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兩道簡單的高中歷史題

兩道簡單的高中歷史題

(1)明代農業生產工具的種類和功能基本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技術條件所能達到的高度。新的或改良的農業生產工具,最值得壹提的是人力“代耕架”對耕農具的應用。它創建於唐代,在明代有了很大的發展。成化二十壹年(1485),陜西巡撫李延連年幹旱,農業生產難以進行。於是他做了五種“木牛”,分別叫“坐在犁上”、“推著犁”和“打在另壹只手上”。這些耕田機適用於丘陵、水田、平地等不同耕作條件,使用二至三人,每天可耕三四畝地。使用後的反應是“此裝置省力、巧妙、堅硬均勻、易操行”。之後,嘉靖二十三年(1544),歐陽必金又在雲陽府(今湖北鄖縣)組織能工巧匠“仿唐代王方翼遺法,施之以鑰,使人推之,省力事半功倍,百姓賴之”(2)。可惜他們的書籍、圖紙、耕作方法都沒有流傳下來。天啟年間(1621—1627),王政制作了《代耕圖框》,並撰寫了《代耕圖》及附圖。按代耕理論,“代耕”是在田地兩端搭起壹個人字形木架,各有壹個滑輪,滑輪中間繞壹根繩子,繩子中間系壹個小鐵環,鐵環和犁鉤在壹起,就可以自由拆卸。滑輪兩端安裝十字圓木,圓木用手拉,犁自行移動。在三個人的配合下,田地兩端各有壹個犁架交替聯動,壹耕壹進壹出。屈大均說:“木牛代犁”,他是“最好的耕者”。“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桿原理。從現代機械的角度來看,雖然有些簡單笨拙,但畢竟是農田機械的壹大進步。替代耕作制可以暫時解決農畜短缺的問題。但使用時人的體力較高,容易受損。用途單壹,制造成本高,效率不理想,在小農經濟條件下無法大規模推廣。此外,諸如灌溉車和風力渦輪機、水稻脫粒工具、水稻床等農業工具。,也是新的農業工具或在過去的基礎上改進的。

明代的農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私人建築和小型建築。更重要的技術成果是海塘建造技術的逐步完善,如浙江海塘的海鹽、平湖段,到明末已基本改為石塘。池面不同於宋代的斜直道,采用臺階狀。海寧地區不僅潮汐影響強,而且淤泥質土,修建塘基和保護塘壩難度大。到了明代,有些池塘已經建成了石塘,但有些池塘仍然用石木櫃建造。嘉靖年間的黃光勝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海堤工程專家。他不僅主持修建了設計合理、厚重穩固的魚鱗塘,而且在海堤工程理論方面也有很大建樹。清朝康乾年間,“魚鱗塘”發展成為壹種較為完善的池塘結構。比如在每塊大石頭的上、下、左、右四面都鑿出了凹槽和榫頭,相互鑲嵌包容。石頭用糯米汁石灰漿填實,接縫處用油灰封嚴,再嵌上鐵鍬和鐵錠,使之更加堅實,不易被沖刷,從而使沿海農田更加經久耐用。在明清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專門研究海堤的著作,如黃光生的《築塘論》、邱的《海堤錄》、清初關於在二鎮修塘的論述等。他們從材料選擇、土埂堆放、方案、驗土、堆放、打樁、坡坨等方面總結了海堤建設的經驗。

徐光啟《農政全書》中的“旱田疏水”,從水位、流速、流量等方面考慮各種水源的利用,以及蓄水、引水、取水的方式方法,基本符合現代水利原理。具體來說:(1)水源,即山泉和地下噴泉的利用;(2)水的流動,即河流、池塘等水流的利用;(3)水的儲存,即湖泊、秋千、沼澤、河流等積水的利用;(四)委托用水,是指沿海地區和海島、沙洲的河流出口處的水源或水流的利用;(5)以水為蓄源,即人工挖井或修建池塘、水庫,將泉水、雨水、雪水蓄積起來加以利用。

明末,天主教耶穌會士也帶來了壹些西方水利科學知識。萬歷四十年(1612),徐光啟與意大利人熊三八共同翻譯了《太西水法》。全書共六卷,前四卷引自《農政全書》:卷壹講龍尾車,是河流的螺旋提水器;第二卷講的是宇恒車和恒盛車,也就是提井水的水泵;第三卷強調儲層;附第四種水法,介紹尋泉鑿井法。

