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壹般的蝗災伴隨著幹旱,而4000億的蝗災伴隨著暴雨?

為什麽壹般的蝗災伴隨著幹旱,而4000億的蝗災伴隨著暴雨?

這場蝗災震驚了世界。大家壹定對蝗災的成因很感興趣。為什麽平時看不到那麽多蝗蟲,突然就變得那麽多了?

其實道理並不復雜,只要把蝗蟲繁殖的幾個有利條件放在壹起,就可以引發蝗蟲的爆發。這壹次,東非蝗災的主要導火索是充沛的降雨。

沙漠多雨不是好事嗎?不完全是。我們都知道壹個詞叫“生態平衡”。沙漠也有自己的生態平衡。這種平衡壹旦被打破,就會產生超乎尋常的效果。

2019年6月以來,東非的降水非常充沛,使得原本稀少的澇沙地變得越來越多,而這種沙漠蝗蟲的卵最怕缺水。雌蟲在地下10 cm的沙地裏產下壹個有95~150個卵的卵莢,就是為了在那裏吸壹點水。

原來沙漠裏適合產卵的沙土很少。埋在地下的卵和莢果,大部分會在高溫幹燥下死亡,只有少數幸運者能順利孵化。而過多的降水會壹下子提高卵的孵化率,這樣,災難就開始了。

如果妳對蝗災有所了解,妳會發現中國與非洲完全相反,蝗災往往伴隨著幹旱。為什麽?這就要說到壹種致命的生物——真菌,它在我們面前擡不起頭,但在昆蟲等動物中卻是四面楚歌。

了解真菌

真菌的“真”主要來源於它的分類——真核細胞。

所有復雜的生命都是由真核細胞組成的。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壹種出現更晚、體積更大、結構更復雜、功能更強大的生命形式。在真核細胞出現的那壹天,生命的進化宣告了壹個新的階段。

在真核細胞欣欣向榮的過程中,有壹個分支走了壹條不同於動植物的路線,其細胞表面有壹層由幾丁質構成的細胞壁,與植物不同。這些生物可以長得很小,像細菌壹樣生活,也可以聚在壹起長得很大;前者以黴菌和酵母菌為代表,後者以蘑菇為代表。

由於真核細胞的強大,真菌在生存競爭中也相當強大。比如對於小競爭對手,細菌,黴菌作為真菌合成了強大的“化學武器”——抗生素,被人類提取出來,在對抗細菌的戰爭中大獲全勝,幾乎宣布永遠戰勝了細菌。

但有趣的是,如此強大的真菌在人類身上的表現,遠不如細菌和病毒。只有少數皮膚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真菌不耐高溫,我們的體溫對真菌來說無異於壹個燃燒的地獄,所以真菌只能在體表末端和溫度較低的區域興風作浪,比如腳氣。

那麽這也意味著壹個可怕的事實,除了哺乳動物和鳥類,地球生物的體溫是變化的。所以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真菌是最大的殺手,蝗蟲也不例外。

當沙漠蝗蟲遇到熱帶雨林時,

我國大部分的土地都有大量的降水,所以土壤中的真菌非常活躍,蝗蟲在土壤中產卵,所以真菌感染就成了這些小生物最難過的階段,大部分的卵都會被真菌侵襲,成為它們的養分(很抱歉我沒有搞清楚具體的數據……)。

孵化成功後,小蝗蟲依然會挑戰各種捕食者、病原體甚至真菌繼續捕食。從卵來看,只有1%到5%左右的個體能活到下壹次繁殖,剛好抵消蝗蟲產卵量,所以基本能保持平衡。壹旦發生幹旱,特別是長期幹旱,真菌的活動會受到很大抑制,於是大量的蝗卵可以孵化泛濫,所以蝗災在中國壹直伴隨著幹旱。

然而,這壹切對於沙漠蝗蟲來說卻完全不同。在極度炎熱幹燥的環境下,真菌無法生存,所以沙漠蝗蟲基本上從未面臨過真菌的威脅,抑制孵化率的是幹旱。但是下大雨的時候,植物還沒來得及起來,蝗蟲就升天了,造成了2020年的第壹次蝗災。

但是,上面的信息有壹個關鍵點:不管蝗蟲怎麽開始得瑟,真菌是絕對不存在的。現在是移動的蝗蟲群進入東南亞的時候了,這是大家進入中國唯壹可能的路線,而熱帶雨林氣候是真菌的天堂。

因此...“那壹天,來自非洲的蝗蟲再次回憶起被真菌支配的恐怖和在雨林中被毀滅的屈辱”。

我是壹個科學作家。歡迎關註!

  • 上一篇:歷史人物
  • 下一篇:冷門的常識性問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