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周村燒餅制作技術的歷史

周村燒餅制作技術的歷史

周村燒餅歷史悠久。早在明代中期,周村賈商會就匯集了各種小吃,壹種以烤胡餅為主的“胡餅爐”傳入周村。餐館的廚師采用薄而脆的糊胡餅的特點,並使用烘烤胡餅的方法來制作大而脆的燒餅。它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據《葉梓通鑒》記載,漢武帝顏夕三年(公元160年),北海(今屬山東)有賣胡餅(燒餅)的人。從清末到民國,周村的郭氏家族成為唯壹壹家制作燒餅的專業戶。1958公私合營,郭雲龍老人的兒子郭芳林把自己祖傳的手藝和秘方結合到原來的周村食品廠。同年,周村人民政府代表全區人民向毛主席贈送了大塊酥脆餅幹。1979年,大酥燒餅以“周村”為商標註冊,正式命名為“周村牌”周村燒餅。1983年被商業部和山東省命名為優質名優產品。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1999年被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列為“向消費者推薦產品”、“淄博市消費者滿意單位”、“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0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國名點”稱號。2001年被授予“山東省著名商標”、2002年“全國無公害農產品”、2004年“山東省名牌”、“山東省免檢產品”、“全國綠色食品”等榮譽稱號。“真正的周村燒餅,薄如紙,芝麻香,落地即碎,入口即響。要經過配方、延伸成型、麻、貼餅、烘焙等多道工序。”在周村餅幹博物館,周村餅幹第四代傳承人王春華壹邊制作壹邊告訴記者。王春華說,周村燒餅之所以不同於普通燒餅,是因為從最初的挑選到制作成型,每壹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

說話間,王春華的手指不停轉動,裹著金色芝麻的餅幹很快就出爐了。王春華說,每壹個好的面團都應該不斷地揉捏,以增加其韌性。沾在燒餅上的芝麻,經過了漬、剝、炒等多道工序。還沒有發明出可以代替人手工制作周村燒餅的機器。燒餅的口感和味道完全靠雙手的努力。

不過,制作周村燒餅最難的兩道工序是拓片和貼片。"延伸技術越熟練,芝麻餅的直徑越小."王春華說,市場上賣的周村燒餅有60個,可以做壹公斤面粉,每個直徑約13厘米,燒餅上約有2000個芝麻。2012,王春華“特供”燒餅出來了。壹斤面粉能做128,每個直徑只有7厘米左右,但還是能蓋2000個芝麻。不過,這種“特供”燒餅只在私人訂制或比賽中使用。“我是看著媽媽做燒餅長大的。那時候我個子不夠高,就踩著凳子學做燒餅。”王春華從小就與燒餅結緣,但她有今天的高超技藝,她把這歸功於她的老師。1993年,跟隨周村燒餅第三代傳承人梁開始學習制作真正的周村燒餅。

王春華回憶說,張貼這個過程真的讓她吃了很多苦。“早期的烤箱沒有現在這麽先進,爐壁兩邊也沒有遮擋。需要手工將餅坯放入240°C的高溫爐中。”在她學習的第壹年,她的手臂經常遭受大面積燒傷。因為需要不斷練習,往往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隨著生產技術逐漸走上正軌,王春華又遇到了瓶頸期。“發帖不能使用任何輔助工具,蛋糕坯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變形。”在過去的壹年裏,王春華生產的餅幹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她告訴記者,期間她多次想放棄,但因為對餅幹的熱愛,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在同壹時期,許多師從梁的“弟子”都選擇了放棄,但堅持到了最後,並在50多個弟子中脫穎而出。她被梁老師選為第四代傳承人。“做燒餅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經常壹點點上班不下班。”王春華說車間裏有65,438+050個面包師。平均每個師傅每天需要做2700個面包師。因為整個過程都是手工制作,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

作為傳承人,2000年,她開始在省內多個城市“尋找”合適的傳承人。大約有100王春華的直接弟子,和200個進壹步的弟子。王春華說,雖然公司的培訓周期是20天,但壹個學徒要掌握全套技術,生產出合格的直徑為11 cm的燒餅,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漫長的時間和枯燥的過程,讓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願意學習這門手藝。王春華也不得不降低接受學徒的標準,將原來的年齡限制18-25放寬到35歲。

盡管招工難,王春華仍然履行著作為傳承人的責任。除了在淄博、濟南等省市招募能傳承周純烘焙技藝的年輕人,她還在淄博沂源做了調研,將建壹個烘焙廠,招募壹批學徒。

“周村燒餅可以稱得上是壹種‘古流傳食’,保質期完全靠手藝延長,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作為傳承人,王春華希望周村燒餅能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下來。多年以後,燒餅制作的手藝也不會失傳。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將通過品嘗周村燒餅來品嘗淄博的風味。周村燒餅的發展目標是發掘周村燒餅的傳統文化,並與旅遊產業相結合,繼續擴大周村燒餅的影響力。

隨著周村古商城的出現,公司也看到了發展的商機。2004年,周村古商城尹楠城南壹個20平米的小屋裏,造了壹個小火爐,邊做邊賣,做了壹個活廣告。當時古商城剛剛開發,鮮為人知。壹個月下來,遊客很少,月收入也就七八百元。

當時有很多當地的老字號企業隨公司入駐古商城,但經營了幾年,不見效益,很多企業也把古商城的門拆了。然而,張壹再堅持,“當旅遊業在未來得到很好的發展時,傳統手工藝與旅遊的巧妙結合將是我們的另壹個發展機遇。”就這樣,公司在周村古商城不斷擴大店面,建立了周村燒餅博物館,把周村燒餅的歷史、文化、工藝搬到博物館裏,看壹看歷史檔案和實物,看壹看現場制作,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在淄博周村燒餅博物館,制餅人左手拿著面粉團,右手旋轉餅,餅就變成了飛輪。壹眨眼的功夫,乒乓球大小的面團變成了薄如蟬翼的蛋糕坯。用手輕輕提起後,迅速蘸上壹個蓋著芝麻的木盤,然後放在右手指背上,直接送入240℃的高溫爐中...拉伸,麻糊餅,動作輕巧靈活。有數百年歷史的周村燒餅於2006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村燒餅歷史悠久,制作精美,已成為淄博美食的典型代表。

走進周村烘焙博物館,了解周村烘焙豐富的歷史文化。步入壹樓展廳,古色古香中洋溢著難以掩蓋的現代氣息。墻上貼滿了關於周村燒餅的文件。從燒餅的起源到後來的傳承發展,珍貴的圖片輔以文字生動地向遊客講述了這種古老小吃的深厚歷史淵源。

  • 上一篇:大學文科課程真的很水嗎?
  • 下一篇:面對歷史我們該怎麽辦?主題班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