清朝時期:

農具

農具方面,出現了“深耕犁”。《馬首農言》說:“但是,也有專門用深耕的人,土壤肥力參差不齊。”清朝深耕到什麽程度?《知識大綱》中提到“淺耕幾寸者,耕逾壹尺者,深達二尺者。”還要記住:“犁的大小是由於土壤的剛性和柔軟性,剛性土要大,柔軟土要小”;用“強犁,或兩頭牛,或三頭牛開”開墾荒地。說明當時有大犁、小犁、重犁。深耕犁的發展反映了耕作技術的進步。小型農具在清代得到進壹步改進。比如稻田整地滅茬的農具輥軸,就是從■■發展而來的,用來把田裏的雜草和秧苗同時卷到泥裏。過了壹夜,苗長出來了,草卻起不來了。《致富紀實》這本書講的是種植雙季稻時使用的壹種農業工具。早稻收割後,“不再翻耕,壹起撒石灰,用爬桿把草袋推倒,再插秧”。道光年間(1821—1850),貴州遵義出現了壹種名為“馬洋”的農具。它的形狀和功能與宋元時期描述的“馬洋”不同,但它類似於壹個滾軸,用來覆蓋和殺死綠肥和雜草。上述農具的效果在雙季稻區尤為明顯。鏟和刀是清代南方丘陵地區水田作業的兩種農具,用於控制田埂。這種農具靈巧輕便,可以提高勞動速度和質量,《索譜》中記載了它的形制。《索山農譜》也描述了壹種水稻防蟲工具:“田家粉舉臂梳,累則死。蟲梳時,骨肉在齒上。”《妳說的是真的》描述了壹種中耕除草工具:“漏鋤”,適用於北方旱作地區。這種鋤頭的特點是不翻土,鋤地後土地平整,有利於保墑,使用方便。漏勺在關中地區仍被廣泛使用。

明清時期太湖地區的農田水利水利工程以航道疏浚為主。從65438年到0570年,經過海瑞主持的壹項水利工程,吳淞江下遊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流向。清代黃浦江“代吳”,吳淞江等水道退居次要地位。為了便於控制,在黃浦江口建了壹個水閘。自元代以來,該項目已被放棄。雍正三年(1725),馮靜恩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清政府大力興修水利,農田水利大發展。總共有597,000多畝稻田先後由公私機構耕種,並由JD.COM、京西、京南、京津四個局管理。乾隆到了,借口南北自然條件不同,北方水少,過去的水利作用不大,禁止以後在京畿從事水利耕作。

整個清代,農田水利都在向小型化發展。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等地利用地下水挖井灌溉農田,蔚然成風。河北的井灌與棉花種植有關。方成官棉花圖①翟:來自<農民說的是真的>壹本關於關中旱地小麥、谷子、豌豆、苜蓿等作物的壹些栽培技術的書,西北農學院學報,1957,1。

引言:“種棉花,必先挖井,壹口井可灌溉40畝田地”,因為“挖井用水車灌溉田地,收成會增加十倍”①,“井益諸省”②。康熙年間,王峰撰寫了《井益論》,主張在陜西鑿井防旱,並指出了應註意的壹些技術問題。由於地形地質不同,山西周浦和陜西富平、澄城的井水量不同,每口井的灌溉田數也不同。水車井和壹般井可以灌溉20畝田地,橘井可以灌溉67畝,滑輪井可以灌溉23畝。井灌在南方較少,但利用山泉灌溉水稻較為普遍。在福建、浙江、廣東、廣西、雲南和貴州、四川等地,到處都有儲存湧泉或回水谷泉水的池塘和堰。嘉慶《廣西通誌》記載:“全州知名人士多為泉,泉多,深不見底,灌溉面積廣。”山泉來自高處,便於排水灌溉。為了合理用水,減緩沖動,人們在下遊修建池塘蓄水,利用閘門、閘、瓦竇、陰溝等啟閉排水,隨時引入田間。田地高於山泉時,除了築堰回水,還用卡車提水灌溉田地。當山泉受到重疊的山脊和山谷的限制時,用竹筒和凹槽將其穿過,這樣山泉就可以從上到下,從近到遠使用,泉水的灌溉效率大大提高。北方省份也用泉水灌溉,但總面積不大。

(2)最大的表現是人權的歷史性進步!

  • 上一篇:中國正處於亂世。
  • 下一篇:直銷模式的分類和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