2)這種想法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有用嗎?如果妳覺得有用,可以舉例說明嗎?

答:我覺得有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寡不敵眾的國民黨軍最終被打敗。

三。秦朝中央集權的建立:(七)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1,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皇帝擁有壹切權力。

2、中央政府設置了宰相、禦史、太尉等官職。宰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治事務,欽差大臣負責監督官員,邱掌管軍事。

3.在地方上,采納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成36個郡,郡下有郡。郡縣制被後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四、1,秦始皇鞏固統壹的措施:(7 P51-52-53)

(壹)政治——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建立。

(2)經濟——秦統壹後,全國統壹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也統壹了度量衡;

(3)文化——小篆作為全國統壹語言,後來使用更簡單的隸書。

(四)焚書坑儒(P52)

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中國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扼殺了思想,摧毀了文化。

(5)軍事——北築長城,南築靈渠(P53)

(1)秦統壹後,派大將蒙恬北伐匈奴,修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挖了壹條靈渠,連通了湖南水和水,連通了長江和珠江。

2.秦朝鞏固統壹、加強統治的措施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的封建,開創了新的統壹局面。自秦朝統壹以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在某些時期處於割據狀態,但統壹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其專制集權的統治制度在我國存在了兩千多年,影響深遠。

3)秦統壹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這對中國未來的經濟文化發展和國家統壹的維護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4)修建了著名的萬裏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了祖國邊疆。

舉例:秦朝有哪些措施對後世產生了影響?

答:1。秦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皇帝擁有壹切權力。3.全國實行縣制。

4.統壹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5.修建了長城;6.挖了壹條運河。

例:材料“分天下三十六郡,設衛,守收天下兵,聚鹹陽,統壹法度,條條框框,列車同軌,書字壹致”。

(1)以上報價是誰實施的?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實施的。主要措施有:實行縣制,統壹度量衡、文字和貨幣。

(2)實施上述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麽?答:目的是加強集權;作用是:有利於鞏固團結和不同地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動詞 (verb的縮寫)對秦始皇的評價:

功績:秦始皇是壹位對中國歷史有很大貢獻,影響很大的封建帝王。他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滅六國,統壹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的長期局面,有利於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的穩定,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他建立了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意國家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民族團結;通過統壹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郭:秦始皇也是壹個殘暴統治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後,重稅、重役、徭役、苛法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焚書坑儒扼殺了思想,毀滅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次年,農民起義爆發。

相比功過,秦始皇的功過大於過失。

不及物動詞漢武帝大壹統的措施:(七)P62-63

1.政治:接受朱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第62頁)

2.經濟:將地方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收歸中央;五銖統壹鑄造,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第68頁)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就是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第63頁)

4.文化: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長安設置國子監。太學是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第63頁)

5.軍事:多次反擊匈奴,取得勝利;張騫出使西域,是為了加強西漢與西域各國的聯系。(P79、P82-83)

6.意義: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壹個鼎盛時期。

七、西域集:(七P77)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域事務,這是中央政府正式擁有西域的開始。這表明歷史上新疆是中國領土的壹部分。

八、絲綢之路:(7 P78)

1.陸路:從長安向西,經過河西走廊,現在的新疆,運到西亞,再從西亞轉運到歐洲。(引進了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從廣東港口出發,盡可能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裏蘭卡島。

3.功能:溝通中西交通,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

4.歷史價值: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創造精神;中西友誼和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有利於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和考古工作的開展。

九、造紙:(七上P81)

1,中國是世界上第壹個在西漢初期發明紙——麻紙的國家。

2.東漢蔡倫用樹皮、破布、麻頭、舊漁網為原料改良造紙,稱為“蔡侯紙”。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張衡(東漢)地動儀: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P82)

Xi。司馬遷與《史記》:(7上冊P88)

他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是中國古代壹位偉大的歷史學家。《史記》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確立了紀傳體的體例。它不僅是壹部歷史著作,也是壹部文學作品。

例:材料“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1)誰說的?在什麽書裏?答:司馬遷;歷史記錄。

2)他生活在哪個朝代?這句話是什麽意思?答:西漢。這句話是:人當然都會死,只是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得比鴻毛還輕。

3)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麽?a:它講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

4)這本書的地位如何?答:《史記》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

5)魯迅如何評價這本書?答:“史家絕唱,離騷無韻”。

十二。赤壁之戰:(7) P95-96。

208年,孫權和劉備的聯合部隊以少勝多擊敗曹操。赤壁之戰後,曹操回到北方,不敢輕易南下。從此,三國局面確立。

例:材料壹:“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欲滅孫權、劉備,統壹天下。孫和劉聯合起來,利用在水上作戰和連鎖戰船方面的弱點,用火攻擊敗了。”

材料二:引用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舊”

1)描述了中國歷史上哪壹場著名的戰役?答:2008年赤壁之戰。

2)妳從他們的成功或失敗中學到了什麽?驕傲會導致失敗;團結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3)要了解更多關於此活動的信息,我應該從哪裏查找?

13、230年,孫權派大將魏文至益州,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省的聯系。(七年級P98)

(這是臺灣省與大陸之間最早的記載。)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七)P107

1.背景:北方統壹和民族大融合。

2.政權:鮮卑人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孝文帝遷都洛陽。

3、改革-中國化政策的內容:

即:說中文、改中文姓、穿中文衣服、用中文結婚、用中文法律、學中文風俗。

4.功能: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促進了北方的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15.數學成就:(VII) P110)祖沖之(南朝):世界上第壹次將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歐洲早了近1000年。

  • 上一篇:山東僧繇之死為什麽會改變近代史的走向?
  • 下一篇:文化傳媒的龍頭股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